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見聞]解讀俄羅斯人的歷史情結
朱爭平

    深秋時節,我隨國防大學赴俄羅斯代表團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參觀訪問。時間雖短,但俄羅斯民族輝煌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以及俄羅斯人民和軍隊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給我留下了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使我感觸尤深的是這個民族的歷史榮譽感和建築在榮譽、祖國、責任基礎之上的精神凝聚力。這種民族凝聚力是俄羅斯保持穩定、恢復發展的不竭動力。

    ●一門門熏有戰爭硝煙的火炮,一輛輛留有纍纍彈痕的戰車,靜靜地講述著這個民族不屈的歷史

    俄軍最高軍事學府總參軍事學院是我們踏訪的第一站。學院的大門十分簡樸,一走入大門,你立刻會被一種莊重的歷史榮譽感和軍人的神聖感所打動。一門門熏有戰爭硝煙的火炮、一輛輛留有纍纍彈痕的戰車,等距離佇立在學院大道的兩旁和學院主樓的門前廊下;列寧勳章、紅旗勳章、勝利勳章三枚代表國家和軍隊最高榮譽的勳章高高懸挂在學院主樓大廳正墻的上方,使你情不自禁地對這所有著170年悠久歷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屢建功勳的軍事學院産生一種深深的敬意。

    我們在參觀馬林諾夫裝甲兵學院時也同樣感受到了俄羅斯民族強烈的歷史榮譽感。學院的教學大樓是一幢有著230多年曆史的古老建築,一進這座大樓,你就會被鐫刻在墻上的該院在二戰中英勇犧牲的208位烈士的英名和贏得榮譽的坦克部隊的番號所震撼。在教學樓幾乎所有走廊的墻上,都挂有介紹二戰中俄軍裝甲兵戰鬥歷史和英雄人物的照片及圖片。在這樣的環境熏陶中,學員們自然就會擁有一份屬於軍人的驕傲、榮譽和責任。陪同我們參觀訪問的俄國防部參謀安德列空軍中校對我説,對英雄的崇拜就是對歷史的尊重,俄羅斯軍人崇尚英雄。在位於聖彼得堡的俄海軍學院,進門大廳的中央,是俄海軍創始人庫茨涅佐夫元帥的塑像,新入學的學員都要在塑像前拍照留影、以此為榮。人類歷史上第一位飛入宇宙的宇航員尤裏加加林是俄羅斯的驕傲,更是加加林宇航中心人們的驕傲。在宇航中心整個的參觀過程中,幾乎一切都是與加加林聯繫在一起的。在列寧格勒軍區的辦公大樓裏,陳列著這個軍區歷史上41任司令員的照片和簡歷。接待我們的該軍區副司令員以崇敬的口吻向我們一一介紹了他們的業績,並告訴我們,每逢軍區的重要酒會,現任的軍區司令員和其他軍區領導都要為歷任的司令員們敬上一杯酒。俄羅斯軍人這樣一種尊重歷史、尊重前任的舉動深深感染了我們。

