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崇尚的只有戰爭
──日本靖國神社戰爭紀念館擴建重張目擊記
 

    今年是日本靖國神社建立130週年,為此,7月13日至16日它舉辦了規模巨大的“靈魂祭”。祭祀第一天,擴建裝修的戰爭紀念館“靖國神社遊就館”重新開張營業了。

    靖國神社是祭奠明治維新以來為日本天皇戰死者的場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它一直是國家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徵。如今它供奉著246.6萬個日本軍人的靈位,而14名二戰的甲級戰犯也位列其中。

    走近靖國神社,一排排黃色小燈籠林立在參拜道路兩旁,連神社大門也裝點上了彩色繡球、帷帳,據説是信徒為祭會捐贈的。院內歌舞民樂一台連著一台。靖國神社的參拜口門庭若市,從全國各地來的遊客在此記帳升殿。

    就在靖國神社正殿的左側,一座戰爭紀念館“遊就館”重新裝修開館了。據導遊圖介紹,改建後的遊就館面積擴大了一倍以上,不僅增加了二戰中使用的“零式艦載戰機”等武器展品,而且還新建了電影廳反覆上映記錄近代戰爭足跡的電影《凜然之愛》,並以圖片形式紀念陣亡軍人。售票小姐介紹,開館頭3天,每天入館參觀者達數千人。

    走進擴建的新館大廳,一架零式戰機擺放在大廳中央,在許多參觀者中,一個日本老兵在饒有興味地介紹該飛機的操作方法和武器裝備。戰機後面,兩座大型榴彈炮、加農炮和一台曾經在泰緬鐵道上使用的蒸汽機車也引來了不少人駐足參觀。

    戰爭史的陳列從二樓開始,在展廳入口兩側一幅詩詞映入眼簾:“為君王為世人不惜一切,放棄生命體現價值”。可見這裡宣揚的是為天皇而戰的精神。戰爭陳列就從這種“武士道精神”開始。展品有古代的盔甲、軍刀、火槍。文字介紹是這樣的:從15世紀航海時代開始歐洲列強紛紛入侵亞洲,到19世紀亞洲已經被歐美侵蝕殆盡;其間,日本通過安政大獄、公武合體、尊王討幕等數次戰爭實現了國家的強盛,並開始了近代軍隊建設;特別是通過甲午戰爭,日本戰略重點從國內防備轉為重視對外作戰;後來的日俄戰爭提高了日軍的作戰能力。

    展覽中大量篇幅介紹了侵華戰爭,但反映的多是軍國主義的叫囂和侵略思想的表露。如將20世紀三十年代初的侵華戰爭稱為“支那事變”,其解説詞稱:“1933年塘沽協定之後日中關係出現好轉,但1935年8月中共發表‘抗日八一宣言’以來,恐怖事件不斷發生,兩國關係惡化。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後,蔣介石與共産黨聯合,抗日運動更加激化。盧溝橋的‘小事件’是中國正規軍對日軍的不法攻擊,之後由於日軍的反擊,發展成北支那事件,使戰場擴大到整個北支那地區。此事件的背景是中方拒絕日中和平。之後戰爭發展到上海、南京,蔣介石等堅持了8年抗戰,最終成為戰勝國的一員。”

    展覽還刻意對南京大屠殺進行歪曲解釋。稱“1937年12月日軍包圍南京後,松井司令官曾向下屬部隊散發地圖,標明瞭外國權益和難民區的地理位置,要求‘嚴正軍規,杜絕不法行為’。敗退的中國士兵擁到下關被殲滅。市內對換穿便服的殘兵進行了檢舉,但南京城內一般市民生活恢復了和平”。這一解説意在回避南京大屠殺暴行的歷史事實和日本應承擔的歷史責任。

    整個展覽中充斥著當年的軍國主義用語,“支那事變”、“支那服”、“大東亞戰爭作戰圖”等字句到處可見。

    在戰史展覽的最後部分,陳列的是“戰後獨立國家地圖”,示意日本發動的戰爭帶來了眾多國家的獨立。

    在兩個特別展室內展覽著舊日軍“最輝煌”的紀念品。其中一處擺著明治天皇銅像、大正天皇用過的正裝、昭和天皇穿過的陸軍軍服,及軍旗、軍刀等飾物。戰前及二戰期間皇室參拜靖國神社的佈施錢袋和捐贈的綢緞布匹也在其中。在一樓的武器展廳內,二戰後期日軍使用的最殘忍和最“令人自豪的”武器“人體魚雷”也在陳列中。從美陸軍博物館借來的這一實物展品長14.75米,直徑1米,重量8.8噸。該魚雷頭部裝有1550公斤炸藥,其威力可以炸沉巨型戰艦。但這種魚雷需要一名士兵駕駛,這也意味著發射一枚這種魚雷就有一名士兵與之同歸於盡。二戰末期,就有上百名年輕士兵乘此魚雷踏上了不歸之路。看到這裡,耳旁傳來了播放的當年士兵出征時的遺言。看著、聽著這一切不僅令人毛骨悚然。抬頭望去,魚雷對面一位駝背彎腰的日本老兵仍在自豪地講述這種“人體魚雷”的無比威力。

    在展覽的最後,幾排陣亡將領影像顯示在觀眾眼前。靖國神社供奉的牌位只寫著陣亡者的名字,而這裡則用照片將他們的形象、姓名、出生、死亡全部陳列出來。比神社更形象更具體。記者在影像墻中發現了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的照片。許多戰爭遺屬在這裡尋找著自己親人的照片。據一位身著神道服裝的工作人員介紹,影像墻中第一批擺放的照片有2500多人,今後還將不斷補充增加。這名工作人員問記者:“你找誰?”據説圖片已經過電腦處理,觀眾只要報出被尋找者的姓名,電腦便會提示你照片所在的準確位置。這裡成了對陣亡者的紀念殿堂,似乎也是對靖國神社本殿的強化和補充。

    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已經結束57年,在這裡卻根本看不到對戰爭責任的反省,有的只是祭奠戰爭亡靈、崇尚戰爭和頌揚武力的殺氣。

    日本政府探討的設立國家墓地的計劃未見行動,相反,靖國神社的戰爭紀念館卻已經擴建裝修開門迎客了。 本報駐東京記者 蘇海河

    中國青年報2002/7/1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