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衍生種種不文明現象  

    3月30日和31日,是清明節前最後一個雙休日,加之陰雨連綿近一週後出現晴好天氣,錫城幾大公墓湧來了數萬祭祖掃墓的人群。

    清明掃墓,祭祀先人,寄託哀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

    然而在旺莊鎮殯葬管理站和青龍山公墓看到,掃墓過程中出現的一些不文明現象令人遺憾。

    在通往各公墓的道路上,車水馬龍,絡繹不絕,但其間除公交車外,竟然還有許多公車。

    在旺莊鎮殯葬管理站公墓路兩旁停著的公車竟有20多輛。在青龍山公墓大道旁,細心點了一下,10分鐘就有近17輛公車牌照的小車進出。

    乾乾淨淨的墓地,經祭祀後一片狼藉。走進旺莊鎮殯葬管理站建的公墓內,只見上千名掃墓者帶著備好的香燭、紙錢、菜肴在墓前祭供,一時間煙火嫋嫋,紙灰飄揚,一番祭祀後,就收拾碗筷回家,留在地上的是隨風飄散的紙灰和殘剩的香燭,有人甚至把飯菜就倒在墳上。在少數墳堆上,一些掃墓者不僅帶來祭用的食品,還帶來紙扎的小汽車、家電焚燒,説是讓祖宗在陰間“享享福”。

    該管理站一同志説,雙休日來此上墳的每天有近萬人次,好多人祭祀後就把祭品留在墳頭,每天下班時光打掃這樣的祭品,用三輪車裝運就要10多車。一些閒雜人員還溜進墓地,把好吃的祭品收入囊中。

    她説:“雖然在門口派人維持秩序,對這種人堅決拒之門外,但還是有人溜進去了。”掃墓人群中,上年紀的人往往要帶上雞鴨魚肉,外加米飯和念好經的錫箔,年輕人則帶上一束鮮花。於是,附隨著掃墓者,衍生出了一群特種“破爛王”,專門“掃蕩”祭祀供臺上的物品。前兩年,兩名“拾荒者”吃了祭品中的雞鴨,結果食物中毒急送醫院搶救。在青龍山公墓見到了幾名這樣的“清潔工”。李阿婆是本地人,她頭戴一頂草帽,肩挎一布袋,在公墓中四處尋覓紙板、塑膠瓶,不一會就拾了半袋。她説,每天在青龍山公墓收舊的不下20人,專門收拾掃墓者遺留下的物品,還有人專門掃錫箔灰。因為有人回收,每500克錫箔灰可賣5元錢呢。

    聽李阿婆説,來此乘隙撿拾供品的人基本都是外地人,還有人到墳前説幾句吉利話,硬向掃墓者討幾元錢。聽人説,公墓上還有一名專門回收祭品糕點的人。

    一名公墓管理者説,他們也制訂了一些管理措施,如不得進墓擺攤買賣,清除“破爛王”等,但這些人還是想方設法混了進去,讓他們防不勝防。

    在青龍山公墓,還見到兩名年輕人捧著一束鮮花來掃墓。默哀後,兩人在墓前靜靜地坐了會,打掃了一下墓地就起身回家。他們説,掃墓祭祀無可非議,但社會在發展,文明在進步,給故人獻上一束鮮花,或在旁植樹,這種形式感覺蠻好,應該提倡。(令狐)

    《無錫日報》2002-04-02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