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一腔忠誠鑄長劍——《石破天驚》座談發言摘登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6 月28 日 | 文章來源:解放軍報

一腔忠誠鑄長劍

——21集電視連續劇《石破天驚》座談發言摘登

 編者的話

在隆重紀念中國共産黨建黨85週年之際,中央電視臺在第一套節目黃金時段播出了21集電視連續劇《石破天驚》,以作為獻給黨的生日的賀禮。這部電視劇一經播出,立即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觀眾普遍認為這是一部蘊含著集體主義、愛國主義、英雄主義和奉獻精神的軍旅大戲。這部作品再現了第二炮兵某工程部隊官兵樂於吃苦、甘於奉獻的精神及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經歷的種種考驗,是我軍現實題材的又一部佳作。為了總結經驗,進一步繁榮軍事題材電視劇創作,本報文化部和中國電視藝委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總政宣傳部藝術局等單位聯合舉辦了一次學術研討活動,本版所刊發的就是這次研討活動中部分專家的發言摘要。

讓人物更富時代風采

■解放軍藝術學院教授 邊國立

如果説《導彈旅長》首次展現了我戰略導彈部隊在現代化建設道路上闊步邁進的姿態的話,那麼,它的姊妹篇《石破天驚》則將鏡頭瞄嚮導彈工程兵這樣一個未知領域,將鏡頭深入為戰略導彈“築巢”的當代軍人的工作、生活、情感和追求,展現了這個領域的官兵的新風采。

表現工程建設、突出方案之爭並由此形成矛盾焦點似乎已成為某些影視劇的套路,縱觀《石破天驚》全劇,某導彈工程師大功團接受的為新型導彈築巢的“世紀龍”工程,本身則更多是圍繞創作宗旨的背景、副線展開的或者説是一種象徵。編導著意強調的是官兵大無畏的奮鬥精神和嚴謹科學精神的統一,以及對人的生命價值的尊重。今天,在人們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背景下,我們看到為了國家利益、民族安危而默默奮戰在大山深處的大功團官兵,一如既往地體現奉獻和犧牲精神。團長石萬山是一個代表,他帶著嚴重胃病忘我工作,直到累吐了血。更有意味的是,該劇不再片面地突出不怕苦、不怕死,而是通過給戰士宿舍裝空調,開設官兵心理諮詢室,在網上辦“知心姐姐專欄”等,強調了對人的生命價值的重視。“紮根山溝、拼搏奉獻、攻堅克難、敢為人先”的精神,得到更人性化、更富光彩的體現。

成功的英雄形象應具有人格魅力

■《文藝報》總編輯 范咏戈

英雄話語是主旋律創作不可或缺的主要形態,當下現實主義創作的重建與回歸,則為英雄話語的新書寫、新拓展創造了可能,這就是為什麼近些年來一些軍內外優秀的電視劇,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對英雄話語新書寫的原因,《石破天驚》是這種書寫的又一新鮮文本。

《石破天驚》是第一部反映人民解放軍導彈工程兵生活的電視劇。單就這種對題材的新開拓,它便足以稱得上是別開生面。施工的艱苦和塌方的危險在考驗著英雄們。循規蹈矩,劇作完全有可能只是把英雄寫成犧牲奉獻,吃苦耐勞。如果僅僅是這樣,我們的《石破天驚》還是很難突破以往作品中的英雄模式。然而《石破天驚》的藝術探索不滿足於此,不止步於此,它沿著現實主義深化的道路,進入了英雄話語的新書寫。

《石破天驚》對英雄話語的新書寫或者新拓展,主要體現在對團長石萬山形象的刻畫上。石萬山具備一般意義上英雄的品質,如忘我奉獻、剛毅勇敢等等。但是對於這個人物,如果説他身上有新的品質,主要還是體現在他人性化的帶兵上,並由此展開他的人格魅力。他能夠把工學碩士清華高材生魏光亮由一個調皮兵調教成一塊好鋼,最後成為一連之長。他敢於拍板,甚至對即將到來的檢查耍了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給戰士宿舍突擊安上空調;他也巧妙地保護了探家被追究的戰士。照機關的鄭總指揮的觀點看來他是“護犢子”。但正是對下屬對士兵深深的愛,使他在大功團有著無人可以取代的威望,能夠享受到戰士們發自內心的擁戴。當他不得不去醫院檢查病時,全山溝的戰士自發地送行,這一切顯然不在於他是否身居高位,而在於他的人格魅力。

