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對國際軍控的巨大貢獻——訪外交部軍控司司長劉結一和國防大學王國強教授

    中國敏感物項出口管制法規集納

    聚焦中國對國際軍控的巨大貢獻

    ——專訪中國外交部軍控司司長劉結一和解放軍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研究員王國強教授

    聽眾朋友,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10月22日至25日對美國進行了友好訪問。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在這次中美領導人峰會上,江澤民主席將就防擴散等問題與美國總統布希廣泛交換意見。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最近中國採取的一系列加強軍控的措施。8月,中國政府頒布《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管制條例》;10月14日,頒布了《生物兩用品及相關設備和技術出口管制條例》;10月18日,頒布了《有關化學品及相關設備和技術出口管制辦法》;10月20日,又頒布了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出口管理條例》的決定……所有這些表明,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國際軍控方面正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將通過連線的方式,請進兩位嘉賓,一位是中國外交部軍控司劉結一司長,一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王國強教授,就中國在軍控領域的努力和當今國際軍控形勢談談他們的看法。下面讓我們首先接進中國外交部軍控司劉結一司長:

    主持人:您好,劉司長,非常感謝您接受我們海峽之聲的專訪。

    劉結一(以下簡稱劉):謝謝,我也非常高興來到海峽之聲廣播電臺(節目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出口管理條例》的重大意義

    主持人:10月20日,中國頒布了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出口管理條例》,外界對此也予以了眾多的關注。這個條例的頒布具有什麼樣重大意義?

    劉:《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出口管理條例》是1997年10月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發佈的,10月15日,(我國對此)進行了修訂,使這些有關的條例進一步完善和合理化,我覺得《條例》主要有三個大的方面的意義:

    第一,以法規的形式明確了中國軍品出口的三項原則:一,有助於接收國的正當自衛能力;二,不損害有關地區和世界的和平、安全于穩定;三,不干涉接收國的內政。這一條也就決定了中國的軍品出口對維護國際地區和平與安全發揮的積極作用。

    第二,明確了《條例》與國際關係條約的關係,《條例》中規定,如果我們的規定與國際關係條約規定有出入的話,使用國際關係條約規定,除了我們聲明保留的條款以外。這體現出我們認真履行國際義務的責任感。

    第三,在軍品出口管理的機制、範圍和處罰等有關方面,走上法制化的道路,也體現了我們依法治國的重要思想。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出口管理條例》的主要內容

    主持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出口管理條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劉:第一,它規定了管理的範圍,有一個具體的控制清單;此外,還明確了管理的具體方式,就是由誰來審批,管理的主體是誰,被管理方是誰;第三,還規定了具體的處罰條例。因此是一個比較全面的規範了軍品出口各個方面的條例。

    主持人:除此之外,中國近一段時間來在“不擴散”問題上還出臺了一系列的條例和管理辦法,您能為我們做一個簡要的回顧嗎?

    劉:國際上講“不擴散”主要包括核領域、化學領域、生物領域和有關的導彈領域。中國政府防擴散的政策是一貫的,隨著國際形勢和國內情況的變化,我們最近在防擴散機制法制化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在核領域,1987年和1990年,頒布了《核材料管制條例》和實施細則,1997年,頒布了《核出口管理條例》,1998年,頒布了《核兩用品及相關技術管理條例》;在化學領域,1995年到1997年,頒布了《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各類監控化學品明錄》、《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等一系列法規。在10月14日,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化學品及其技術和設備的出口管理,頒布了《有關化學品及相關設備和技術出口管制辦法和出口控制清單》,在生物領域,10月18日,頒布了《生物兩用品和相關設備技術出口管制條例以及控制清單》,在導彈領域,8月22日,頒布了《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管制條例和管制清單》,到目前為止,我們在國際防擴散的四個領域已經和國際接軌,在國際上受到廣泛的歡迎。

    中國如何控制“不擴散”

    主持人:中國在“不擴散”方面一慣採取積極嚴肅的態度,除了出臺相關的條例和管理辦法外,中國還採取了哪些相應的措施?

