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加速提高我軍打贏資訊化戰爭的能力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08 月16 日 | 文章來源:解放軍報

軍隊的基本職能就是打仗與準備打仗,目的是打贏資訊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要實現打贏的目標,就要把軍事訓練切實擺到戰略地位,扎紮實實做好新時期軍事鬥爭準備,最大限度地開展貼近實戰的訓練——

隨著新軍事變革在世界軍事領域的發展和我國安全環境的變化,我軍面臨著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捍衛國家戰略利益的越來越嚴峻的新挑戰。因此,加速提高我軍打贏資訊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能力,是當前必須解決的緊迫的重大歷史性課題。

(一)

軍隊的職能,從完整的意義上講,是多方面的。然而,其基本職能就是打仗。如果把和平時期也考慮在內,軍隊的基本職能應是打仗和準備打仗。和平時期,由於不打仗,軍隊的工作難以得到真正的檢驗,軍隊的基本職能容易被淡忘,很容易滋生形式主義、弄虛作假、養尊處優等不良風氣,使軍隊的戰鬥力大大下降。清朝八旗兵的瓦解就是一例。

我軍是中國共産黨親手締造和絕對領導的人民軍隊。在黨尚未掌握政權的年代,我軍曾不得不同時肩負戰鬥隊、工作隊、宣傳隊和生産隊等多種職能。甚至在建國後一個較長的歷史階段,我軍這四大職能依然並存。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發展,軍隊也進入穩定的現代化和正規化建設階段,四大職能的權重開始發生變化:生産隊的職能基本消亡;工作隊和宣傳隊的職能,因為有了健全的國家政權機構和宣傳輿論系統而逐漸弱化,唯有戰鬥隊的職能依然堅挺。這恰恰顯示了軍隊建設的基本規律。毛澤東同志早在建國前夕就指出:“人民解放軍永遠是一個戰鬥隊……對於這一點不能有任何的誤解和動搖。”

長期和平環境對軍隊建設的負面影響,我軍同樣難以完全避免。當前存在的包括武器裝備、編制體制、幹部制度、軍事訓練、教育管理等方面的許多問題,從根子上講,大多是由於履行軍隊基本職能意識淡化所造成的。對於一支軍隊來説,沒有比淡忘其基本職能更危險的事情。因此,根據形勢的發展,與時俱進地強化戰鬥隊的觀念和軍隊履行基本職能的意識,對於提高我軍的戰鬥力,促進軍事鬥爭準備,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打贏,是軍隊履行基本職能的根本要求。打仗是軍隊的基本職能,但打仗不是目的,打贏才是目的。我軍是人民的軍隊,黨和人民養育我們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求我們在戰爭來臨的危急關頭,能夠在戰場上打勝仗。只有打贏,我軍才能為黨和人民排憂解難,才能捍衛國家的尊嚴和重大戰略利益,才能從根本上履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當前形勢下,加速提高我軍打贏的能力,是有效履行基本職能的前提,是軍事鬥爭準備的核心,也是我軍最緊迫、最現實、最重大的戰略任務。

(二)

軍隊只有像作戰一樣訓練,才能打勝仗。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發展,人類對運用暴力手段的控制越來越嚴,軍隊也越來越只能通過在和平環境中的軍事訓練來掌握和提高打贏下一場戰爭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説,現代條件下,軍隊在和平時期訓練水準的高低,就基本決定了其在下一場戰爭中的勝負,因而也就實際上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榮辱與命運。所以,對軍隊來説,和平時期和戰爭時期同等重要,訓練和實戰同樣具有決定性意義。另一方面,由於局部戰爭的有限性,軍隊已經幾乎不可能再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提高作戰技能;只有在和平時期像實戰一樣嚴格訓練的軍隊,才有可能打贏下一場戰爭。在近年爆發的幾場局部戰爭中,美軍以很低的傷亡代價連戰連捷,除了佔有武器裝備上的優勢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平時具有較高的訓練水準。美軍的訓練口號是:像作戰一樣訓練,像訓練一樣作戰。當一個軍官和士兵能夠像訓練一樣作戰時,這種訓練才是真正高水準的訓練,才是對贏得戰爭真正有意義的訓練。