主旋律創作對敘事的要求是在故事層面之外,突出作品意蘊,使價值取向更加鮮明,更加符合時代精神。《石破天驚》毫無疑問是一部優秀的主旋律作品。

在細節中凸顯個性色彩

■中國視協研究部主任 張德祥

《石破天驚》引人之處,首先在於展現了當代軍人不畏艱險、勇於挑戰的戰鬥精神,展現了他們犧牲自己、報效祖國的可貴品格,展現了他們作風過硬、紀律嚴明的精神風貌,從而展現了我軍的優良傳統,長國威、振民心,給人以極大的精神鼓舞。這裡雖然不是金戈鐵馬的戰爭場面,但現代化的大型開鑿機器與軍事化的管理操作巧妙形成一種威武氣勢,一種壓倒困難的氣魄。文以氣為主,有了這種氣,就能振奮人心。

該劇的第二個特點是塑造了一批富有時代氣息的軍人群像。編導圍繞工程的施工過程展開性格衝突、理念衝突以及人們與外界的聯繫與衝突,使人物性格在矛盾衝突中得以表現。比如石團長與鄭總指揮因為他們經歷差異、觀念差異,工作方法差異而導致了工作上的多重分歧,正是在這種生動真實的細節中顯示了人物的個性色彩。這部作品塑造的最為成功的人物形像是基層官兵張中原、齊東平、魏光亮、方子明等等。張中原在人物關係上是一個“亮點”,作為營長,他是上下級的一個連接點,同時,他的婚變又使他成為部隊與社會的一個連接點,折射出社會的五光十色以及婚變原因,並引出一條反間諜線索。張中原和齊東平任勞任怨,忍辱負重,堅強勇敢,情義如山,以至於他們的品格和行為教育感染了魏光亮、方子明。看到這些軍人形象,你會意識到,在當下這個時代,軍人不僅僅是我們國防安全神聖責任的承擔者,同時,他們還是我們民族優秀精神品質的最直接最集中的體現者。

寫好成長中的英雄

■《文藝報》原副總編輯 彭加瑾

電視連續劇《石破天驚》是又一曲英雄的讚歌,它濃墨重彩地刻畫了一組各不相同的英雄群像,令我們感動,讓我們敬佩。

藝術家寫景抒情,目的都在寫人。魏光亮來到大功團,過不慣單調的生活,不願乾枯燥的工作,更認為自己大材小用,牢騷滿腹,無法忍受。他與大功團戰士發生了嚴重的對立與衝突。他原本不是英雄,但是軍營生活的錘鍊卻使他成了英雄。

如果説魏光亮代表了一批高學歷“新生代”中“成長”起來的英雄;那麼齊東平與張中原則可以説代表了基層部隊最為普通與現實的英雄。我們不能不嘆服:英雄是平凡的,英雄更是偉大的。

這部讚頌英雄的作品,有對英雄新的理解與發現。這體現在對石萬山與鄭浩這兩個人物的刻畫上。在以往的作品中,這兩個人物容易被處理為正、反對立的人物;但在這部作品裏他們卻成了既對立、又統一的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的兩個英雄。鄭浩接任大功團團長後,他們逐漸融合為一體。石萬山的崇高表現在他無私地把自己的所有經驗都傳授給了鄭浩;而鄭浩的崇高則體現在他拋棄個人的得失,把全部智慧與力量都用在了工程建設上。一個習慣於原則而缺乏實踐經驗的人,能夠不避艱危,勇於任事,忘我拼搏,獻身事業,無疑意味著品格的高尚。方法的不當只是一個欠缺,無損於英雄的形象。這是成長中的英雄。

