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今日]人民英雄紀念碑矗立天安門廣場前後

    1949年9月30日,經周恩來提議,為紀念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天安門廣場建立“為國犧牲的人民英雄紀念碑”。

    -奠基典禮

    之所以將人民英雄紀念碑建在天安門廣場,周恩來説,是因為這裡具有“五四”以來的革命傳統,同時也是全中國和全世界人民敬仰的地方。

    下午6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代表以及首都各界群眾代表共3000人來到天安門廣場南端,舉行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

    典禮在“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的歌聲中開始,周恩來代表主席團致詞:“我們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為號召人民紀念死者,鼓舞生者,特決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建立一個為國犧牲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現在,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我們全體代表在天安門外舉行這個紀念碑的奠基典禮。”之後,毛澤東主席宣讀了親自撰寫的碑文,並第一個為紀念碑的奠基石執鍬鏟土。

    從1840年至1949年,整整109年的滄桑歲月,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為了抵禦外辱,為了推翻帝制,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讓人民擁有自己的共和國,無數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前赴後繼,甘灑熱血,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來了“江山如此多嬌”的新中國。

    新中國,她該有一座巍峨的紀念碑,以永遠銘記那些為民族與人民解放而犧牲的英雄。

    -英烈們

    志士的名單很長,英烈的名單很長,他們為國為民的犧牲驚天動地。

    譚嗣同,因憤中國積弱不振,投身“戊戌變法”,要求清廷“革去故,鼎取新”。“戊戌政變”後,譚嗣同能逃不逃,“決心一死”。在牢中,他“拾取地上煤屑,就粉墻做書”,詩曰:“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1898年,譚嗣同受刑于京城菜市口,頭顱落地前的一瞬間大叫:“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史書評述為:譚嗣同,中國千百年來一位真男人。

    1905年4月30日夜,年僅20歲的鄒容死於上海租借華德路西牢,死前寫下《絕命詞》:“願力能生千猛士。”死時大口吐血不能止。鄒容著有《革命軍》一書,疾呼:“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爭存爭亡過渡時代之要義也;革命者,順乎天而應乎人者也;革命者,去腐敗而存良善者也;革命者,由野蠻而進文明者也;革命者,除奴隸而為主人者也。”魯迅説:“別的千言萬語,大概都抵不過淺近直接的革命軍馬前卒鄒容所作的《革命軍》。”

    李大釗,中國接受和傳播馬列主義的第一人,中國共産黨最主要的創始人之一,1927年4月28日被軍閥殺害,絞殺整整進行了40分鐘。李大釗留有一張臨刑前的遺照:寬闊的額頭很乾淨,濃黑的雙眉下神情若然,方形的臉上一片平和,只是,在他那橫著皺褶的灰布棉袍下,挂著又粗又黑的鐵鏈……李大釗使我們想起寬厚而嚴肅的父親,想起博學而謙遜的導師,想起中國共産黨人艱難而光榮的革命,想起中國大地上廣袤而壯美的山河。這位時年38歲的著名共産黨人曾説,此生最渴望看到的是:“不出十年,紅旗將飄滿北京……”

    1935年3月4日,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劉伯堅在戰鬥中中彈。在他槍中彈盡時刻,國民黨軍蜂擁而上。敵人給他戴上沉重的鐐銬,讓他從江西大庾一條人口稠密的大街上走過。劉伯堅拖著帶著槍傷的腿,一步一步地向前挪著。鐵鑄的鐐銬從他的手上、腿上垂向地面。劉伯堅在嘩拉嘩拉的鐐銬聲中,高昂著頭顱,望著長街兩側眼含熱淚的百姓,留下了那首傳遍了整個中國的《帶鐐行》:“……帶鐐長街行,志氣愈軒昂。拼做階下囚,工農齊解放。”18天后,劉伯堅被槍殺。劉伯堅在獄中的最後一封信是寫給他的妻子王叔振的:“你不要傷心,望你無論如何要為中國革命努力。”王叔振以出眾的學業投身革命,1927年在西安與劉伯堅結婚,劉伯堅就義後不久,她在福建犧牲。

    趙一曼,出生在溫暖的四川,為了中國革命而犧牲在冰天雪地的東北。她在日偽軍的進攻中腿骨被打斷,日軍在監獄裏用皮鞭抽打她的傷口,用汽油不停地灌她,年僅30歲的趙一曼唯一的回答是:“我的主義就是抗日!”1936年8月2日,敵人將她放在一輛馬車上游街後槍殺。趙一曼被黨派往東北時,她的孩子才一歲。當她知道自己將與孩子永別時,這位英勇的共産黨人在馬車上寫下了她生命中最後的文字:“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能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還有鄧世昌、林遠升、陳天華、徐錫麟、秋瑾、林覺民、夏明翰、楊開慧、周文雍、向警予、陳覺、彭湃、柔石、殷夫、惲代英、蔡和森、鄧中夏、何叔衡、瞿秋白、方志敏、劉志丹、錢壯飛、鄧萍、董振堂、聞一多、左權、王銘章、趙登禹、冷雲、楊靖宇、劉胡蘭、江竹筠、宋綺雲、董存瑞……直到1949年,中華優秀兒女在百年間灑下的熱血,將染紅未來新中國的每一個黎明。

    -不朽的碑文

    一位先烈,就義前,在陰濕的牢房裏,戴著鐐銬嚮往過:“我相信,到那時,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悲嘆,笑臉將代替苦臉,富裕將代替貧窮,健康將代替疾苦,智慧將代替愚昧,友愛將代替仇殺,生之快樂將代替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園將代替淒涼的荒地!”——這是1949年10月1日誕生的新中國。也是2002年10月1日的中國。

    在新中國成立的前一天,1949年9月30日,3000名代表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上,向自1840年以來為了中國人民與中國革命犧牲的近3000萬英烈脫帽致哀。

    人民英雄紀念碑于1958年4月22日落成。碑高40米,基座上浮雕八幅,主題為:鴉片戰爭、金田起義、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敵後抗戰、渡江戰役。須彌座正面與側面的花環以橄欖枝為主體,裝飾著牡丹、荷花和菊花,輝映基座上的浮雕。紀念碑碑身的一面鑲刻著周恩來在奠基典禮上的致詞,碑身面向天安門的一面鑲刻著由毛澤東親自撰寫、周恩來親筆手書的紀念碑碑文,那是一段一代代中國人民應該永遠銘記的文字: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王瑛)

    北京青年報2002/9/30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