當前我軍訓練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未能真正像作戰一樣訓練,訓練與實戰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訓練目的上的練為看而不是練為戰,訓練內容上的程式化、簡單化,訓練方式上的重形式、走過場,訓練考核上的低難度、低標準等,仍在部隊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當前值得我們高度關注的是,部隊的基礎訓練、專業訓練抓得比較紮實,效果也比較好,但合成與聯合訓練的品質較差,距離實戰的要求差距較大。這就使部隊幾乎沒有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中訓練的經歷,不可能真正形成整體的作戰能力。分析其原因,有些部隊由於缺少能夠進行貼近實戰訓練的大型訓練場地和對抗訓練手段,演習中不能按照實戰的要求展開戰鬥隊形,演練戰鬥動作;有些部隊由於受到裝備、油料等物資和經費保障的限制,演習中各種主戰平臺只能“以少代多”、“以旗代車”、“劃地為艇”;有的部隊由於沒有假想敵,演習時只能由導演主觀裁定,無對抗地單方走程式、跑戰術,作戰思想、作戰協同和作戰動作很難得到真實的體現和嚴格的訓練;有的部隊由於片面保安全,實彈演習基本上是嚴格按照預先安排好的射擊計劃“演戲”,戰術訓練的功能無法實現;一些海、空軍部隊也不敢進行高難度的作戰訓練等。合成和聯合訓練是部隊形成戰鬥力最關鍵的訓練環節,也是最貼近實戰的環節,而這個環節訓練的品質和效果卻往往最差。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在訓練指導上沒有真正確立起按照實戰標準嚴格訓練的思想和觀念。説到底,還是履行基本職能的意識不強。這個問題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就很可能是在辛辛苦苦地建設一支不會打仗的軍隊。蘇聯衛國戰爭初期,許多部隊因不會實施防禦作戰而遭致巨大損失的教訓,值得我們深刻記取。

(三)

貼近實戰的訓練,是部隊在和平環境下體驗作戰經歷、發現存在問題、提高作戰能力的主要途徑。沒有貼近實戰的高水準訓練,部隊就不可能真正具備打贏下一場戰爭的能力。當前,實現像作戰一樣訓練必須解決好兩個關鍵問題:

第一,切實解決好訓練指導思想問題。主要應確立三個基本觀念:一是實戰標準觀。部隊為打仗而存在,訓練以打勝仗為目標。因此,部隊訓練的標準只能是實戰。像作戰一樣訓練,是對部隊訓練的最高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這個觀念必須作為軍隊的職業道德觀,在全軍官兵中牢牢確立。二是適度安全觀。如何看待安全,可以看出一支部隊訓練的指導思想。安全工作是重要工作,但不是壓倒一切的工作。要確立適度安全觀,把安全工作放在適當的位置上。應深刻認識到,有些傷亡事故是軍隊履行基本職能必須承擔和付出的代價。軍隊本身就是一個執行危險任務的武裝集團,和平時期的軍事訓練也同樣具有傷亡的風險。大量的人員、裝備和車輛,按照實戰的要求,在複雜的地形上快速運動,進行實裝、實彈、實爆訓練和演習,傷亡事故難以完全避免。海、空軍部隊有些科目訓練的危險性則要更大些。但是,訓練中的傷亡是軍隊為提高和保持戰鬥力必須承擔和付出的。如果軍隊不在平時的嚴格訓練中承受少量的傷亡,就可能在未來戰爭中付出重大犧牲,甚至可能給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帶來難以挽回的重大損失。這是軍事集團的特殊性質和使命所決定的。美軍在訓練中的傷亡人數往往超過戰爭中的傷亡人數,正説明瞭這一點。1993年美國就有報道説,美軍在4年多時間中,死於戰爭的人員共有170人,其中包括海灣戰爭死亡的121人,而訓練死亡則高達4666人。我軍是人民的軍隊,更應當追求在戰時以最低的傷亡打贏戰爭,而不只是平時的“安全無事故”。以降低訓練強度和難度來換取安全,同樣是對黨和人民不負責任的表現。因此,必須把安全工作放在適當的位置上,不能因安全而束縛抓訓練的手腳,不能因安全而無效佔用部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能因安全而把能訓練、懂打仗的幹部置之門外,更不能因安全而降低部隊的訓練水準和犧牲部隊的戰鬥力。三是問題檢討觀。和平時期,軍隊建設最大的難題,就是由於不打仗而得不到真實的檢驗。鋻於這一特點,在訓練工作的評估和總結上,應改變當前重講成績、輕點問題的做法,確立起以檢討問題為主的觀念。要知道,即使我們在訓練上做得再好,也是沒有經過實戰檢驗的成績,不值得誇耀,更何況即使打贏了上一場戰爭,也不能確保打贏下一場戰爭。因此,軍隊必須始終以檢討的觀念評估和總結工作,尤其是訓練工作。通過訓練檢討發現問題,分析原因,找出對策,從而不斷提高部隊的訓練水準和作戰能力。危機感,應該成為軍隊的一種特有文化;檢討觀,應該成為軍隊建設基本的方法論。