國防意識與文化自覺

■中國文聯副主席 仲呈祥

近十年來,我國軍旅題材電視劇創作成就斐然,引人注目。一批題材廣泛,風格多樣,覆蓋了海、陸、空三軍,相容了從高級將領到普通士兵的藝術形象的優秀作品,不僅受到全國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而且在熒屏奏響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主旋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新近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段播出的為導彈工程兵部隊傳神寫貌的21集電視連續劇《石破天驚》,又一次標誌著我國軍旅題材電視劇創作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可貴的新突破。

這種新突破,首先表現在善於將強烈的國防意識審美化、藝術化地消融在整部作品的創作思維過程中。通過觀眾面廣、影響力大的電視劇藝術形式,對全體國民進行強化國防意識的熏陶和教育,極有意義。在這裡,審美化、藝術化程度的高低,決定著作品吸引力、感染力的強弱,決定著廣大觀眾是否喜聞樂見。觀罷《石破天驚》,深為熒屏上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團長石萬山、總指揮鄭浩、營長張中原、清華大學國防生魏光亮、士官齊東平、女工程師林丹雁、女軍醫周亞菲、隨軍家屬高麗美等人物群像各具特色的精神軌跡和靈魂嬗變所感染,深為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環境造型的逼真艱險和藝術節奏的環境相扣所震顫。尤其是孫炳乾為首的間諜網的狡詐行徑及其最終被一舉全殲,更是令人們在不斷獲得審美驚奇和視覺快感的同時,也受到了一次生動而深刻的國防意識教育。

這種新突破,還表現在創作主體所具有的更對文藝創作有著普遍意義的可貴的文化自覺意識上。文藝創作在文化建設意識上是自覺還是盲目,直接關乎作品的成敗。如果説,人民軍隊捍衛著偉大祖國的物質疆土,那麼,像《石破天驚》這樣的軍旅題材的優秀文藝作品,則從一個重要方面以清醒的文化自覺捍衛著中華民族神聖的精神家園,捍衛著偉大祖國崇高的美學疆域。

《石破天驚》創作主體這種可貴的文化自覺意識,突出地體現在自覺地以審美方式理解、詮釋和藝術地呈現人民軍隊光榮的革命傳統和歷史文化,並與時俱進地注入實事求是的當代科學精神,從而使以石萬山、魏光亮為代表的兩代軍人形象更富思想新意和時代特色。《石破天驚》創作主體這種可貴的文化自覺意識,還突出地體現在自覺地把人民軍隊的英雄主義和犧牲精神與當代人文關懷精神交融起來,從而令熒屏上的當代軍人形象更富現代人格魅力。搶救因大塌方被困在坑道內七天七夜的魏光亮和齊東平的幾場戲,以及“齊東平提幹”、“方子明使絆”和“王小柱離隊”等事件,都耐人咀嚼,人民軍隊的英雄主義、犧牲精神與科學態度、人文關懷和諧交融,令藝術形象更加煥發出現代人格的魅力和美好人性的光輝。

生活情趣稍嫌不足

■本報記者 汪涇洋

由第二炮兵電視藝術中心創作的長篇電視連續劇《石破天驚》,生動並深刻地講述了我戰略導彈工程兵部隊感人至深的戰鬥生活,鮮為人知的動人故事與輝煌業績,為一代又一代常年戰鬥在深山老林、獻身國防的英雄官兵們樹立起一座精神的紀念碑。

《石破天驚》不憚于大膽揭示當代軍人所面臨的新問題、新考驗,在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中成功地塑造了一批諸如石萬山、張中原、林丹雁、魏光亮、齊東平等這樣鮮活而感人的軍人形象。

作為“大功團”的團長,石萬山處於劇中一系列矛盾衝突的中心。這是一位可親可敬、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我們從石萬山的身上看到了一種時代的光彩與人性的光彩。此外,劇中刻畫的另外一些軍人形象:營長張中原、清華大學國防生魏光亮、工程師林丹雁、農村入伍的老兵齊東平等人物,事跡相互烘托,情感相互映照,共同組成了一座堅實壯美的當代軍人的形象群雕。

這部作品在結構矛盾、塑造人物,營造氛圍等很多方面都是十分值得稱道的,惟一感到不甚滿足的是在表現部隊日常生活中的情趣方面有些弱。如果這部作品能多一些生活中的情趣,可能看起來會更有味道。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