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資訊化戰場作戰指揮新景觀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5 月18 日 | 文章來源:解放軍報

從戰略層次到戰役戰術層次各國兵家競相詮釋作戰指揮新理念

當今世界,新軍事革命浪潮洶湧,以強大的力量推動著機械化戰爭形態向資訊化戰爭形態的迅疾轉變。正如哲學家庫恩所言:人類社會的科學發展是科學範式的轉換推動的,當發生科學革命時,科學發展將由一種新的範式所規範。人類戰爭史也一再表明,戰爭形態的變革與科技革命緊密相關,當新的科技革命發生時,必將會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強烈地衝擊和影響軍事領域。海灣戰爭以來的幾場高技術局部戰爭舉世矚目,資訊化戰爭形態凸顯雛形,並正在使作戰方式、作戰指揮和後勤保障等發生“驟變”,尤其是各國兵家圍繞資訊化作戰指揮新理念提出了種種詮釋。

網路化指揮

現代資訊化條件下作戰,充滿整個戰場範圍的資訊將成倍增長,傳統的通信傳輸渠道已遠不能滿足作戰指揮需求,取而代之的是遍佈戰場的從戰略、戰役到戰術甚至單兵的各種網路及無數節點。這些網路呈立體交叉、矩陣型結構,用現代語言描繪就是:縱橫貫通,無縫連結,綜合整合等。然而,從最高層到最基層指揮單元以及諸軍兵種都能在這個龐大的網路節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敵方即使摧毀某一節點,資訊流仍能通過網路迂迴,溝通聯絡,從而實現高效的網路化指揮。

從戰略層到戰術層,資訊網路系統均由大量無(有)線電通信系統、電腦通信系統、數字通信系統、衛星通信系統、衛星定位系統等緊密相連,在陸、海、空、天、電多維領域,各種通信手段綜合運用、系統整合,形成高效的網路空間,使戰場指揮控制暢通無阻。這種戰場網路環境,為現代作戰指揮提供了強大的網路化平臺,而較之傳統戰場,這種平臺的物理和效能結構都發生了深刻變革,使作戰指揮資訊在網路狀指揮體系中,高效、安全、不間斷地流通。海灣戰爭結束後,世界一些軍事強國都從美軍作戰中充分地運用網路化指揮得到啟示,競相加強以資訊網路系統為依託的網路化指揮建設,並在各自的軍事變革與轉型中不斷地強化網路化指揮理念。一些發達國家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甚至與國家網際網路相連結,構成了軍地網際網路,使戰時地方支援也實現了網路化。

全維化指揮

從主體意義上講,傳統戰爭主要是以陸地為主、以平面為主、以線式為主。而在現代資訊化作戰條件下,軍事上的精確打擊、遠端打擊和超視距打擊能力不斷提高,作戰也不再是從前沿到縱深逐步推進,而是超越時空直接攻擊縱深戰略目標,在非接觸狀態下即可達成作戰目的。20世紀80年代以來,戰場空間急劇拓展,由一戰、二戰時的陸、海、空三維戰場急劇拓展到太空戰場、電磁戰場等多維戰場,軍事理論界進而提出了所謂“全維戰場”。戰場範圍的空前拓展,前後方界線、攻防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要求作戰指揮要在動態中準確定位,在機動中尋求優勢,在稍縱即逝的全維空間中捕捉最佳戰機。為此,要求作戰指揮必須在陸、海、空、天、電全維領域,組織實施立體、遠端和快速的全維化指揮。海灣戰爭中,美軍投入數百架戰略運輸機,以及大量快速海運船,組織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遠端立體化快速投送,向作戰地區運送52萬作戰部隊,610萬噸油料和400萬噸其他物資,有效地保障了作戰需求。所以國際評論認為,資訊化戰爭條件下不論是作戰行動還是後勤保障,都需要有在全維空間組織實施的能力,全維化指揮已成為取得現代戰爭主動權的關鍵因素之一。

實時化指揮

從古至今,戰爭都是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中進行的。然而,古戰場時間因素較之空間因素處於從屬地位。工業時代到來,恩格斯提出了:“時間就是軍隊,時間就是勝利”。可見,時間因素在作戰中的作用急升。通常,傳統戰爭是以年、月、日來計算的,而現代資訊化條件下作戰則常常是用秒、分秒以至毫秒來計算。海灣戰爭時,由於充分運用了指揮自動化系統,制定作戰方案僅需幾小時,實施也在幾小時;到了伊拉克戰爭,由於數字化指揮手段和資訊網路系統的綜合運用,對作戰部隊可近乎實時掌控、即時決策,基本上接近了指揮控制的實時化。而且從發展來看,由於太空探測、空中偵察、紅外成像偵察手段以及精確制導技術和資訊化彈藥的廣泛應用,使戰場處於全方位、全時空、近乎透明狀態,這使得“發現即摧毀”愈來愈成為現實。有資料顯示,一顆偵察衛星,可以監視地球面積的30%以上;一架電子預警機,能在600至900公里的範圍識別各種目標;微光夜視系統,可使亮度增加 1000倍以上。所以,面對高度透明的資訊化戰場環境,對現代作戰力量的運用,必定由傳統的空間集中、力量集轉机變為快速的時間集中、效能集中上。

