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育出高蛋白水稻  

    湖南農業大學育種專家最近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種可望使中國的每人平均蛋白質攝入量大大提高。

    湖南農業大學副研究員洪亞輝等幾名專家採用浸胚法將高蛋白玉米“馬齒黃”的總DNA導入優質早秈稻91-L中,通過多年的選擇,最近從變異後代中選育出五個高蛋白稻新品係。

    這五個高蛋白早秈稻新品係編號分別為:DH早1、DH早5、DH早6、DH早8、DH早9。經中國農業部杭州稻米及製品品質檢測中心米質分析表明,這些品係的平均蛋白質含量達到13.9%,其中DH早9高達14.9%。而目前普通水稻稻米蛋白質含量在8%左右,普遍低於小麥和玉米(12%至14%)。

    稻米中蛋白質含量的高低不僅影響稻米的營養價值,而且關係到以大米為主食人群的蛋白質攝入和健康水準。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每人平均蛋白質日攝入量僅為67克,大大低於發達國家平均100克的水準。

    洪亞輝説:“因此,選育蛋白質含量高的水稻新品種,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整體健康水準,也一直是國內外科技界所普遍關注的課題。”這些高蛋白水稻新品係能保持原受體較高的産量和抗性等優良性狀。

    據介紹,在以往的高蛋白育種實踐中,曾有專家嘗試輻射育種和常規遠源雜交育種等方法,但由於普遍存在高變異株係不豐産、遠源雜交不親和以及後代分離等問題而收效甚微。同時,以往專家普遍認為稻米的蛋白質含量與産量、品質、抗性呈顯著負相關,蛋白質含量高與高産、優質和高抗逆性常常難以兼得。

     新華網 2002-06-26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