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最大軍用直升機被車臣武裝擊落  

    俄最大軍用直升機被擊毀至少85人死亡

    8月19日,俄羅斯一架乘載112名士兵的米-26型軍用直升機在車臣墜毀。截止到發稿時為止,至少已有85人死亡,25人受傷。

    據俄羅斯在車臣首府格魯茲尼以東的軍方司令部報告,直升機是在司令部附近實施緊急迫降時墜毀的。但是俄通社塔斯社則援引軍方司令部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稱,根據初步情報,飛機是被叛軍擊落的。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傑裏亞賓稱,直升機墜毀前,飛行員曾要求進行迫降,因為飛機的一個引擎失火。傑裏亞賓稱,有13名士兵被送往醫院,但是沒有給出具體的死亡人數。後來,軍方司令部報道稱,至少25人受傷。由於墜毀現場還在燃燒,並伴有濃煙,所以確定具體傷亡人數的工作變得很困難。傑裏亞賓稱,軍方已經成立一個特別委員會調查墜機原因。

    這架米-26型軍用直升機上共有112名士兵以及5名機組人員。當時,這架直升機正在將這些士兵運送至車臣首府附近的軍事司令部。

    據悉,這種米-26型軍用直升機是前蘇聯研製的重型運輸直升機,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機,載重量與美國C-130相當。機長40米,旋翼直徑32米,機高8.15米,空重28.2噸,有效載重20噸,最大時速295公里,升限4600米,航程800公里,可運載油田設備等大型裝置,載客達100名。 (北京娛樂信報)

    


直升機被擊落地點示意圖

    俄政府方面説法:爆炸源於直升機墜入雷區

    俄羅斯政府方面宣佈,19日在車臣首府格羅茲尼一軍事基地附近墜毀的米-26直升飛機上共運載有132名官兵。在事故發生前,這架眼看將要抵達終點的大型飛機突然在600英尺的空中失去控制,隨後就一頭扎到了軍事基地外側的雷區內,巨大的撞擊引起地雷的猛烈爆炸,在外溢飛機燃料的“配合下”,熊熊烈火迅速從失事飛機殘骸中冒了出來,給搶救工作帶來極大困難。

    路透社報道,為了搶救遇險戰友,當地的俄羅斯工兵緊急在雷區中開闢出了一條前往飛機殘骸的臨時通道,隨後才將傷員和遇難者從濃煙滾滾的事故現場一個個的拉出來。很快,32名倖存的傷員被送到醫院接受治療,這些人目前已經沒有生命危險。雖然現在還沒有確切的人員傷亡情況統計,但當地俄軍負責人表示,至少有85人在本次“俄羅斯歷史上最嚴重的”軍機墜毀事故中喪生。

    車臣叛軍通過各種渠道發表聲明宣稱,這架飛機是被自己的武裝用“Zenit”式便攜防空導彈打下來的,這一説法得到了來自現場的目擊者和當地軍事基地負責人的證實。不過,俄羅斯國防部則表示,失事飛機因發動機失火而緊急迫降時不幸墜入雷區後起火爆炸的。(人民網)

    普京要求組成政府委員會前往車臣調查空難原因

    俄羅斯一架米-26軍事運輸直升機19日在車臣被炮火擊中後緊急降落,至少造成85人死亡。

    俄塔社援引俄羅斯北高加索聯合集群司令部提供的消息説,這架直升機上共有112名軍人,其中5人是機組人員。直升機在車臣莫茲多克-中文卡拉航線飛行時,直升機起火並在中文卡拉機場跑道2公里處緊急降落,結果造成多數人員遇難,其他受傷者被送往戰地醫院。另據兩名目擊者説,他們看到這架米-26軍事運輸直升機被地面炮火擊中。

    俄總統普京已要求組成政府委員會,前往車臣調查這次空難的原因。(新華網)

    資料:俄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

    米-26是米裏莫斯科直升機廠(原米裏實驗設計局)研製的多用途重型直升機,綽號“光環”(Halo),是當今世界上最重的直升機。該機主要用於軍事運輸,其內載及外載能力達20噸,相當於美國C-130運輸機的運輸能力。從70年代開始研製,1977年12月第一架原型機首飛,1981年巴黎航展上首次展出,1986年開始出口,其中印度10架,獨聯體軍隊60多架,加拿大12架。現由羅斯托夫直升機聯合股份公司負責生産、銷售。米-26有多種改型,如:米-26A、米-26T、米-26P及米-26M等型別。

    總體佈局:旋翼為8片矩形槳葉,尾槳為5片槳葉,不可收放的前三點式起落架。

    動力裝置:2台烏克蘭扎波羅日“進步”機器製造設計局的D-136渦油發動機,單臺功率為7460千瓦。

    尺寸數據:旋翼直徑32.00米,尾槳直徑7.61米,機長(旋翼、尾槳旋轉)40.025米,機高(至槳轂頂部)8.145米。

    重量及載荷:空重28200千克,最大有效載荷20000千克,正常起習重量496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56000千克。

    性能數據:最大平飛速度295千米/小時,正常巡航速度255千米/小時,實用升限4600米,懸停高度(有地效、國際標準大氣、有效載荷5100千克)1000米,(無地效、國際標準大氣)1800米,航程(海平面、ISA、最大內部燃油)800千米。

    中國網綜合消息2002/8/20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