人機化指揮

恩格斯有句名言:“革命將以現代的軍事手段和現代的軍事學術與現代的軍事手段和現代的軍事學術作戰。”隨著現代資訊技術、模擬技術、電腦技術、衛星通信和虛擬技術等高新技術在作戰指揮領域的廣泛應用,特別是各類指揮自動化系統和輔助決策支援系統等指揮手段的應用,使作戰指揮具有了典型的“人-機”特徵。傳統戰爭中作戰指揮在通常情況下,主要靠人腦、靠自身指揮經驗,指揮往往採取:手勢、口語、擂鼓、信鴿等駕馭指揮作戰。而工業文明時代,隨著望遠鏡、電報機、電話機、計算尺、指揮尺等輔助指揮作戰,大大減輕了指揮人員的工作量。到了現代資訊化戰爭時代,戰場變化急劇,戰機稍縱即逝,指揮員要及時定下決策,必須借助於以資訊技術、電腦技術等為核心的高科技輔助決策支援系統。通常輔助決策支援系統包括:作戰綜合數據庫、作戰模擬庫、軍事專家知識庫、古今中外戰例庫、敵我雙方基本實力與方法庫和操作便捷的人-機交互系統等等。海灣戰爭以來的幾場局部戰爭,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僅在戰場範圍就配置有數千台各型電腦和萬餘個各類資訊處理分系統。戰爭實踐表明,各類指揮資訊處理系統已經成為現代作戰指揮的“倍增器”,其潛在的倍增作用很難用傳統的兵力加強觀念來衡量,指揮人員運用的好,將使作戰效能成十倍、成百倍地增大。所以有理由説,不論是現代資訊條件下作戰,還是平時戰備訓練與管理,都離不開各類指揮資訊系統的強力支撐,各類指揮手段的綜合運用,已成為現代軍事建設和發展的重要象徵。因此,人們普遍把指揮人員與各類指揮資訊系統稱為“人-機”結合或“人-機”系統。

尤其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交戰雙方指揮員,一方面必須通過“人-機”系統,借助電腦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進行運籌與決策,在全維空間組織、協同、指揮各軍兵種和各個層次作戰力量,從而大大提高作戰指揮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另一方面,還必須通過“人-機”指揮系統,在高技術主導下實施謀略對抗,使謀略對抗在光、電、磁、熱、聲等無形要素環境中,定奇謀,用奇兵,施奇法,以奇制勝。

精確化指揮

從海灣戰爭以來的幾場資訊化戰爭進程看,作戰目的越來越明確,作戰目標越來越有限,作戰有限性越來越突出。與此同時,以資訊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在戰場上廣泛應用,這為作戰系統和後勤系統的精確化指揮提供了可能,同時也對作戰和後勤指揮的精確性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俗語説得好,“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在資訊化作戰條件下,交戰雙方均把重點放在 “精確化交戰”上,不再搞以往超出戰略目標的無謂消耗。作戰指揮和後勤指揮中更注重把重點放在“精確”和“有效”上。因為在高效運作的資訊化戰場,任何微小的差錯都可能導致作戰行動和保障活動等的嚴重失利。美軍自海灣戰爭以後,認真總結了作戰指揮中的一些教訓,對作戰系統提出了精確化交戰的理念,而對後勤則提出了“聚焦後勤”等新的概念,並在伊拉克戰爭中進行了新的試驗。美軍新近提出的21世紀要突出強調精確化指揮控制,正在於此。其重點要求:一是資訊情報來源精確可靠,通過全方位、全天候的資訊處理平臺,資訊蒐集、處理、篩選基本實現了高效、快速、準確;二是決策方法科學、智慧、快速,通過決策輔助支援系統,能在多種作戰方案和後勤保障方案中選取最佳方案;三是指揮人員具有更高的綜合素質。尤其是,現代精確化指揮對指揮員的軍事素質、科技素質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對軍事指揮員思維的預見性、敏銳性、靈活性和創新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總之,精確化指揮主要是利用先進的電腦技術、資訊網路技術和自識別技術,建構資訊化網路系統平臺,實現對所有作戰力量的靜態、動態可視和作戰行動的有效精確控制。誠然,資訊化手段再高,終究還是代替不了作戰指揮人員本身,因為指揮員永遠是作戰決策與指揮的主體。(高東廣 李志新)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