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事立法將誕生 首相可跳過內閣指揮自衛隊

    有事法制是日本安全戰略調整的象徵,目的是建立日本應對緊急事態的機制,在緊急事態下首相可以跳過內閣安全會議直接下令出動自衛隊

    5月13日晚,日本首相、自民黨總裁小泉純一郎與民主黨代表菅直人在國會舉行會談並簽訂協議,分別代表最大的執政黨與最大的在野黨同意就在本屆國會通過有事立法進行合作。至此,經過三屆國會審議、標誌著日本安全戰略調整的重要法律在近期誕生已成定局。

    在與菅直人會談後小泉表示,多年來在有事法制問題上執政黨與在野黨完全對立,此次最大的在野黨民主黨與政府取得一致,顯示該黨是負責任的政黨,並對民主黨表示敬意。

    此前自民黨、公明黨、保守新黨的幹事長與民主黨幹事長連續多次會談,自民黨的政策負責人與民主黨的影子內閣安保大臣也進行具體磋商,民主黨對執政三黨提出的有事法制法案提出了修改意見。雙方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民主黨要求的制定緊急事態對策基本法、設立危機管理廳、保障基本人權、制定國民保護法並在該法律成立之前凍結有事法制的實施等。雙方協商結果以執政黨對民主黨的讓步而達成妥協。

    有事法制是日本冷戰後安全戰略調整的象徵。早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就開始研究有事立法,1994年政府有關部門起草了法案。其對安全環境的界定是隨著冷戰結束和蘇聯的解體,日本戰略戒備的重點蘇聯入侵已不可能發生,今後日本面臨的威脅主要是周邊地區,特別是朝鮮試射導彈、不明國籍的可疑船隻入侵日本領海和朝核危機爆發後,日本認為周邊有事的緊迫性不斷提高。於是去年春季國會上政府提出了有事法制草案。此後該法案的命運一直是日本國會的熱門話題。但由於法案漏洞百齣,遭到所有在野黨和公眾輿論的反對,雖經去年秋季臨時國會的繼續審議,也未獲得通過。本屆國會開幕前政府對草案進行了修改,將有事法制含義的界定等進行了簡化處理。

    日本政府提出的有事法制三法案包括以下內容:《武力攻擊事態法案》、《安全保障會議設置法修正案》和《自衛隊法修正案》。根據前一個法案的定義,日本的“有事”指“日本遭到來自外部的武力攻擊之事態”和“事態緊迫、可以預測將受到武力攻擊的事態”。即它不僅包括日本受到攻擊的“事實”,而且包括“有被攻擊之危險”,此時日本就可出動自衛隊進行防衛作戰。對這種“危險”的“預測”又是由日本政府單方面做出的,因此所謂“有事”的範圍有可能被無限擴大。

    此法的目的是建立日本應對緊急事態的機制,如提升首相的權力,在緊急事態下可以跳過內閣安全會議直接下令出動自衛隊,限制國民權力、確定私有財産的補償辦法等。

    日本擴大武力的行為也得到了美國的支援與縱容,現任美國副國務卿阿米蒂奇等人于2000年10月發表了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研究報告,明確提出了要求日本完成有事立法、未來的日美同盟應向美英同盟發展等等。連日本政府的主要外交官員都曾承認阿米蒂奇報告已經成為指導美國對日政策的基礎。美國有自身打算,即在實力削弱、力不從心之際,美國需要借助日本等軍事盟國的力量,幫助其維持龐大的戰略基石。1999年5月成立的“周邊事態法”可以説是日本有事法制的第一步。

    圍繞有事立法,執政黨與民主黨達成一致是相互妥協的結果。此前有輿論指出,有事法制是國家的根本法制,應該爭取儘量多的國會議員的支援,所以自民黨瞄準了政策比較接近的民主黨作為拉攏對象。民主黨為顯示自己有執政能力,也樂得向執政黨靠攏。

    根據自民黨與民主黨的協議,修改後的有事法案將在14日的眾院特別委員會表決通過,15日經眾院大會表決後送參院審議,這樣有事法制在本屆國會通過已成定勢。

    日本政府的有事法制政策遭到了其他在野黨的反對,日本共産黨指出它有背于日本向國際社會承諾的“專守防衛”的基本政策。社民黨計劃14日在東京都內舉行集會,反對有事法制,黨首土井多賀子將在大會上講話,會後將舉行抗議遊行。

    13日《朝日新聞》評論欄目“天聲人語”耐人尋味:縱觀日本歷史,大部分的所謂“有事”是日本挑起或日本軍隊外侵他國時發生的,即“有事”都是自己招惹的。那麼有事立法的目的何在,令人擔心。(本報東京5月13日電)

    中國青年報 2003年05月1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