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健品面臨“亞死亡”  

      在中國的保健品行業裏,低水準重復的産品太多,虛假廣告太多,假冒偽劣産品太多,沒有任何依據地誇大産品功能的太多……

      3月2日,十多家聲稱深受行業歪風之害的國內保健品生産商聚首廣州,對中國保健品行業過去的10年進行了懺悔式的反思,並向社會發佈自律宣言,同時呼籲社會對該行業“多點理解和寬容”。

      成長于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中國保健品行業,在1995年前後曾一度成為中國成長性最高、最令人矚目的行業之一。在其鼎盛時期,全國曾經涌現出大小3000多家保健品生産企業。但從1995年下半年開始,這一行業走入低谷,社會銷售額和企業數均急劇萎縮。後來,隨著國家一系列相關法規的出臺,這一行業才又于1998年步入新的發展期。據統計,到2000年,全國保健品銷售額達到創紀錄的500多億元,利稅上百億元,從業人員達數百萬人。

      但面對這些輝煌,與會生産商們並不感到自豪。相反,他們認為,中國的保健品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行業內部的“害群之馬”正使整個行業進入一種“亞死亡”狀態。

      中國消費者協會與中國保健科技學會對保健品宣傳內容進行的一項專項調查表明:目前國內保健品的宣傳內容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達73.5%,其中對産品功能進行虛假宣傳的佔42.1%,未經衛生部門批准,擅自宣稱産品具有保健功能的佔31.4%。

      廣東省消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國良認為,中國的保健品行業自從形成一個行業以來,就從來沒少過社會的非議和消費者的指責,可謂“毀譽參半”。

      對這個説法,參會的保健品商們一點也不忌諱。一位生産商説,現在“只要做這一行當的,幾乎沒有不誇大産品功能的”,甚至形成了“如果不説假話,保健品就賣不出去”的可悲局面。

      廣告是否有虛假成分,消費者的感覺很重要。前不久,一項調查表明,消費者對保健品的需求雖然有增長的趨向,但他們對保健品廣告的信任度明顯降低,“看著一些保健品的廣告説能治百病就不敢買了”。

      與會保健品商認為,中國保健品行業的歪風所引起的國産商品信譽危機,已經威脅到國內這一行當的生存。

      這種威脅首先來自國外保健品的入侵。據一權威人士介紹,目前在中國市場上“分錢”的跨國保健品企業有20多家。在國産保健品遭唾棄時,這些跨國企業已經在國內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勢力。

      “更大的威脅是他們意圖控制中國保健品行業標準和中國保健品行業的市場遊戲規則。”一位生産商説,一旦國內市場上的跨國企業控制了中國保健品的行業標準,中國的保健品將永無抬頭之日,“正像西方國家控制著西藥的標準,中國人很難在西藥製造上有很大作為一樣”。

    《中國青年報》2002-03-04(林煒)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