貴州沼氣工程進入發展快車道  

    貴州省安龍縣錢相鄉橋馬村的農民楊昌芬家裏,土灶臺上的那口大鐵鍋已經銹跡斑斑。她樂呵呵地告訴記者,從今年春節她家用上了沼氣後,土灶臺就“退休”了。

    楊昌芬説:“一口沼氣池,政府補助一包水泥和一套灶具,而自家除去勞力外,只要投入200多元就修起來了。用上沼氣後,家庭面貌發生了大變化。衛生改善了,煮飯方便了,照明充足了,收入也增加了。”建起沼氣池後,她家養了5頭豬、1頭黃牛,為沼氣池提供了充足原料,每天做飯和照明都能保證。用沼渣和沼液來肥田、澆菜地,還可以省去幾十元化肥錢。

    在橋馬村,楊昌芬一家是較早用上沼氣的農戶之一。沼氣帶來的實惠,對周圍農戶産生了很大的吸引力。記者沿村中小路而行,隨處可見忙碌修建沼氣池的人家。鄉里的沼氣技術員梁永鈣説,這裡的農民群眾對修建沼氣池的積極性很高。政府的補助大大改善了農民投入不足的問題,即使在較偏遠的村落,修建沼氣池的投入也不成問題。今年這個村的沼氣發展特別快,到現在全村一半以上的農戶都用上了沼氣。

    安龍縣副縣長陸光華説,沼氣工程被稱為生態家園富民工程。一口沼氣池每戶每天至少要減少25公斤砍柴量,一年就可少砍伐近2畝林地,而安龍縣已經建起了8000多口沼氣池。一口小小的沼氣池,除了解決燃料問題,還能發揮多方面作用,成為農民家裏的小能源站、小環(境)管(理)站、小防疫站和小肥料廠,有些農戶依託沼氣池建起了小果園、小魚池和小菜園,豐富多彩的田園生態農業初具規模。

    貴州省農業廳能源環保辦公室主任馮世南介紹,截止到今年6月底,貴州已建成19.5萬口沼氣池,但還遠遠不能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的需要。從今年起,國家每年將給貴州投入5000萬元用於沼氣工程建設,連續投入5年。這使貴州沼氣工程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僅今年上半年,全省就建成了10萬口沼氣池。全省計劃用15年時間,建成300萬口,使超過30%的農戶用上沼氣。

    新華網 2002-08-18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