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嚴重污染海域面積達3.259萬平方公里  

     國家海洋局今天宣佈,中國嚴重污染海域面積已達到3.259萬平方公里,比2000年擴大了4000平方公里。

    國家海洋局今天公佈的2001年中國海洋環境品質公報顯示,去年,中國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約為17.34萬平方公里,與2000年相比有所縮小,但是,中國海洋環境品質惡化的趨勢並未得到遏制。

    國家海洋局新聞發言人王飛在今天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説,嚴重污染海域主要分佈在人口密度大、工業區集中的大中城市沿海海域,主要污染物為無機氮和磷酸鹽。在中國4個海區中,渤海和東海海水污染程度較重。東海中度污染和嚴重污染海域面積最大,約有4.12萬平方公里。

    清潔海域是指符合國家海水水質標準中一類水質的海域,適宜海洋生物包括珍稀瀕危海洋生物生存。嚴重污染海域的水質則劣于國家海水水質標準中四類水質,海洋生物難以生存,人類不能直接接觸,也不宜作為工業用水、港口水域和海洋開發。

    這份公報還顯示,去年中國海域共發現了77次赤潮,累計面積超過1.5萬平方公里,比2000年增加了49次。

    國家海洋局環境保護司副司長徐勝説,赤潮發生的頻次和規模與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污染有著密切的關係,已經成為近岸海域生態系統發生重大變化的標誌之一。最近幾年,中國赤潮發生次數和面積都在迅速增加之中,顯見近海海域環境品質不容樂觀。

    赤潮是海水中微小生物爆發性繁殖或大量聚集的“生態異常現象”。赤潮的發生會導致水體缺氧,魚類等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有些赤潮生物還會分泌有毒物質,污染海水和海産品,被認為是海洋災害的一種。根據國家海洋局提供的數字,去年中國因為赤潮災害造成經濟損失約10億元。

    新華社 2002年3月2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