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調整向熱點地區派遣航母的戰略

     美國媒體近日報道説,儘管美軍此次打贏了伊拉克戰爭,但戰爭嚴重打亂了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海外部署和輪換計劃,使參戰的多數艦船不得不延長原定6個月的海外部署時間。為此,美軍打算重新調整海軍向熱點地區派遣航母戰鬥群和兩棲艦船編隊的戰略。

    輪換難以滿足戰時需要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克拉克上週五在聖迭戈表示,海軍將著手對原先的航母戰鬥群海外輪換執勤計劃進行修改,以保證未來戰時快速集結兵力的需要。據有著美軍方背景的“全球安全資訊網”報道,在伊拉克戰爭期間,美軍高層進一步意識到,在海灣等熱點地區長時間保持兩艘航母部署的做法只適用於和平時期,遠不能滿足突發戰事時快速部署的需要。美軍希望能在危機爆發後的最短時間內可以迅速派遣6艘航母,並保證另外兩艘航母隨後也很快抵達戰區。目前美國海軍航母艦隊中的1/3處於海外部署或等待休整的狀態,因而至少需要6個月時間才能準備好應付一場大規模地區危機。“按照目前的狀態,我們至少要到12月份才能開始新的部署。”美國海軍聖迭戈司令部的蒂蒙斯拉法羅中將表示。據報道,美海軍“林肯”號航母戰鬥群剛剛結束了長達10個月的海外執勤任務,這是自越戰以來為期最長的一次,而“卡爾文森”號航母及其屬艦導彈巡洋艦“安提坦”號、驅逐艦“拉森”號海外部署的時間也有290天之多。“星座”號航母及其麾下的7艘各型戰艦相對要幸運些,其執勤時間只有7個月多一點。美國全球安全研究學會防務分析專家蓋裏特認為,在未來一個月內還將有更多的美海軍艦船返回本土休整,而馬上要讓這些艦船再次進行部署是極其困難的。按照新的部署規劃,海軍將減少部署在海灣和西太平洋地區的艦船數量,而將更多的航母和其他艦船置於待命狀態,可隨時根據情況進行海外部署。為此,美海軍實行了近20年的為期6個月的航母輪換執勤計劃將被打破。

    戰爭讓美航母捉襟見肘

    儘管美國軍方一再宣稱其航母戰鬥群擁有強大的作戰實力,“1—2支航母戰鬥群足以控制一個地區的局勢”。但真正打起仗來,美國人卻絲毫不敢懈怠,每次都集中大批航母戰鬥群,以數倍于敵的優勢兵力向敵發起攻擊。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海軍先後動用了8支航母戰鬥群,約500架艦載機,不僅形成了對伊拉克的海空封鎖,而且出動多批次的艦載機深入伊拉克,對伊軍目標實施大規模、高強度的空襲。在此次伊拉克戰爭中,美海軍更是緊急調整全球部署,幾乎將所有能調集的航母全都派到了伊拉克前線。“林肯”號航母戰鬥群于2002年8月部署到海灣地區進行正常輪換執勤,12月下旬抵達澳大利亞休整,準備今年1月份返回美本土結束為期6個月的海外部署。但1月份,海灣局勢驟然緊張,美國五角大樓遂下令“林肯”號航母戰鬥群立即返回海灣準備參加對伊軍事行動,完全打亂了其正常的部署計劃。“杜魯門”號航母編隊原本也沒有赴海灣執勤的計劃,為增強對伊動武實力,該編隊的9艘艦船于去年12月5日,奉命由地中海經蘇伊士運河到達紅海水域,進入打擊陣位。今年2月,對伊動武態勢日漸明顯,部署在日本的“小鷹”號航母戰鬥群離開自己的“防區”開赴海灣前線,以至於西方軍事觀察家紛紛驚呼:“美軍在朝鮮半島出現了真空。”為此,五角大樓又不得不緊急抽調24架戰略轟炸機和“卡爾文森”號航母前往西太平洋地區填補“小鷹”號航母離開後造成的“空缺”。到伊拉克戰爭後期,美海軍已在海灣地區先後部署7支航母戰鬥群(“星座”號、“林肯”號、“杜魯門”號、“小鷹”號、“羅斯福”號、“卡爾文森”號、“尼米茲”號)和5支兩棲戒備大隊,佔了美海軍全部作戰實力的一半以上。軍事分析家認為,在此種情況下美軍根本沒有能力再去打贏另外一場大規模地區戰爭。