    劉:防擴散離不開國際合作,我們一方面加強了內部管理,但同時我們也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和交流,努力推動國際防擴散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努力:

    第一,強調防擴散不應該影響國際科技合作;

    第二,主張在各國普遍參與,民主決策的基礎上,健全和完善現有的國際防擴散機制,同時充分發揮聯合國的作用;

    第三,主張國際防擴散努力應該堅持公正性和嚴肅性,摒棄利己主義和雙重標準;

    第四,強調防擴散努力應該本著標本兼治的原則,通過政治外交手段,謀求妥善的解決辦法。

    主持人:“防擴散”問題是中美間長期爭論的一個話題,據悉在此次江主席訪美期間,也將談到這個問題,您對中美在“不擴散”問題上的合作前景是怎樣看待的?

    劉:防擴散是整個國際社會的共識和共同利益所在,中國和美國以及其他國家應該有很大的合作餘地,我們也希望各國加強防擴散方面的合作。

    聽眾朋友,剛才聽了劉司長的談話,讓我們更加了解了中國在軍控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和努力。

    但國際軍控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事,而是事關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大事。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個詞“鑄劍為犁”。1960年,在聯合國大廈北花園裏豎起了一尊名為“鑄劍為犁”的青銅雕塑。1990年,聯合國大廈北側庭院又豎起一尊名為“善必勝邪”的雕像:一位鬥士身跨戰馬,手握長矛,刺死了一條用原蘇聯SS-20和美國潘興II式中程導彈作為軀體的惡龍。這兩尊雕塑生動而形象地體現了世界人民期盼和平、力主裁軍的強烈願望。

    然而,數十年間,世界裁軍與軍控進程荊棘叢生,徘徊不前。1999年,聯合國公佈的統計數字表明,在今天的世界上,擴散在全球的輕型或小型武器多達5億余件,具有巨大殺傷力的各類重武器和裝備達數十萬件,核彈頭達1萬多枚,猶如懸在人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何時能真正鑄劍為犁,這依然是人類追逐的夢想。

    世界軍控難題的解決之道

    面對世界軍控的崎嶇之路,解決的辦法又在哪呢?讓我們一起聽聽中國軍方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王國強教授的觀點:

    王國強:核威脅是對整個世界的安全威脅,在冷戰時期,可以理解為美蘇兩國擁有能把世界摧毀數次的龐大核武器庫,到現在為止,這個核武器庫數量並沒有從根本上減少,儘管(他們)簽定了一系列削減戰略核武器的條約,但是,到2001年1月份,美俄兩國擁有的核彈頭數量仍然達到了3700多枚,這也是國際裁軍與軍控徘徊的根本原因。很多國家對國際裁軍與軍控處在觀望的態度。

    冷戰後,美俄在核武器庫削減上停滯不前,象在做遊戲,那麼,導致了一些有核國家悄悄地加快了自己的核武器發展進程。1998年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公開進行核子試驗,就是很好的例子。這也是美俄在核裁軍上停滯不前,愚弄國際社會所造成的直接後果。只有美俄本著保持世界和平穩定的出發點,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核裁軍,才有可能推動世界核裁軍的進程向好的方向發展。

    主持人:中國也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中國(對此)的態度是如何的呢?

    王國強:在中國爆炸第一顆原子彈以後,中國政府明確表態,中國發展核武器的目標是為了最終在地球上徹底消除核武器。在使用核武器問題,中國政府是第一個作出公開承諾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首先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等,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堅持了這幾項承諾。另外,在核裁軍問題上,中國的核武器只是用於自衛的戰略性武器,不能跟美俄兩家同日而語,因此,在核裁軍進程當中,中國支援真正意義上的核裁軍。

    主持人:國際恐怖主義對當前國際社會的和平與安全構成了嚴重的威脅,防止恐怖組織獲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已成為國際防擴散努力面臨的新挑戰。我們應該如何來看待這個挑戰?

    王國強:恐怖主義的威脅已經被國際社會所公認,防止恐怖組織獲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落到他們手中,也成為共識。不過,僅僅説恐怖組織可能利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我覺得還不全面。冷戰結束後,國際社會更加關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問題,但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與恐怖組織的聯繫並不是很大。當然,近年來,也有一些恐怖組織利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發動恐怖襲擊。如1995年“奧姆真理教”在日本東京地鐵釋放“沙林”毒氣,但是我認為更大的威脅來自與掌握這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複雜技術的國家,比如美國俄羅斯這兩個核大國,他們同時也是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的大國。

