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印鑒23日首次在國內拍賣  

    一對清代康熙皇帝用過的印鑒將於下週二首次出現在國內拍賣會上。

    北京華辰拍賣公司從海外徵集到一對康熙60年(1721年)皇帝自選用印。據考證,這與去年巴黎拍賣的12方康熙小印同屬庚子年劫後余生之物,十分難得。這對印章的印文亦收入(康熙)《寶藪》之中。

    華辰公司副總經理魏麗軍説,這對康熙皇帝晚年的御用印,包括朱文“戒之在得”和白文“七旬清健”各一方合成一對,可謂珠聯璧合。印鑒選用壽山芙蓉石,溫潤細膩,平頂浮雕雙夔龍博古鈕,雕工精緻,並置於清宮特製的印盒之中(其盒蓋歷經劫難已佚)。這對印鑒的估價為80萬至100萬元人民幣。

    她説,這對印章曾于20世紀初出現于法國某拍賣會,成交後一直秘藏于一位外國收藏家之手,國人難得一見。

    根據印章的篆文者張照在其所奉撰《秘殿珠林》卷一中記載,康熙59年12月25日,康熙皇帝命臣下“採擇經語,可刻小璽”,諸臣擬就的印文,皆不合康熙之意。於是,康熙自己從儒家經語中,以硃筆選擇了“戒之在得”四字印文,以紀念自己在位60週年。“戒之在得”源自孔子的《論語》。兩方印的印文正是康熙晚年心境的實錄。這對印章常鈐用於康熙晚年的御筆書畫之上,《石渠寶笈》中屢有著錄。

    魏麗軍説,它們有極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歷經劫難,百年後能夠重回故國,令人自起滄海桑田之感。作為歷年來流失海外之皇帝用印第一次在國內上拍,能否收入國人之手,眾人必將拭目以待。

    璽印在中國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自古它就是使用者權利的象徵和取信的實物,而皇帝璽印更被視為國家之代表、朝代之象徵。清代的帝王用印,宮廷均鈐蓋數份《寶藪》留存,現今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尚藏有清朝歷代《寶藪》。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攻入北京城,大批國寶慘遭搶掠,連皇帝用印也無法倖免。浩劫之後,康熙《寶藪》120方鈐印,僅存寥寥數方,大部流失,不明蹤跡。

    2001年9月法國巴黎的一場拍賣會上,一套估價30萬至40萬法郎的12方康熙小印最終被國外收藏家以690多萬法郎的價格買走。(完)

    新華社 2002年4月20日

    


估價100萬元人民幣 康熙大帝印鑒首次在華拍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