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裁軍和軍控談判為何裹足不前?

    裁軍談判會議今年的第二期會議15日在日內瓦開幕,為期7周。由於自1998年以來這個全球唯一的多邊裁軍談判機構連續5年未能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國際軍控專家普遍對本期會議前景持悲觀態度。

    根據第一期會議通過的本年度會議議程,今年第二期會議以及晚些時候的第三期會議,將對“停止核軍備競賽和核裁軍”、“防止核戰爭”、“保證不對無核武器國家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的有效國際安排”、“防止外空軍備競賽”、“軍備透明和綜合裁軍方案”、“禁止生産核武器用裂變材料條約”等議題展開討論。

    冷戰結束後直到1998年,國際局勢的緩和曾使裁軍和軍控一度取得積極的進展。但在世紀之交,國際安全形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恐怖主義等一些非傳統安全問題日見突出;由領土、宗教、民族矛盾等因素引發的局部衝突時有發生;謀求以武力解決爭端的趨勢有所抬頭,天下並不比以前更太平。而裁軍和軍控進程歷來是與國際安全環境密切相關的。人們看到,國際安全環境的惡化導致了裁軍和軍控大環境的惡化。

    作為現在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的其所作所為,進一步直接或間接地阻礙了國際裁軍和軍控進程。美國保持著世界上數量最多、品質最精的核武器。然而,它不僅未放棄核威懾政策,反而加強了核武器在安全戰略中的地位,在對無核國家的安全保證方面也明顯有所倒退;同時,美國沒有停止對外空武器包括導彈防禦系統的發展,在裁軍和軍控領域實行著“單邊主義”,對全球戰略穩定産生了極為消極的影響。在防擴散和軍售方面,它奉行雙重標準,在國際市場上傾銷其先進武器的同時,卻又要求別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實施防擴散和軍控措施。

    一些歐洲報刊尖銳地指出,美國眼下標榜的自身的“絕對安全觀”,在損害著別國正當安全利益的同時,也阻礙著國際裁軍和軍控進程。本來,裁軍和軍控的目的在於增進安全,而安全必須是各國的普遍安全。但美國為了自身的安全而犧牲他國的安全,要求別國嚴格履約,卻又將自己淩駕於國際法之上,甚至把裁軍當作自己謀求單方面安全優勢的手段和控制弱國的工具。這些都違背了裁軍和軍控的初衷,越來越遭到國際社會、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反對。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曾説過,要想使裁軍談判會議走出困境,所有成員國,特別是一些大國,“必須首先表現出政治意願和決心”。裁軍談判會議是世界上多邊軍控與裁軍領域唯一的立法機構,擁有廣泛的軍事和安全方面的代表性,國際輿論普遍希望它能在兼顧各方安全關切的前提下早日邁出實質性的步伐。

    國際線上2003年5月16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