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度關注外國機構投資者  

    中國證監會“高度關注和重視外國機構投資者在發展中國家的作用,它有可能在引進資金、引進技術與管理,加強競爭合作方面起積極作用。”這是中國證監會主席周小川日前在上海召開的《第二屆中國證券市場國際研討會》上,對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發表的看法。

    周小川同時指出,未來中國證券市場將以穩定為基礎,大力推進機構投資者的發展,並高度關注外國機構投資者在發展中國家的作用;同時,任何規則的制定和制度的推行,都將考慮市場進程,尊重供求平衡關係,以提高證券市場的內在品質。

    “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對建設中國證券市場具有特殊的意義。”周小川認為,機構投資者具有專業的理財隊伍,理性的投資行為,並兼具規模經濟所帶來的成本優勢,其發展壯大將改善證券市場的投資者結構,起到穩定市場,活躍交易,促進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改善等作用,應大力推進機構投資者的發展。而現在,“正是有遠見的機構擴充實力、成長壯大的良好時機。”

    周小川強調,中國研究論證利用證券市場引入外資已有幾年的時間,研究的重點也是從引入機構投資者開始的,其中包括利用外資參與資本市場股權投資,開展外資並購業務等,在許多方面已有共識。中國證監會將“高度關注和重視外國機構投資者在發展中國家的作用,它有可能在引進資金、引進技術與管理,加強競爭合作方面起積極作用。”不過,他指出這需要政策上有協調配合,需要證監會及有關部門制定規則,加強監管。

    在有效執法問題上,周小川承認,現階段市場對發行、退市等方面的具體規則有不同看法和意見,主要集中在轉軌過程中因實踐經驗不足而出臺的規則上。他認為,對於轉軌時期的新興市場,問題的解決需要經過“先試點、再推廣、形成規則、嚴格執行”這一過程。在未來中國股市,任何規則的制定和制度的推行,都要考慮市場的進程,以營造有利於發展的穩定市場環境為原則,尊重供求平衡關係,不斷觀察和聽取市場各界的意見和聲音。

    在發展金融産品問題上,周小川説:“要充分考慮市場的發展階段,一是市場的承受能力,二是監管的適應能力。”他承認,的確存在一些本可以通過債券或其他融資渠道解決的融資需求,都擠在股權融資渠道上,造成“排隊”、“塞車”的現象。證監會將抓緊研究如何更好地發展債券市場和金融期貨市場,豐富金融工具和品種,使企業在結構化融資與規避風險的過程中能夠有更多的選擇。

    新華社 2002年6月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