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二戰中的閃擊戰:以盡可能短的時間“折疊”空間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9 月12 日 |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二戰初期,納粹德國軍事家打造的閃擊戰,攻勢淩厲,似乎無往而不利,27天內征服了波蘭,1天內征服丹麥,23天內征服挪威,5天內征服荷蘭,18天內征服比利時,39天內征服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閃擊戰確實曾輝煌一時,堪稱戰爭史的一大經典。閃擊戰挾最新高技術兵器以最小的損失,突然、迅速地達成戰爭目的,其理論魅力至今依然不減。研究“資訊+閃擊戰”可能演變的“資訊化閃擊戰”,利於我們在未來戰爭中防範新的閃擊戰,並在作戰中尋找更多的制勝之機。

剝開閃擊戰侵略的外衣,剖析一下閃擊戰,我們會發現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理論,閃爍著跨越歷史時空的啟迪。

以盡可能短的時間“折疊”空間

“時間就是軍隊”,“時間就是勝利”,爭取時間和奪取空間是軍事對抗的重要內容。在時間上先敵一步,可以得先機之利。在“巴巴羅薩計劃”中,德軍僅3個星期即在蘇聯境內推進縱深達400~600公里,其成功的原因是:

(1)“適時”;

(2)出人意料的主攻地點;

(3)欺騙活動;

(4)新的坦克“戰術”。

德軍閃擊戰應用軍事科技的新的優勢,依靠坦克集群的快速突擊,以及飛機的空中火力和縱深機降、傘降的高速配合,形成威力巨大的現代“撞城錘”。由於時空關係的改變創造的新的作戰理論,産生了時人難以想像的作戰效能。

以盡可能快的機動獲得最大限度的衝擊力

《孫子兵法》進攻戰的一個重要思路是——以極快的速度突襲敵軍。書中寫道:“進而不可禦者,速也。”並對快速産生的衝擊力作了至美的比喻:“激水之急,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

根據戰爭力學理論,軍隊戰鬥力取決於兵力、機動力和衝擊力,而機動力和衝擊力的大小都與速度有關,速度越快,衝擊力也就越大。二戰初的閃擊戰依靠裝甲集團高速度、大縱深的突襲,産生的衝擊力在軍事史上堪稱空前的。

將精神之力轉化為戰鬥力

在閃擊戰理論中,精神對作戰的勝利可謂是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為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從西方的克勞塞維茨到東方的毛澤東,許多傑出的軍事家都十分關注作戰突然性,指出突然和不意,可以彌補兵力的不足。其二為震懾。美軍在伊拉克戰爭的作戰計劃之一名為“震懾”行動,其實在閃擊戰的設計中,“震懾”正是希特勒、古德里安等追求的效果。二戰時德國發起閃擊戰時其坦克數遠不如英法聯軍,甚至被稱為“窮人的戰爭”,然而“窮人”打敗了富人。在西線閃擊戰中,法軍大批部隊被震懾住,喪失了作戰意志,被俘人員竟多達150萬。

對付閃擊戰的鑰匙

為什麼閃擊戰在二戰初期産生了巨大威力?為什麼二戰中的閃擊戰又均以失敗而告終?

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頂點理論認為:“勝利常常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有一個頂點”。這個“頂點”,主要指的是作戰強度和作戰限度。由於頂點的存在,發起進攻的強者,到達頂點後,便會逐漸由強變弱,防禦的弱者,若注意積聚力量的話,將可能逐漸由弱變強。閃擊戰儘管有突然性和高速度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力,但畢竟這個衝擊力有個極限,終究有個頂點。戰爭的最終勝負並不是單單取決於衝擊力,還包括許多其他方面的要素。當德軍深入蘇聯腹地,兵臨史達林格勒時,由於戰爭的非正義性、自然條件的惡劣、後勤補給線的困難,特別是蘇聯軍民高漲的愛國熱情、強大的國力、正確的戰略指揮、先進的軍事理論和現代化軍隊,以及美英和中國的支援等,使得閃擊蘇聯的侵略戰爭在史達林格勒到達了“頂點”,從而開始走向失敗。

二戰後,雖然再沒有像二戰那樣大規模的閃擊戰發生,閃擊戰其實在現代局部戰爭中處處可見其影子。特別是當現代戰爭插上資訊技術翅膀後,突如其來的閃擊戰變得更加可怕。在電腦技術的武裝下,空中力量的機動力、火力、防護力,已經遠遠超出二戰時地面的裝甲集團,體現出諸多的新優勢:速度之快、機動能力之強,使地面防禦力量幾無還手之力;遠端精確打擊與火、力、快速機動能力的完美結合,達到了“動如雷震”、“斬首”、“震懾”的效能;空中力量在C4ISR指揮、控制、偵察等系統作用下,能量發生空前躍升,形成超視距攻、防一體的作戰系統,對戰爭命運甚至起到決定性作用。

需要警惕的是,現代戰爭中“戰爭頂點”已在高技術下變得難以利用,戰爭的“非接觸式”、“非線式”、“非對稱”,讓弱小的一方“以劣勝優”的餘地越來越小。那麼防範閃擊戰的出路在哪?唯有加速新軍事變革,在軍事思想上斷不可輸給對手,在編制體制、武器裝備、教育訓練等上,也勵精圖治,形成對手不敢輕舉妄動的優勢,使敵無機可乘。

當閃擊戰插上資訊的翅膀後,需要我們給軍事思維插上資訊的翅膀,不僅僅是貼著“資訊”標簽的名詞的變化,必須有全新、敏銳而不保守的哲學頭腦,需要居安思危而不是歌舞昇平的危機意識。( 國防大學博士生 劉波)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