    ●一隊隊來列寧墓前瞻仰的人群,一張張崇敬肅穆的臉龐折射著這個民族對英雄和歷史的敬重

    榮譽、祖國、責任,不僅僅是俄羅斯軍人的精神訓導,可以説它是俄羅斯的社會氛圍、民族傳統。在俄羅斯國防部和我駐俄使館武官處的安排下,代表團一行參觀紅場,瞻仰列寧墓。位於莫斯科市中心、佔地約9萬平方米的紅場舉世聞名。二戰中名聞遐邇的紅場閱兵式更使它成了勝利的象徵。紅場西面沿克里姆林宮墻,有一座無名烈士墓。這是1967年為永久紀念二戰中為保衛祖國英勇獻身的英雄們修建的,將原葬在莫斯科郊外克留科沃村的為保衛首都英勇犧牲的烈士遺骨移葬到這裡。深紅色的花崗岩墓地上臥放著軍旗,兩名持槍的衛兵站立在烈士墓的兩側,長明火永不熄滅在燃燒,墓碑上刻著:“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永世長存”。據説在俄羅斯的各大城市,都有設立長明火的無名烈士墓,讓世人永不忘卻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雄。列寧墓建於1930年,也是一座深紅色的花崗岩建築。列寧1924年1月21日逝世後一直長眠於此。列寧墓的後部,安葬著一排前蘇聯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人,一律統一規格、帶本人頭像的大理石雕像,石料顏色各不相同,其中有史達林、斯維爾德洛夫、捷爾任斯基、伏龍芝、布瓊尼、伏羅西洛夫等。在列寧墓兩側的克里姆林宮紅墻上,也安葬著一些著名人士的骨灰,他們中有元帥朱可夫、宇航員尤裏加加林、核物理學家庫爾恰托夫、列寧的夫人克魯普斯卡婭、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等。前來瞻仰列寧墓的人絡繹不絕。我能感悟到他們對過去的懷念和留戀。在紅場舉行婚禮,這是莫斯科年輕人的傳統,這一傳統延續至今。參觀過程中,我看到一對對穿著禮服、披著婚紗的新人在紅場舉行莊重簡樸的婚禮。新人們給列寧墓獻一束鮮花,為無名烈士墓灑一杯清酒,在朱可夫雕塑前留一張闔影。紅場上的婚禮,不正是俄羅斯年輕人榮譽至上、祖國至上、責任至上的生動寫照嗎?

    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城市的雕塑,大都以戰爭畫面、英雄人物和軍人為題材,而且,各型坦克、戰車、戰炮、重武器和大型飛機模型也是他們城市特殊的裝飾品。它時時警示著人們不要忘記戰爭,不要忘記歷史,不要忘記軍人。因此在俄羅斯,軍人的地位是很高的。人們把軍人看作是祖國的驕傲、榮譽的象徵、責任的榜樣。城市的公共汽車、地鐵、公園等場所,軍人都享受免費待遇。軍人穿著軍服在俄羅斯城市的街道上行走,那是很自豪的事,因為他贏得的是敬重和羨慕。

    ●一個個脫胎于戰爭的英雄“節日”,一束束烈士墓前四季綻放的鮮花,時時處處告誡著今天的人們勿忘歷史,警惕戰爭

    除了環境的熏陶、政策的導向,俄羅斯各級政府十分重視全民國防教育。聖彼得堡(列寧格勒)是俄國革命的搖籃,歷史上曾爆發過十二月黨人起義、1905 年的第一次俄國革命、1917年2月的資産階級民主革命和1917年11月7日的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在偉大的衛國戰爭時期,列寧格勒軍民在德國法西斯的圍困下克服了世人難以承受的艱難困苦,同仇敵愾,寧死不屈,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展開了長達900個日日夜夜的反圍困鬥爭,使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免遭德軍炮火的毀滅,保住了這座名城,二戰勝利後榮獲英雄城市稱號。如今,每逢這個城市的“ 突破封鎖日”、“解圍日”、“勝利日”,聖彼得堡全城都要舉行各種形式隆重的紀念活動。該城有世界上最大的公墓,裏面安葬著二戰中英勇獻身的烈士。儘管春去秋來,世事變遷,但聖彼得堡人沒有忘記這些為國捐軀的英烈。英雄們的墓前,常年鮮花不斷。為了使人們居安思危,永遠不忘血染的歷史,聖彼得堡每年都要舉行幾次全民性的軍事活動。

    近年來,俄羅斯政局繼續保持穩定,經濟持續恢復性增長,軍隊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復興俄羅斯”的戰略目標正在逐步實現。這一切,既得益於俄政策的不斷調整,同樣也源於俄羅斯民族建築在榮譽和傳統基礎上的精神凝聚力。我們衷心祝願俄羅斯人民在復興祖國的偉大進程中再創新的輝煌,衷心祝願中俄兩國兩軍的友誼世代相傳。

    (解放軍報 2002年11月27日 第12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