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核武器瞄準全球哪五類目標  

    4月25日出版的《環球時報》長篇文章分析了美國實施核打擊的5類目標。文章説,在3月份披露的美國《核態勢評估》報告中,美提出可用先發制人的核打擊來消除美國面臨的所謂“威脅”,並把包括俄羅斯和中國在內的7個國家列為潛在的核打擊對象。這意味著美國在未來的戰爭中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那麼,美國要實施首次核打擊的目標是如何選擇的呢?

    文章説,美國的核打擊目標共分為五類:第一類是敵方包括核武器在內的大規模殺傷武器的基地及其運輸、儲備等後勤設施;第二類是敵方的軍事領導機關、各級指揮所、通信樞紐;第三類是敵方的有生力量,如作戰部隊和預備隊的集結地、空海軍基地等;第四類是敵方重要工業中心、交通樞紐、港口等;第五類是敵方重要城市、政治中心等。此外,在突襲時機的選擇上,美國要求戰略核武器部隊必須能出其不意,起到先發制人的效果。要在敵最不易察覺的時間和地點實施首次核打擊。在打擊目標的選擇上,美軍宣稱要有重點分階段地實施,要首先保證對敵第一、第二類目標進行摧毀性打擊,其中尤以第一類目標為重點打擊對象,使敵方喪失還擊能力;其次是對第三、第四類目標進行核打擊,癱瘓敵方維持和延續戰爭的能力;只有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對敵第五類目標進行毀滅性打擊。

    眾所週知,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擁有核武器最多的國家之一,美國不僅在其本土部署了強大的“核陣地”,而且還通過各種渠道把核武器的魔爪伸向全球各個角落。文章説,自從美國在二戰期間向日本投放原子彈後,核武器沒有再被用於實戰。但在二戰結束後的近30年間,美國曾多次打算使用,文章例舉了幾次美國核武器險些落到人們頭上的危機和事故。

    文章分析説,美國一直堅持必須擁有大約2300枚時刻處於發射準備狀態的核彈頭,這是因為,自從1993年第二階段《限制和削減戰略進攻武器條約》(STARTⅡ)簽署以來,美國核打擊目標清單上的數字不是減少了而是增加了。僅在最近5年中,清單中的打擊目標就增加了20%,從1995年的2500個增加到了2000年的3000個。在這3000個打擊目標中,核目標1100個,常規目標500個,領導人和指揮中心目標160個,可支援戰爭的工業目標500個。

    人民網 2002年4月2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