第二,切實解決能夠讓部隊像作戰一樣訓練的大型訓練場地和訓練手段等問題。合成訓練和聯合訓練是軍隊訓練的高級階段,也是形成整體作戰能力最關鍵的訓練階段。強調部隊像作戰一樣訓練,主要指的是合成訓練與聯合訓練。必須儘快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合成與聯合訓練基地。這種訓練基地應具備四個基本條件:一是必須有足夠的幅員和符合要求的地理環境。要能夠組織三軍協同作戰,能夠滿足大口徑火炮和空對地的實彈射擊,能夠至少讓旅、團級部隊(尤其是裝甲機械化部隊)像實際作戰一樣展開成戰鬥隊形,進行攻防演習。二是要有由電腦系統控制的直瞄火器(包括坦克)鐳射射擊系統。美國供陸軍訓練的國家訓練中心,都配備有這種射擊系統。這種射擊系統可以使所有直瞄火器像實際作戰一樣進行對抗,又不會出現人員的傷亡;分隊和單兵可以充分運用地形地物,展開戰鬥隊形,在十分真實的對抗環境中練戰術、練技能;電腦可以監控和計算射擊效果,音響和煙霧可以增強實戰的氛圍。三是要建有專門的“藍軍”部隊。活力對抗,是戰爭最基本的特徵。要讓部隊像作戰一樣訓練,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進行實兵對抗性訓練。美軍各軍種的訓練基地大多建有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假想敵部隊。這些假想敵部隊幾乎總是打敗進入訓練基地的參訓部隊,通過這種方式使參訓部隊認清自己的問題,不斷提高作戰能力。四是要建立資深的訓練評估機構和科學的評估機制。評估是提高訓練品質和訓練效益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美軍的國家訓練中心,在參訓部隊演習結束後,都會就參訓部隊的問題,給出長達數十頁甚至上百頁紙的評估報告和長達數十小時的影像資料。參訓部隊可以將評估報告和影像資料對照起來搜尋自己演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大大提高訓練的效益。而我軍對訓練演習的評估形式,大多是首長的總結講話和給上級的總結報告;內容往往是講成績多,講問題少。這種做法起不到應有的評估效果,也降低了訓練的效益。因此,應在各訓練基地建立以精通作戰各要素和環節的資深軍官組成的訓練評估機構,專司訓練考評。在演習中,這些資深軍官深入到參訓部隊的每個層次和每個要素,觀察和記錄參訓部隊的演習情況。演習結束後,主要針對參訓部隊在演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評估,幫助參訓部隊不斷提高訓練水準和作戰能力。同時,還應逐步建立起科學、嚴格的評估機制,使我軍的訓練評估走上制度化、規範化的道路。 (于國華)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