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伊拉克戰爭看航母的大型化問題

     在此次伊拉克戰爭中,航母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使得各國也就越來越關注航母大型化的問題。

     1.航母在伊拉克戰爭中的作用概述

    在以美國為首的聯軍發起的伊拉克戰爭中,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手段的航母編隊充分發揮了公海通行權和駐紮權的優勢,從南北兩面對伊拉克境內目標發動襲擊,在戰爭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次戰爭中,美英兩國在海灣地區共部署了6個航母戰鬥群,航母艦載機400架左右。其中地中海部署了"羅斯福"號和"杜魯門"號兩個航母戰鬥群,艦載機150架,波斯灣部署有"小鷹"號、"星座"號、"林肯"號和"皇家方舟"號共4個航母戰鬥群,航母艦載機200多架。

    此次部署在海灣地區的航母戰鬥群有很強的對空和對地攻擊能力,據統計,美國的航母艦載機構成情況是:每艘航母根據需要可以搭載20架F-14"雄貓"攻擊戰鬥機、36架F/A-18A/B/C/D"大黃蜂"和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攻擊機、4架EA-6B電子戰飛機、4架E-2C"鷹眼"預警機、6架S-3B"北歐海盜"反潛/加油機以及6架SH-60F和HH-60H"海鷹"直升機,航母艦載機中固定翼戰術飛機超過50架。

    本次戰爭中,航母艦載機在聯軍對伊拉克境內目標的轟炸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根據美國國防部公佈的資料,聯軍飛機平均每天出動飛機1000架次左右,其中約有1/3為航母艦載機,最頻繁的時候,一艘航母一個晚上就可以彈射80~100架次飛機。

    部署在地中海和波斯灣的航母利用艦載機從兩個方向對伊拉克境內目標實施了空中打擊。聯軍在伊拉克北部的空軍基地很少,部署的飛機數量也很少,最靠近伊拉克北部的是土耳其南部的因吉爾利克空軍基地,該基地所有飛機總數不超過60架,只有有限的飛機能夠參與直接對地攻擊,而且土耳其始終沒有同意美國使用其境內的基地,實際上沒有飛機從土耳其境內起飛參戰。對伊拉克北部目標進行轟炸所出動的戰術飛機絕大多數是由地中海兩艘航母上起飛的艦載機。部署在波斯灣的3艘美國航母在對伊拉克的空襲中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艦載機頻繁彈射起飛,到3月28日,停泊在波斯灣的3艘美國航母艦載機的出動架次已經超過1300架次。開戰以來,整個戰區航母艦載機平均每天起降次數超過300架次,在伊拉克出現沙塵暴的那幾天,停泊在海灣地區的5艘美國航母仍然全部出動艦載機對伊拉克的軍事目標進行了轟炸。

    英國海軍的"鷂"式航母艦載機也參與了對伊拉克境內目標的打擊,但英國"鷂"式航母艦載機數量很少,對空襲的貢獻不大。

    航母艦載機還在對地火力支援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次戰爭中地面戰很早就打響了,戰場對空中火力支援的需求很大,一般情況下,聯軍飛機出動架次的2/3都用於對地火力支援,戰事激烈時更是達到80%,航母艦載機中大量的戰術飛機參與最多的也是對地火力支援,對伊拉克北部戰場的火力支援大多數由地中海兩艘航母的艦載機完成。

    除了直接對地進行攻擊和火力支援之外,航母艦載機中的E-2C預警機、EA-6B電子戰飛機、S-3B反潛/加油機都在本次戰爭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美國本次派出的EA-6B艦載電子戰飛機絕大多數都是航母艦載機,在電子戰飛機的壓制和威脅下,伊拉克的雷達一直沒有開機。另外,艦載E-2C預警機每天都從航母起飛對伊拉克進行偵察活動,S-3B反潛/加油機則承擔了大量的艦載機空中加油任務。

     2.強國海軍追求的仍然是大中型航母

    美國國會曾一度懷疑美國是否需要大型航母,但從歷次戰爭來看,大型航母仍然是美國海軍未來的首選。本次戰爭與1991年海灣戰爭相比,由於本次戰爭中可以利用的海外基地數量較少,航母艦載機在聯軍空中力量中的比重大為上升,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戰術飛機總數量已經超過美國空軍戰術飛機的總數量,雖然目前還無法對本次戰爭中各種飛機的出動架次進行比較,但至少在數量上,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可出動飛機要多於空軍。

    美國新的國家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決定它今後會加強對全球事務的軍事干涉,本次戰爭中,美國一貫的盟友土耳其到最後都沒有同意讓其使用其境內的軍事基地,加上美國在全球的軍事基地已經較之以往有所減少,美國必然會考慮今後進行軍事干涉時的軍事基地問題,而美國海軍在其轉型中已經提出了海上基地的概念,本次戰爭也充分驗證了這一點:航空母艦和兩棲攻擊艦才是美國最靈活、最不受限制的基地。因此,航母必然會在美國海軍中繼續扮演十分重要的地位,美國海軍要發展的仍然是超級航母,這是很顯然的。本次戰爭中,美國先後向戰區派出了6艘航母,艦載機數量400多架,加上空軍的飛機,較好地滿足了戰爭對空中火力支援的要求,其中艦載機對空襲和對地火力支援貢獻非常大。如果美國沒有這些超級航母,艦載機數量必然大為降低,對戰爭的貢獻就大大降低了,勢必給聯軍的兵力部署和作戰帶來很大困難。很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英國的"皇家方舟"號航母戰鬥群,該戰鬥群在本次戰爭中只能通過其上面有限的幾架"鷂"式飛機執行對地攻擊和火力支援任務,對戰爭的貢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事實上,英國政府也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英國提出要建立一支能夠到達世界任何角落的一流海軍,而這樣的海軍沒有大中型航母是不行的。馬島海戰和這次戰爭使英國政府更加堅信,大中型航母才是海軍的中流砥柱,英國海軍下一代航母的排水量就將超過50000噸,載機數量可達到50架,與"無敵"級航母不可同日而語,必將使人們對英國海軍的能力刮目相看。

    法國也是如此,"戴高樂"級航母排水量40000多噸,考慮的也是作戰能力問題,法國海軍從作戰方面考慮,要求"戴高樂"號航母能夠彈射35~40架高性能艦載機,而這種要求對以前的"克萊蒙梭"級航母來説是很難滿足的。法國在軍事裝備的發展方面堅持走歐洲路線,很多裝備都與歐洲各國一道研製,而不象英國那樣與美國合作,可以看出法國的歐洲戰略,這次戰爭已經暴露出一點:歐洲的利益和美國的利益有時候是相互衝突的,歐洲不可能永遠附和美國。可以預料,如果法國要想縮小歐洲與美國的軍事差距,它未來要建造的航母仍然是中型以上的航母。

    船舶工業科技資訊中心 2003年04月1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