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空戰人和碑的故事  

    高曉星

    3000多名中外空中抗日烈士,永垂不朽

    落後就要挨打

    平日來此處憑吊先烈的人並不多

    青山有幸埋忠骨

    中國空軍對日抗戰“814首捷”65週年將臨之際,我們驅車從南京城出太平門,沿著紫金山腳下的公路北行10多分鐘,來到了一座石牌坊前。這裡就是抗日航空烈士公墓。

    公墓位於紫金山北坡披著綠裝的山坡上,周圍是蒼松翠柏。北邊是滾滾東去的長江,更顯莊嚴秀美。石牌坊正面刻著:“捍國馳長空,偉績光照青史冊;凱旋埋烈骨,豐碑美媲黃花崗”。背面刻著:“英名萬古傳飛將;正氣韆鞦壯國魂”。橫批:“精忠報國”。

    進入公墓沿坡向上不遠處,有一座亭子,內立一塊石碑,上面刻有孫中山先生挺拔有力的題詞:“航空救國”。

    公墓佔地50畝,是由民國時期的軍政部航空署于1932年8月開始建設的。首批進入公墓的是在“128淞滬抗戰”中犧牲的中國飛行員。1937年8月以後,又陸續有不少抗日英烈在此安息。現有160余塊墓碑整齊地分立在山坡上的芳草叢中,碑上刻有烈士英名和戰鬥事跡。

    在日軍佔領南京期間和十年動亂中,公墓遭到了嚴重破壞。1985年,國家撥款45萬元,按原設計圖紙對公墓進行了修復,在海內外特別是在航空界人士及烈士家屬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沿著墓碑群中的石階繼續向上,就來到了紀念碑廣場。廣場中央聳立著雄偉的抗日航空烈士紀念碑,周圍是30座英名碑。

    建設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碑”的全部資金,先是由北京、南京、廣東、昆明航空聯誼會和程思遠、孫孚淩等知名人士于1992年共同發出募捐倡議書,後又由抗日航空烈士紀念碑建設委員會于1994年再次發出募捐啟事,在海內外籌集的。此舉得到了海內外人民幣600多萬元。

    江蘇省人民政府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分別資助人民幣150萬元和140萬元。江蘇省民航管理局捐8.8萬元。捐款5萬元的有江蘇省交通廳、江蘇省煙草公司、上海虹橋國際機場等單位。

    1993年9月,以俄羅斯老戰士委員會主席、空軍元帥尼米斯科莫洛霍夫為團長的俄羅斯代表團一行4人專程來寧,代表俄羅斯聯邦政府和老戰士委員會向“抗日航空紀念碑”捐3700馬克。斯科莫洛霍夫再三説明:“我們的捐款是很微薄的,非常有限的,只是表示我們的真誠心意。”

    新加坡籍華人方守義先生,本人捐款150萬元,並請印度尼西亞的林紹良先生和林文鏡兄弟倆捐50萬元。今年77歲的方老先生,祖籍福建,抗戰爆發後回國報考空軍,參加抗日,任空軍第五大隊飛行員。在中國長大,抗戰時期考入中國空軍軍官學校的南韓原空軍參謀總長金信先生捐2000美元。他説:“我們南韓也有參加中國抗日犧牲的航空烈士,這是我的一點心意。”台灣老航空界人士徐華江將軍捐款2200美元。

    離休幹部、北京航空聯誼會秘書長張大翔,其胞兄張大飛抗日陣亡,在他的倡議下,6個親屬共捐10500元。楊一楚烈士在湖南的胞妹楊宜春患癌症,在臨終之際留下遺言,要為建碑捐款,家人遵囑捐3000元。

    “抗碑”于1995年8月底全部竣工,雄偉的碑群,屹立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最上方的6000多平方米的地面上。

    紀念碑主碑高15米,是由兩個連得很近的碑以45度構成,中間形成的一條窄縫,給人以緊張感,以示戰爭之激烈。它形似機兩翼,又如兩把尖刀,在它的平面和立面構成兩個“V”字,碑的顏色為淺紅色花崗岩,這是對抗戰勝利的紀念和對烈士的懷念。主碑左面的“抗日航空烈士紀念碑”中文碑名,是張愛萍將軍題寫;右面則是英文碑名,充分體現此碑具有國際性的特點。主碑底部的四面,有2.4米高的浮雕,把中外抗日航空烈士英雄形象和高聳入雲的山峰融為一體,較為具體地表現了抗日航空英雄們最有代表性的戰績。

