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軍事哲學的革命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6 月12 日 | 文章來源:中國國防報

在人類歷史上,每個偉大時代賦予人們偉大任務時,也同時提供了新的方法。只有那些勇於承擔偉大任務而又掌握了新方法的人,才能夠引領時代潮流。

新軍事變革的關鍵是軍事創新機制,包括軍事創新制度的完善,軍事創新體制的建立,軍事科研設施的健全,軍事創新人文環境的形成,以及新的科學方法論得到普遍運用。

新軍事變革的基本特徵有三:一、這場變革是認知領域裏的革命。二、這場變革正促使東西方軍事文化走向融合。三、這場變革的深層是軍事哲學的革命。

以往的戰爭哲學是大吃小,今天的戰爭哲學是快吃慢。這裡講的快,不只是個機動能力問題,而是軍事認知系統與行動系統適時快速反應能力。新軍事變革拓開新的對抗空間,電磁空間、網路空間乃至太空,成了軍事對抗的新舞臺;新軍事變革不斷提高時間價值,發現即摧毀,首戰即決戰,對抗雙方力量優劣轉換的過程幾近消失;新軍事變革創造的虛擬空間,可以對未來作戰進行預實踐,從戰爭中學習戰爭,轉向從“試驗室”學習戰爭、“從未來戰爭學習戰爭”;新軍事變革將徹底改變工業時代的軍事體制,一體化作戰、一體化指揮,正在衝破傳統的軍兵種界限,戰略、戰役、戰術趨於重合;新軍事變革將使原來的“平台中心戰”,轉變為“網絡中心戰”,從而打破以往作戰中“偵察——判斷——決策——行動”的迴圈圈,實現從感測器到射手的統一;新軍事變革還將催生出無人化戰場,以控制對方戰略決策者思維的“人質戰”,已經不是天方夜談……戰爭的變化,改變著戰爭的哲學。

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國防大學就十分重視運用混沌理論等複雜性科學方法,探討資訊時代的戰爭和軍隊建設問題。早在1992年,美國海軍陸戰隊就曾以非線性動力學和複雜性理論,設計制定出陸戰隊機動作戰條令。1996年,美軍出版的指揮控制論,也是建立在複雜性理論的基礎之上;美國國防部曾和蘭德公司聯合召開“複雜性,宏觀政策和國家安全”會議,突出研究非線性和複雜性理論在國家安全戰略和政策上的運用。資訊化戰爭,作戰目的從以往的“消滅敵人,保存自己”,轉向“控制敵人,實現利益”。就是説,新的戰爭重要的不是消滅敵人的肉體,而是征服敵人的意志。於是,作戰指導上將以複雜性科學的“熵值”概念,取代克勞塞維茨的“摩擦”概念。所謂“熵”,是指系統的無序度、混亂程度,是現代複雜性科學中常用的術語。克勞塞維茨創作《戰爭論》的時候,正是牛頓時代,他運用牛頓的力學方法——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作為研究和指導戰爭的工具,用“摩擦”這個概念,來反映前工業時代的戰爭,兩軍對抗,從前沿到縱深的線式作戰特徵。資訊時代的到來,戰爭的非線式改變了克勞塞維茨的觀念。贏得戰爭的勝利,重要的是降低自身系統的無序度,即增加“負熵”,同時擴大敵方系統的無序度,即增加“熵值”。正如軍事專家分析説,一個系統的力量強弱,不僅取決於它所擁有的物質、能量和資訊的多少,還取決於系統的穩定性、抗毀性,以及出現“熵值”的情況。

實際上,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新軍事變革還在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浪潮中開始醞釀時,以系統論為代表的新方法也在成長。系統方法,是新的綜合方法。它既標誌著自然科學方法論向辯證法的真正回歸,又是對唯物辯證法的深化和豐富。

回顧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打開了人們的認識視野。能量守恒轉化定律的發現,是關於無機世界中,各種物質運動形式的一次綜合;它證明了過去認為那些互不聯繫的“力”和“能”,只不過是統一的物質運動的不同表現形式而已。細胞學的建立,是關於生命世界中,各種生物運動形式的一次綜合;它證明了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並由細胞的繁殖與分化而發展。這一時期,有機化學的誕生,又把有機界與無機界綜合起來,證明兩者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進化論的問世,是關於動物界演化形式的一次綜合,它證明了人類社會與動物界的聯繫。但是,僅僅靠在傳統分析方法基礎上進行綜合,還不足以把事物的真實聯繫充分揭示出來。要在認識上實現一次新的革命,就需要從“實物中心論”轉到“系統中心論”,把事物作為系統來看待。20世紀,量子力學、相對論和系統論,把人類的認識推向了新階段;科學技術取得的成果,超過了人類幾千年文明史上的總和;新技術革命的發生,不僅使人們進入到更深層次上認識客觀世界,而且大大提高了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動性。在這一時期,由於自然科學內部,以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兩大門類的滲透和交叉,使各學科之間的傳統界限逐漸消失,出現了方法科學的一體化,科學研究由舊的門類綜合進入到新的綜合——系統綜合。

資訊時代,是人類系統綜合思維的時代,是人類真正以“智慧”立地的時代。在這個新時代,人類認識對象,不再限于充滿簡單化的模型之中,而是在實證科學和定量分析方法基礎之上,建立的更高層次的綜合思維。我們只有站在時代前列,確立新的哲學觀,學會和掌握新的科學方法論,才能駕駛新軍事變革這匹向前狂奔的烈馬。(李炳彥)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