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傳讚委員:加快治理沙塵刻不容緩  

    今天下午,在政協九屆五次會議舉行的第四次全體會議上,呂傳讚委員作大會發言。他發言的題目是《沙塵肆虐形勢嚴峻 加快治理刻不容緩》。

    近幾年來,每逢冬春季節,強勁的西北風攜帶大量沙塵,從壩上高原長驅而下,直逼京津。1999年新華社播發《風沙緊逼北京城》的文章,在社會上産生了巨大震動。2000年春季,由於受強烈的西伯利亞冷空氣影響,北京地區連續發生12次大範圍的沙塵暴和揚塵天氣。2001年元旦過後,華北地區又出現了6次沙塵暴和揚沙天氣。大自然一次次地向人們發出警告。京津沙塵暴和揚塵天氣的主要原因,是我國西北和華北地區,尤其是京津周圍森林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嚴重,土地荒漠化,風、沙、旱、澇災害頻繁造成的。儘管黨中央和國務院非常重視生態建設工作,各級政府投入很大的力量,進行防風治沙工作,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總體總上看,我國生態環境仍比較脆弱,風沙危害形勢依然嚴峻。

    呂傳讚説,由於全球大氣候影響,風沙源地連年乾旱,造林成活、保存率低,沙區治理難度增加,治理速度趕不上沙化速度;經濟貧困致使生存和生態矛盾更加尖銳。由於沙區現有林帶結構不合理,樹種單一,植被總體品質不高,撫育管理和植被保護工作薄弱,防沙效果不佳;由於一些相應的政策、機制不到位,甚至相對滯後,再加上投入不足,規劃與計劃脫節,影響了防風治沙工作的深入開展。

    隨著時代的進步,國家和社會對生態的需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給我國特別是京津地區的環境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防沙治沙步伐,扼制沙塵暴肆虐,改善生態環境,時不我待,刻不容緩。為此呂傳讚建議:

    1、多渠道籌資,加大防沙治沙投資力度。土地沙化嚴重的地區大都是貧困地區,當地財政十分困難,資金短缺是制約防沙治沙工作的主要因素。一是國家儘快出臺森林、草原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實施辦法,以立法形式將補償基金落到實處,從根本上解決上游治理、下游得利,不發達地區投入、發達地區受益的問題,實現生態環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二是改進防沙治沙、綠化建設工程中需要當地財政配套資金的政策,儘量減少貧困地區財政的匹配比例。三是國家將防沙治沙工程列入國民經濟發展基本項目,提高投資標準和建設標準。四是生態工程建設增加基本預備費、補植費、工程維護費,解決治理區域林草成活率低、工程掃尾任務以及式工程完工後的保護、管理等問題。五是有關省市設立專項建設基金,多方吸引投資,包括國外資金,以用於防沙治沙工程。

    2、治理與脫貧解困相結合,加大扶貧開發力度。貧困是開展生態工程建設的最大障礙。因此,應加大扶貧力度,改變幫扶辦法,在工程項目區將“生態難民”轉變為“生態工人”,以工代賑,使當地群眾以改善和維護生態環境為生存手段。國家應創造條件,把在確實不適宜人類居住的重點生態保護地區的貧困人口外遷並妥善安置。京津周邊地區要改變廣種薄收、超載放牧、亂墾濫伐的落後産、生活方式。同時,國家應加大對這一區域農業的扶持力度,投資建設高效基本農田,對牲畜舍飼圈養予以扶持補貼。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治理的科技水準。要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堅持科技治沙。要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多品種相結合。特別是對於歷史上形成的壩上高原草甸區,要發展以種草為主的喬、灌、草立體種植模式,以林保牧,以林促牧。在引進品種上,要特別注意生物的適應性,不可盲目引種。農業要改變傳統的翻耕作業方式,推廣免耕法,作物收穫後要有一定的留茬高度,防止冬春季耕地裸露造成的風蝕沙化。要大力發展人工種草、飛播種草,發展農村沼氣建設。國家應在有關省區設立科技防沙治沙示範縣(區),以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為依託,在吸收和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生態建設模式、抗旱造林技術、林木良種選育、推廣免耕法等科研工作中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援,支提高防沙治沙的科技含量,增加科技示範輻射帶作用。

    4、擴大工程建設範圍,增加年度任務。2008年北京奧運會需要更清潔的空氣和水源。面對京、津兩市的水資源危機和民邊地區的土壤沙漠化現狀,國家應儘快落實“21世紀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的各項工程。並擴大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退耕還林(草)工程建設範圍,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把河北張家口、承德兩市全部納入進來,並對這些地區按照西部開發的政策給予各項支援。同時,國家在下達年度綠化工程任務時,應按照規劃進度安排年度建設任務,儘量保持年度之間的平衡,保證規劃的按時完成。

    5、理順管理體制,堅持依法治沙。防沙治沙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涉及林業、水利、農業、畜牧、環保等多個部門,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可以使防沙治沙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國家有關部門應依據《防沙治沙法》,出臺具體實施辦法和有關規章制度,加強行政執法機構建設,改善執法條件,提高執法能力和水準,明確責權分工和工程運作方式,通過法律手段解決管理不順暢、政策不到位、資金無保障、計劃滯後和治理速度慢等問題。

    6、吸收國外先進經驗,充分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目前,我國在公眾參與防沙治沙、綠色生態建設方面有了很大進步,但面對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我們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國家應借鑒國外由政府、企業和公眾組成的“三元結構”與合作式資源環境管理模式的經驗,支援發展非公有制生態經濟,必要時建立生態銀行,為其提供營林補貼、信貸和技術服務等方面的支援,以形成全社會共同防沙治沙、保護生態環境的合力。

    中國網 2002年3月0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