    副碑,即英名碑,是由30塊高3米、寬5米的兩面黑色磨光花崗岩做飾面的碑構成。以扇形排列,縱橫有序,似飛機的編隊,以再現“飛將軍”當年的英姿。首批刻在副碑上的抗日航空烈士為中國880名,原蘇聯236名,美國2186名,南韓2名,共3304名。“抗日航空紀念碑”落成典禮,這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航空烈士紀念建築群。

    據有關資料統計,在抗日戰爭中,中國空軍共出動飛機21597次,擊落敵機599架,擊傷敵機110架,炸毀敵機627架,炸傷敵機120架,擊沉擊傷敵艦、船8013艘,炸毀炸傷敵坦克、軍車8456輛。中國空軍共損失飛機2468架,犧牲和遇難6164人。

    前蘇聯志願航空隊早在1937年10月就來華參加抗戰,參戰的航空人員到1939年2月達到3665人。據不完全統計,從1938年到1940年5月,就擊落敵機81架,炸毀敵機近百架、敵艦船14艘。

    美國志願航空隊及美國陸軍第十航空隊23戰鬥機大隊、美國陸軍第十四航空隊、第二十航空隊在華援助抗日期間,共擊落敵機2091架。中美開闢的“駝峰航線”是“二戰”中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略空運,它是世界航空史上的創舉。通過“駝峰空運”的物資72.5萬噸,人員33477人,飛行總時間達到150萬小時。駝峰航線因氣象條件惡劣,地形複雜,缺少導航和其他保障,又有敵機攔截,故稱為“死亡航線”,損失飛機達514架,遇難飛行員1000多名。

    3000多名中外抗日航空烈士離我們雖然已有半個多世紀了,但他們為正義而戰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

    然而,遺憾的是,除了清明節和“814空戰”紀念日,“93”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前後,平日來此處憑吊先烈的人很少。

    1937年8月13日至12月13日是中國空軍抗戰的最初階段。中國空軍“以奇襲敵空軍根據地,轟炸敵艦船,並擔任重要城市之空防為原則”,發揚頑強作戰的作風,同入侵的日本海、陸軍航空隊進行了多次殊死搏鬥,取得了可觀的成績。

    在空戰之初,中國空軍一度處於主動。後因地面作戰失利,日軍佔領了淞滬地區的前進機場,日軍航空部隊有增無已,形勢逆轉。中國空軍在空戰中消耗劇增而無法得到及時補充,陷於極度艱難的境地。

    ■8月14日淩晨開戰

    8月14日淩晨起,中國空軍各部隊奉命出擊,正式開始對日作戰。

    3時30分,第二十四中隊長劉粹剛首先率領9架“霍克-3”式驅逐機從揚州起飛,沿著長江向東搜索。當飛到川沙縣白龍港附近時,發現敵艦1艘,中國飛機立即發起攻擊。第一枚炸彈炸偏後,副中隊長梁鴻雲又投下第二枚炸彈,擊中敵艦尾部,立刻騰起了滾滾濃煙。7時,暫編大隊第三十五中隊的5架偵察機從筧橋出動,襲擊了設在上海日商公大紗廠內的日軍軍械庫。

    8時許,第二大隊副隊長孫桐崗帶領21架“諾斯羅普”式轟炸機從安徽廣德啟程,轟炸了吳淞口的敵艦及公大紗廠、匯山碼頭等地的敵軍據點。9時許,第五大隊丁紀徐大隊長率領驅逐機8架出擊,在南通附近擊中敵驅逐艦1艘。

    14時許,劉粹剛再次帶領3架驅逐機飛往上海攻擊敵軍據點。梁鴻雲駕駛的2410號飛機被1架躲在雲層中的敵機擊中,梁鴻雲背部和腹部多處中彈,但他仍忍著傷痛架機在上海虹橋機場降落。因傷勢過重,梁鴻雲于當日17時許殉國。飛機員袁葆康的飛機起落架被擊壞,在迫降時機毀人安。

    14時40分,第二大隊的21架轟炸機經補充彈藥後再次從廣德出動,分兩批轟炸了公大紗廠、匯山碼頭及四川北路的敵上海特別陸戰隊司令部,多次擊中目標。敵陸戰隊在高樓上架起高射炮和機槍回擊,中國空軍的907號飛機中彈,任雲閣陣亡,祝鴻信帶傷駕機降落於安全地點。另1架飛機負傷後,在返航至常州附近墜毀,李傳謀等殉難。

