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民航客機到底怕不怕攜帶型導彈(圖)

SA-18攜帶型地對空導彈

    最近幾天,各國媒體都大量報道英國人因走私俄羅斯攜帶型地對空進入美國而被捕的消息。有些人宣稱,恐怖分子陰謀用此類武器襲擊美境內民航客機。然而,許多專家指出,雖然美國民航客機沒有象 “軍用飛機”(包括美總統專機在內)那樣安裝有特殊的防導彈襲擊設備,但此類導彈“不一定”能對民航安全飛行構成多大威脅。他們認為,儘管一枚攜帶型地對空導彈可以打下民航客機,但受到多重因素的限制,現實生活中類似如此“一發致命”的大災難發生可能性不大。

  研究飛行安全工作的專家表示,得出上述結論的依據包括如下因素:第一、導彈擊中飛機哪個部位?如果導彈恰好擊中了飛機油箱,那麼結果無疑是致命和災難性的;如果導彈命中客機的尾翼或者機翼,將造成飛機無法控制;如果導彈命中機艙,將直接把飛機撕碎。不過,由於攜帶型地對空導彈採取“熱尋的”方式制導,那麼其最終很可能是擊中飛機的引擎。為防止引擎因為機械故障爆炸傷害機體其他部位,客機製造商都為引擎“穿”上了厚厚的裝甲,且能承受“一定程度的衝擊力”。

  一般來説,雖然攜帶型地對空導彈彈頭只有幾磅重,但由於戰鬥機的引擎安裝在機體內部,因此如果能命中引擎,將很容易把它“打下來”(英軍和俄軍都有被擊落先例)。可是,對於民航客機來説,發動機一般都懸挂在機翼下面,僅僅一個發動機爆炸似乎不會對整個飛機造成過於嚴重的傷害。調查結果顯示,現代噴氣式客機在一個發動機嚴重受傷的情況下,還可繼續飛行,但可能會因由此産生的“間接傷害”而墜毀。根據美國民航管理部門的技術要求,大型客機應該在機體表面出現20平方英尺的窟窿而不發生解體事故。

  第二,何種導彈上陣最有效?截止目前,世界各地共發生過35次攜帶型導彈襲擊民用飛機事件。結果導致24架飛機(多數為螺旋槳推進) 墜毀。不過,人們至今無法確定,另外11枚導彈是否真命中了目標。老式地對空導彈只有在飛機從射手頭頂經過後才能發射,並且追蹤其引擎發散出來的熱量進行攻擊。不過,本次“導彈走私”事件的主角“SA-18”型導彈可以進行“迎頭痛擊”,並且射程大大提高,由於價格相對便宜,完全有可能成為今後恐怖分子競相追求的目標。

  第三,何時發射導彈?雖然起飛和降落階段的飛機因速度慢,高度低而最容易“受傷”,但是在這個階段發射導彈卻很容易失敗。一般來説,攜帶型地對空導彈要在發射後飛行到500米時才會進入作戰狀態(可以爆炸殺敵) 。因此,如果恐怖分子太靠近飛機反而會沒有效果,太遠則可能被其他東西阻擋。去年發生在肯亞和沙烏地阿拉伯的未遂襲擊事件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最終結果是,導彈與飛機擦肩而過,乘客一場虛驚。儘管存在如此不確定因素,但是有關方面表示,依然不能放鬆對攜帶型導彈威脅的警惕工作。

  據悉,本次“走私導彈進美國”事件的主角是前蘇聯的“針”式導彈,它是前蘇聯研製的第三代攜帶型地對空導彈武器系統,導彈代號9M39。俄羅斯科羅姆納機械設計局于1983年研製成功並裝備部隊,主要用來對付低空、超低空飛行的各種飛機和直升機。這種導彈的戰鬥部除了常規的多級保險、觸發引爆和自毀功能外,它還具有兩個特點:一是設有引爆剩餘裝藥的起爆器,利用發動機剩餘裝藥加大對目標的殺傷威力;二是具有深度爆炸功能,通過優先引信延遲時間,使導彈鑽入目標內部再爆炸,以提高殺傷效果。(高軼軍)

人民網  2003年08月1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