    在防擴散問題上,根本途徑還是消除它們,目前,掌握這類武器的國家應該採取積極的態度,大規模地進行削減,這樣才能防止恐怖組織通過各種手段獲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美國目前防擴散的方法産生了重大的變化,過去他重點依靠多邊的國際合作,對擴散問題採取高壓政治的手段,來限制或制止擴散問題。但是“911”以來,美國的重點是依靠武力打壓,實際上這不是根本解決問題的辦法。甚至使一些極端更渴望得到這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如何面對國際恐怖組織獲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主持人: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怎麼面對國際恐怖組織獲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王國強:應該按照冷戰結束後,在世界上得到共識的新的安全觀念,也就是一種合作的安全。大家對擴散問題的重視也就是基於對安全問題的重視,感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對各國的安全都帶來了直接的威脅,所以根本性的解決辦法是國際合作。

    具體來説,作為擁有這類武器的國家,應該採取積極的態度,主動削減和銷毀這類武器。這幾年,國際社會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果,絕大部分國家簽署了《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等一系列的條約。關鍵問題是,國際社會如何去落實這樣一些條約,但是現在面臨的壓力挑戰很大,特別是去年,美國宣佈廢除《反導條約》後,等於打破了美俄達成的基礎,其他國家更加關注的是美俄下一方面向哪個方向發展的問題。

    聽眾朋友,在剛才的節目中,我們就中國在軍控領域的努力和當今國際軍控形勢等話題與進兩位嘉賓進行了一個連線交流,他們一位是中國外交部軍控司劉結一司長,一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研究員王國強教授。

    聽眾朋友,正如兩位嘉賓談在節目中談到的一樣,世界裁軍與軍控進程道路漫長而充滿荊棘,這就更需要國際社會的廣泛參與與合作,而中國則在這方面起到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中國以其在軍控與裁軍領域所作的努力向世人昭示:中國對軍控與裁軍問題的態度是積極的、認真和負責的,中國的裁軍與軍控政策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中國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一支可靠力量。

    王國強:有了核武器以後,整個國際社會一直關注對核武器發展控制削減銷毀問題,在此進程中,也産生了多邊限制銷毀的協定,這是保持國際戰略穩定必不可少的基礎,中國態度的態度是非常積極的,儘管有些條約是由西方國家(美國)來主導的,中國也經歷了艱苦的談判,中國最後順應世界發展的潮流,陸續簽署了許多關鍵性的條約,遵守了許多限制性的規定,因此,中國政府在軍控和裁軍問題上是積極的,也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中國對世界軍控的巨大貢獻

    冷戰時期,産生了東西兩大戰略集團的對抗,這種情況下,中國實際上是執行著不結盟的政策,為了世界的和平,中國付出了很大戰略利益上的犧牲。1985年,中國裁軍百萬,受到世界矚目,對世界的裁軍進程是極大的貢獻。90年代,中國又裁軍50萬,但是中國安全保衛任務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複雜,中國的舉動也是為了增強周邊國家對中國的一種安全信任感。為保持地區的安全穩定上,中國政府實際上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或者説是利益上的一種讓步。

    劉結一:今年4月,中國和聯合國在北京聯合舉辦了一次裁軍問題的研討會,它的主題是21世紀裁軍議程。主要討論21世紀面臨的重要裁軍和軍控問題,並且探討推動國際裁軍和軍控問題的辦法。這次會議對一系列重大的戰略問題進行了討論,並且提出了很有價值的建議,而這次會議的情況也已經被聯合國編撰成一個小冊子,在聯合國普遍地散發,各方的反應也是非常好的。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應出,中國在新的世紀新的形勢下,積極推動裁軍與軍控進程向前發展的一個積極作用。

    中國作為一個有核武器國家,一個發展中國家,一個奉行和平自主獨立外交政策的國家,在國際裁軍和軍控領域是取到了非常積極的獨特作用。因為我們在裁軍和軍控方面的政策是合情合理的,是從國際社會共同利益所出發,因此,這就決定了我們能夠在裁軍和軍控講出大家普遍接受的觀點,提出符合整個國際社會利益的建設性主張。我認為,中國在國際裁軍和軍控的積極作用是非常獨特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得到了國際社會廣大成員接受的。

    主持人:好,聽眾朋友,感謝您收聽本期由趙辰主持,王煒、劉典編輯的《軍事觀察》,我們下周同一時間再會!(王煒、趙辰、劉典)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