    與此同時,第三十五中隊的3架偵察機也在中隊長許思廉指揮下,再度襲擊上海公大紗廠,將每機所攜帶的4枚35公斤炸彈全部投下。不久,第三十四中隊的6架“霍克”式逐驅機前來參戰,每機帶著5至7枚18—50公斤炸彈,也悉數投下。公大紗廠附近頓時成為一片火海,敵軍準備在此修建臨時機場的工程被迫中斷。

    當天,因颱風影響,在我國東海海面的日本航空母艦上的飛機無法起飛,只有停在淞滬水面的日本“出雲”號等軍艦上的幾架水上偵察機升空,同中國飛機週旋,干擾中國飛機的轟炸行動。

    ■高志航實現中國空軍第一擊

    為了報復中國空軍,日本海軍第三艦隊司令長官谷川清中將命令駐台北的鹿屋航空隊立即出擊。

    同日下午14時50分,鹿屋航空隊組成淺野楠太郎少佐指揮的廣德空襲隊和新田慎一少佐指揮的杭州空襲隊,各有9架九六式陸上攻擊機從台北起飛。這18架日機越過台灣海峽,飛過溫州後,在永康上空分手,各自飛往預定目標。

    18時30分,敵杭州空襲隊襲擊了筧橋、喬司機場,遭到了中國空軍的有力攔截。迎戰日機的是中國空軍第四大隊。該大隊曾于8月7日奉命移防河南周家口。8月13日,航空委員會又密令其趕到杭州。8月14日下午,第四大隊的27架“霍克-3”式驅逐機先後飛抵筧橋機場。這些飛機經長途航行著陸後,多數還未來得及加油,敵機逼近的警報就拉響了。從南京接受命令後趕來的大隊長高志航看到緊急信號後,立即躍入機艙,第一個架機直上藍天。其他戰機也先後起飛,向敵機衝去。

    這時,杭州一帶上空因受颱風影響,亂雲飛舞。中日飛機在雲霧中展開了一場大廝殺。高志航首先咬住了1架敵機,他在分隊長潭文的配合下,把一串仇恨的機槍子彈射了出去。敵機中彈,拖著長長的黑煙墜向地面。這是中國飛行員在空戰中擊落的第一架敵機。接著,中隊長李桂丹、分隊長鄭少愚、飛行員柳哲生、王文驊等又擊落敵機1架,擊傷多架。其餘的敵機見勢不妙,落荒而逃。

    在筧橋空戰中,日本方面承認有2架飛機被擊落(即“行方不明”),中國方面在杭州半山附近及錢塘江口分別發現飛機殘骸。此外,在受傷返航的日機中,一架在台北機場著陸時嚴重破損。中國空軍在空戰中無一傷亡。但在地面的118號飛機被炸毀,2名飛行員陣亡。另一架飛機因油料耗盡而在田野裏迫降,飛行員劉署藩殉職。

    在廣德上空,僅有第三十四中隊中隊長周庭芳單機巡邏警戒。敵廣德空襲隊轟炸了機場後揚長而去。周庭芳雖單機力薄,仍進行了攻擊,被擊傷的日機,1架在基隆港水面迫降沉沒。

    8月14日,中國空軍多次襲擊了淞滬地區的日本海軍艦艇及陸戰隊據點,並取得了中日空戰的首次勝利,一舉粉碎日軍航兵不可戰勝的神話,增強中國軍民抗戰的必勝信心。1940年,國民政府把8月14日定為“空軍節”。

    ■日軍一見2204號戰機就趕緊避開

    日本海軍不甘心8月14日在杭州上空的慘敗,于次日對中國空軍進行大規模的報復。

    中國空軍第四大隊飛機21架從筧橋機場升空迎戰敵“加賀”艦載機群。中國飛機雖然比敵機少,但飛行員們十分勇猛機智。高志航憑著無畏的鬥志和嫺熟的技術,又首先擊落1架敵機。當他咬住第二架敵機時,決定迫降敵機,活捉飛賊。但敵飛行員不肯就範,擊傷了高志航臂膀。高志航忍著傷痛,瞄準敵機猛烈射擊,打得敵機淩空開花。隨後,高志航駕機安全返航。

