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億民間資本殺入滬杭高速  

    3月28日。上海四季酒店。

    “雖然我們獲得了滬杭高速公路99.35%的股權,但這僅僅意味著談判階段工作的結束,作為一條正在運作的跨省高速公路,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福禧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張榮坤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他一支一支地抽著煙,遠沒有想像中的志得意滿。

    第一個築路的民企老闆

    3月26日,負責上海市政府建設資金籌集和管理的上海城市建設投資發展總公司與民營企業———福禧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在市政府1號貴賓廳簽訂協議,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總公司把它在滬杭高速公路上海段運營商上海路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99.35%的股權以32.07億元人民幣(3.86億美元)全部出讓給福禧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市市長陳良宇及相關委、辦、局領導出席了簽字儀式,市政府秘書長姜斯憲主持了簽字儀式。

    滬杭高速公路上海段東起上海閔行區莘莊鎮,西至金山區楓涇鎮,全長超過50公里。通過此次股權轉讓,福禧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享有滬杭高速公路上海段30年的運營權,包括加油站、服務區、廣告和通行費及邊際延伸收益的經營權,並負責4車道改6車道的擴建工程。

    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領域並非稀罕事,但民間資本進入大型基礎設施存量領卻是首次。“所謂基建存量是指已建設好的基礎設施,不包括正在或即將建設的基礎設施”,城投的辦公室朱主任向記者解釋。

    城投公司總經理高國富表示,“通過股權轉讓,我們公司實現了資産在流動中增值,有利於更好地開展下階段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籌措。‘十五’期間,城投公司預計通過盤活存量,籌措資金100億元人民幣。在此之前上海一批新建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已經吸引社會資金235億元。本次轉讓只是籌措100億元資金的第一步,是民間資本首次進入大型基礎設施存量領域,也是歷史上單筆投資數額最大的。”

    風起于雲涌之時

    “作為上海一家較大的民營企業,福禧的投資涉及基礎設施、傳媒等多個領域,經過整合,新註冊的公司將來還會把重點放在基礎設施領域,因為我們看好中國的發展,看好上海的顯著地位。華南、華東路網完善,全國私人汽車消費的增長也會為我們今後帶來更好的商機。但最終促使我們做決定的還是兩份文件。”

    張榮坤指的文件是2001年底國家計委頒布的《關於促進和引導民間投資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提出,要逐步放寬民間投資領域。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以獨資、合作、聯營、參股、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經營性的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項目建設。近期要積極創造條件,儘快建立公共産品的合理價格、稅收機制,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參與供水、污水和垃圾處理、道路、橋梁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另一份是頒布于2001年12月12日的上海市人民政府紅頭文件《關於進一步服務全國擴大對內開放若干政策的意見》的通知。《意見》鼓勵國內各類企業和個人來滬投資設立企業,並對跨所有制股權的轉讓和開放基礎設施都有明確的表示。與此同時,上海已宣佈2002年將投資524億元人民幣(64億美元)在大型基礎設施上。

    上海城投公司總經理高國富表示,“通過將我們在已建成的基礎設施的股權轉讓給民營資本家,我們可以用更多的資金開發新的工程以加速我們發展的步伐。新政策響應了中央政府鼓勵運用國內民間資本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號召。”

    這一次民營資本終於站在了平等的起跑線上。

    激活萬億民間資本

    統計顯示,我國民間儲蓄現已達7萬多億元,如果加上居民手中持有的現金、國債等,實際的民間金融資本存量已超過了10萬億元,但這一大筆財富卻處於“休眠”狀態。本次“兩會”期間,這一奇怪的現象引起過全國人大代表的關注。

    全國人大代表姜德明曾算過一筆帳:如果有十分之一的“休眠”民間資本被激活,就會有上萬億資金進入投入--産出迴圈,釋放出來的活力將對經濟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不向民間資本打開大門,擋住的不僅僅是資金流,還會將一塊潛力巨大的市場拱手讓人。”

    全國政協副主席經叔平近期也表示,“必須加大社會投資的力度,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儘快按照國家計委在去年底頒布的《關於促進和引導民間投資的若干意見》,制定符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的具體政策措施,不能繼續搞行業壟斷、搞所有制歧視。儘快清理、廢止歧視和排斥國內民營企業的法規性文件,使黨和政府的政策原則與具體政策相配套。把促進和引導民間投資落到實處成為關鍵問題。”

    對於這次基礎設存量領域內的股權轉讓,上海市政府的一位官員明確表示,上海想做鼓勵民營資本進入該領域的“領跑人”。“充分吸引民間資本,既是上海新一輪城市發展和國家鼓勵民間投資政策的要求,也是上海基建企業融資體制改革的必由之路。民營資本進入基建存量領域是第一次,但決不是最後一次。”

    《21世紀經濟報道》 2002年4月1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