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發言人是個多大的官?

    譚涵

    外交部發言人的上鏡率高,知名度高,從他們的長相、著裝、表情,到口才、外語、親和力,都會成為人們關心和議論的話題。外交部發言人,既是外交部的代言人,也是國家對外政策的代言人,老百姓喜歡談論他們,既是人之常情,也是關心國家對外政策和對外形象的體現。

    有位前外交部發言人説得好,外交部發言人,既是人,也不是人。外交部發言人,首先是一種機制,是外交部發佈對外消息、表明政府立場、解答外交政策疑問的一個渠道。即使外交部發言人都不在北京,外交部仍然可以以外交部發言人的名義表態。同時,在一個具體時期,外交部發言人又是一個個具體的、活生生的人。

    外交部發言人是個多大的官?這是許多人感興趣卻不一定了解的問題。有例為證:外交部一位司長被任命為部長助理,消息傳到家鄉,父老鄉親頗為自豪。一次,家鄉有位父母官來京,順便來見這位部長助理。臨走時,父母官“語重心長”地勉勵他説:好好努力,爭取再上一層樓,當個外交部發言人。

    還有,某單位請外交部一位副部長去介紹國際形勢。這位副部長因為有其他安排,就讓一位發言人去。在國際形勢報告會上,主辦單位負責人特別高興:外交部對我們太重視了,我們本來想請個副部長來講就夠了,沒想到他們把發言人都派來啦,請大家熱烈鼓掌表示感謝。

    其實,外交部發言人通常是新聞司的司長和兩位副司長,説大也大,説不大也不大。世界上多數國家的外交部發言人都是這個級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級別稍高,相當於助理國務卿。

    外交部發言人究竟必須具備怎樣的素質?人們的看法可能會有不同。但有兩個基本條件似乎是不可或缺的。一是有較高的政策水準,二是有較快的反應能力,這樣才能應對各種敏感甚至棘手的問題。還有一些要素也是重要的,如有一定的親和力,較好的個人形象,較好的口才。現在的發言人,都是學外語出身,都至少掌握一門外語。但是,如果要求一個發言人在各方面都令人滿意,那就近乎苛刻。一位比較受歡迎的前發言人,普通話説得不好,一位電視觀眾看了這位發言人接受記者採訪的節目後,在給外交部新聞司的信中“質問”道:中國有十幾億人口,難道就找不到一個普通話説得好的發言人?

    聽眾在電視上看到的發言人與生活中的真實形象存在或大或小的差距,也就是俗話所説的上不上鏡的問題。有的看上去並不突出的人,走上電視會很“中看”;有的形象相當不錯的人,到了電視上就不那麼受歡迎。這與新聞發佈廳的佈置、燈光以及攝影有關係,也與發言人穿著和面對記者的現場感有關。發言人需要“包裝”,但發言人並非專職的,有大量日常工作要做,用來自我“包裝”的時間很少,只能是簡單“收拾”一下。這一點,也許是許多觀眾所不了解的。

    外交部發言人,風格各異:有的侃侃而談,有的字斟句酌。但不管屬於哪一類,為了從容面對記者,他們都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熟悉並跟蹤國際和地區形勢,理解和掌握我內外政策。正如一位發言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所説的,剛當發言人那半年,在發佈會的前一天,睡不好覺是常有的事。就是當久了,發言人也是常備不懈———畢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碰上記者。

    外交部發言人知名度高,許多人都認識,於是個人自由就少了。某個發言人的侄女從老家來,他請她在餐館吃頓飯。他和一位年輕“小姐”的同時出現引起了鄰桌客人的注意,他們用驚奇甚至怪異的目光看著他,並不時竊竊私語。過馬路,逛公園,都有可能引起旁人的注意———有位發言人開玩笑説:人還是不出名為好,出了名一點自由都沒有了,更不能做任何不光彩的事。

    當好一個發言人不容易,要付出許多許多,但也會贏得人們的敬重。

    《環球時報》 (2002年11月04日第七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