    航母確保美軍“前沿存在”

    自二戰以來,航母戰鬥群一直是美軍實施“前沿存在”、執行海外軍事干涉行動的核心力量。在二戰後幾十年經歷的各種地區危機和衝突中,航母戰鬥群一直是美國最高行政當局對局勢做出反應的第一選擇。美國總統在遇到全球性突發事件時,第一反應往往是:“我們最近的航母在哪?”美軍航母之所以能夠受到如此高的“禮遇”,不僅因為其活動範圍大、部署時間長,而且也是因為其具備良好的戰備狀態和快速的反應能力。美國海軍規定,航母在戰備執勤期間,必須始終處於戰鬥戒備狀態。美國海軍現有的12艘大型航空母艦,除“小鷹”號航母母港設在日本的橫須賀外,其餘航母的母港及後勤保障基地均設在本土的東西海岸。通常情況下,美軍航母在海外執勤的數量僅佔現役航母總數的1/3,另1/3作為機動待命和輪換兵力,其餘的1/3航母要麼處在休整期,要麼正在船塢進行維修保養。從近年來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的活動規律看,航母確保海外“前沿存在”的重點地區主要是西太平洋、地中海和海灣地區。在通常情況下,除固定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小鷹”號航母戰鬥群外,美海軍還要在東西海岸各保持2—3個航母戰鬥群作為預備兵力,在西太平洋、印度洋部署2—3個航母戰鬥群作為“前沿存在”兵力,另外還在地中海部署1—2個航母戰鬥群作為機動兵力。美海軍部署航母戰鬥群的形式可以是海上巡邏、港口訪問,也可以是參加聯合演習。一旦危機發生,最靠近出事地點的航母戰鬥群可以率先做出反應,迅速向危機地點機動。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灣局勢驟然緊張。當時美國海軍“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處在印度洋迪戈加西亞島附近,而“艾森豪威爾”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戰鬥群正在義大利的那不勒斯港口訪問。不到48小時,兩支航母編隊就奉命抵達海灣和紅海,進入打擊陣位,極大地增強了美國對伊拉克的威懾力。在1998年12月的“沙漠之狐”軍事打擊行動中,美國海軍僅靠部署在海灣的“企業”號航母戰鬥群便“輕鬆”解決了戰鬥,以至於後來趕來的“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幾乎沒派上什麼用場。

    美軍力促航母高效多能

    鋻於美軍航母艦隊不時出現的“捉襟見肘”的尷尬局面,美軍方高層此前已經著手解決這一項問題。美海軍認為,僅靠縮短航母戰鬥群訓練時間、減少航母休整和維修週期來增加部署執勤時間的方式並不科學,因為缺少必要的訓練和保養將大大降低航母的安全系數,導致事故率上升,反而會影響海軍的整體規劃。另外,美軍航母在全球部分熱點地區的存在有時並不能完全遏制衝突發生,而美軍為了確保贏得衝突還必須向出事地點大量增派兵力,因此是否有必要在某些熱點地區常年保持航母存在也值得商榷。為提高目前有限的12支航母編隊的作戰效能,美國海軍近年來還不斷加快航母的更新換代進程,陸續將陳舊的常規動力航母退役,加快新一代航母技術的研發。此外,美軍方還積極嘗試提高航母的打擊力,使一艘航空母艦發揮1.5艘—2艘航空母艦的打擊力。此項代號為“巨浪”的試驗旨在將1艘航空母艦的飛機日出擊率由120—145架次提高到200多架次,而且是24小時連續不間斷的攻擊。“尼米茲”號航母曾在持續98小時的演習試驗中共出動了各型飛機975架次,其中771架次為攻擊架次,對距離航母200海裏內的目標投擲了1336枚“炸彈”,每架飛機的日出擊率達到4.2架次。美海軍事後得意地宣稱,這不僅是一次演習,而且是美軍航母現實作戰能力的有力證明。“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司令納特曼少將曾對記者吹噓道:“如果再來一次,我們也行……我們肯定還有能力增加攻擊架次。”但無論美軍官員如何炫耀,美海軍航母艦隊目前的“捉襟見肘”已是不爭的事實,而且隨著美國當局全球稱霸野心的不斷膨脹,其間的“差距”恐怕不是再多造幾艘航母,或是調整優化航母運用戰略所能解決的。(黃山)

    環球時報 2003年05月2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