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反恐目標是中亞的油氣資源  

    近一段時期來,隨著美國在中亞軍事存在的加強,中亞重要戰略地位和裏海豐富的油氣資源及其商業前景,日益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裏海油氣輸出線路也成為各國關心的熱門話題。美國、俄羅斯、西歐、日本以及鄰近的伊斯蘭國家紛紛把裏海石油納入自己的能源發展戰略計劃,而且均已不同程度地進入裏海地區。顯然,這裡除了蘊藏著無限的商機之外,還有著長遠的地緣政治利益。

    《人民日報》13日發表文章説,裏海地處歐亞大陸結合部,位於中亞、外高加索和伊朗之間,石油、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據估計,裏海石油儲量高達1500━2000億桶、天然氣儲量也在14萬億立方米左右,如此巨大油氣資源的開發與輸出,早就引起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密切關注。

    關於裏海油氣資源的輸出,先後出現了數種大型管線方案,其中包括北線的俄羅斯方案、南線的伊朗方案、西線的美國方案以及跨裏海方案和阿富汗方案等。美國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考慮並設計阿富汗方案,美國加利福尼亞聯合石油公司直接參與了這一方案的設計與實施。該方案計劃鋪設從土庫曼經阿富汗到達巴基斯坦卡拉奇的管線,後又延長到印度,以把土庫曼豐富的天然氣輸送到印度洋。美國當年默認塔利班政權,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早日結束阿富汗內戰,使阿富汗儘快獲得統一,同時儘快打通中亞通道,實現裏海石油輸出的阿富汗方案,使美國在與俄羅斯爭奪裏海資源控制權的力量抗衡中佔據有利地位。

    但是,1998年發生了美國駐肯亞和坦尚尼亞大使館接連遭受恐怖襲擊事件,美國為進行報復轟炸了阿富汗,加上當時中亞各國對塔利班政權都實行隔絕政策,阿富汗方案就此擱置。之後於1999年,在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親自介入下,美國又把注意力轉向西線方案,即鋪設從亞塞拜然的巴庫、經喬治亞的第比利斯、至土耳其傑伊漢港口的輸油管線。美國負責歐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在去年底正式宣佈了巴庫━第比利斯━傑伊漢管線將於2002年夏動工,並計劃于2005年將裏海石油送入國際市場。巴庫━第比利斯━傑伊漢方案排斥了美國不信任的伊朗,也繞過了美在中亞能源爭奪中的老對手俄羅斯。

    “911”事件及反恐怖戰爭,給一直想進入中亞,但又不願花更大代價的美國以順水推舟之便,使美提前進入了中亞。美國不斷增強在中亞的軍事存在,無疑會使這一地區的地緣政治及資源爭奪形勢發生巨大變化:原蘇聯解體以來由獨聯體━━主要是由中亞地區各國自主調整本地區地緣與資源形勢的局面將徹底改變。美國保持在阿富汗和中亞地區的軍事存在,第一,可以繼續打擊阿富汗境內的恐怖主義殘余勢力;第二,可有效控制恐怖主義勢力向中亞地區滲透,促使中亞各國放棄反恐戰爭前同阿富汗隔絕的政策,早日打通中亞通向國際能源市場的商路;第三,遏制中亞地區的國際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以保障油氣資源及輸出線路的安全。

    人們認為,只有阿富汗真正遠離了戰亂與恐怖主義的荼毒,社會經濟發展步入正軌,阿富汗方案才有望實現,裏海豐富的油氣資源才有可能順利通過阿富汗,流經巴基斯坦進入印度洋。這也正是美國打這一場反恐怖戰爭、進而常駐中亞的真實用意之所在,恰如國際社會許多有識之士所指出,美國反恐怖戰爭真正瞄準的目標是中亞的油氣資源。

     新華網2002-05-13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