    樂以琴分隊長駕駛的2204號戰機從3000米高度鑽出雲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入敵機群,上下穿梭,彈不虛發,先後擊中4架敵機,打得敵人魂飛魄散。此後,敵軍飛行員一見到中國2204號戰機就主動避開,不敢交鋒。在浙江上空的激戰中,敵軍再次遭到沉重打擊。中國方面記載:共擊落敵機13架。日本方面承認:此戰損失轟炸機2架、攻擊機8架,飛行員20人。中國飛行員吳可強在此次空戰中犧牲。

    ■蔣介石下令徵集20名敢死飛行員

    8月16日,華東地區的颱風影響基本消除,日本航空母艦的飛機大批參戰,中國空軍在前兩天作戰中的優勢地位已失去。蔣介石下令徵集20名敢死飛行員,襲擊敵航空母艦。凡炸沉一艘可得賞金20萬元,並授勳章。

    這天清晨,中國空軍第六大隊第三中隊長孫省三率領“道格拉斯”式轟炸機8架從蘇州起飛,逼近目標上空時,突遭敵機襲擊。中國303號飛機被擊傷,飛行員桂運光中彈犧牲,黃文模負傷後仍堅持把飛機安全降落在中國陣地後方,終因傷勢過重,于9月7日殉國。

    當天,日本海軍航空母艦“龍驤”號和“鳳翔”號上的艦載飛機起飛攻擊了上海周圍的嘉興、虹橋、龍華等機場,中國空軍第三十三中隊分隊長黃保珊在嘉興上空被敵機擊落犧牲。

    8月14日至16日這3天中,日本海軍號稱“虎之子”的第一聯合航空隊38架新型九六式陸上攻擊機竟損失18架,使日軍頭目們極感震驚。

    ■閻海文自殺之舉令敵軍敬佩不已

    8月17日,中國空軍繼續出擊,配合地面部隊作戰。第五大隊第二十五中隊副隊長董明德帶領“霍克”式驅逐機8架從揚州出發,攻擊上海敵陸戰隊司令部。中國飛機把復仇的炸彈傾瀉在敵軍陣地上,炸得敵人血肉橫飛。飛行員閻海文的2510號戰機不幸被敵軍高射炮彈擊中,失去控制後向地面墜去。閻海文被迫跳傘降落,因風向不順,他被吹到敵軍陣地附近。大批的敵人衝過來,將他包圍,狂叫著要他繳械投降。然而,閻海文面對眾敵,毫無懼色,從容地拔出自衛手槍,擊斃了5名衝在前邊的敵兵,然後把最後一顆子彈射進了自己的頭部。閻海文在出發前曾説:“我是一個流亡者,我要打回老家去,要為東北3000萬同胞復仇!”他以實際行動實現了自己的誓言。

    閻海文的壯烈犧牲,連敵軍都極為敬佩,日本海軍在上海大場附近特意為閻海文建墓,並在墓碑上刻寫著“支那空軍勇士之墓”。

    ■904號戰機撞沉敵艦

    8月19日上午9時,第二大隊第十一中隊隊長龔穎澄和第九中隊隊長謝鬱青各率7架“諾斯羅普”式轟炸機,自廣德出發,前往長江口外的佘山、白龍港一帶海面襲炸敵軍艦船。當機群飛到南匯上空時,904號飛機突然發生故障,機尾冒出一縷青煙。當時,南匯還在中國軍隊手中,迫降或跳傘都有生還希望。但904號機上的分隊長沈崇誨和轟炸員陳錫鈍殺敵心切,沒有迫降或跳傘,而是操縱著飛機從2000米的空中對準海面的1艘敵艦撞去,隨著“轟”的一聲巨響,飛機和軍艦一起沉入大海。烈士沒有留下忠骨,但他們的壯舉卻永世長存。

    當天,日軍的電訊偵破人員破譯了中國空軍的部分電碼,進而能掌握中國空軍各部隊的主要動態。從此,中國空軍作戰陷入了極其被動的局面。

    在淞滬會戰初期,中國空軍多次主動出擊,給予侵華日本海軍艦船及陸戰隊一定打擊,支援了地面部隊。然而,由於中國空軍缺乏重轟炸機,使用的多是輕轟炸機,甚至是驅逐機或偵察機,載彈量小,威力有限。加上日軍防空火力較強,故命中率不高,未能給敵人以致命打擊。日軍艦船為躲避轟炸,移泊到第三國艦船附近,無疑也增加了中國空軍的攻擊難度。由於中國空軍的有些飛行員殺敵心切,但技術不精,缺乏實戰經驗,致使有的炸彈投偏,造成市民重大傷亡。

    北京青年報2002/8/13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