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推進軍事訓練創新發展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2 月28 日 | 文章來源:解放軍報

堅持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體現在軍隊建設的各個領域。軍事訓練作為軍隊和平時期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和戰鬥力生成的基本途徑,是軍隊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最活躍因素。進入新世紀,我軍軍事訓練適應時代潮流,聚焦于一體化聯合作戰,開始了新一輪變革。在這場深刻變革中,首要的問題是用科學發展觀拓展戰略視野,深刻認識我軍轉型時期軍事訓練的時代特徵與客觀規律,做到在認識上精確定位,思路上清晰有序,使這場改革在先進理論的引導下,生氣蓬勃地展開,協調持續地創新發展。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理性審視我軍軍事訓練發展的歷史脈絡

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特別是資訊技術的迅猛發展、軍事戰略的適時轉變、軍隊體制結構的調整改革以及世界上幾場局部戰爭實踐的啟示等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我軍軍事訓練開始了由局部到整體、由量變到質變的改革與轉型。延續了 20多年軍事訓練改革,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20世紀80年代發起改革。改革的動因是汲取邊境自衛還擊作戰的經驗教訓,有針對性地解決作戰中暴露出來的難點問題。基本思路是以合同作戰為中心,按照單兵、分隊、合同戰術三個層次,逐級訓練,逐級合成,逐級形成戰鬥力。改革重點是在全軍層面上規範統一單兵、分隊和合同戰術訓練。

20世紀90年代漸變推進。世界幾場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使新的戰爭形態顯露端倪。中央軍委見微知著,把握趨勢,適時確立了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明確提出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因應變化,總部按照“反彈琵琶” 的思路,開始設計新一輪訓練改革。根據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確定的作戰類型和作戰樣式,調整了戰役戰術訓練課題,根據新課題確定了合同戰術、分隊戰術以及技術訓練的內容,編修頒布了新一代訓練大綱,其核心內容是推動軍事訓練由重技術向重戰術轉變。

20世紀90年代後期加快步伐。90年代後期,隨著對軍委新時期戰略方針的理解深入,全軍軍事訓練快速向高技術戰爭的前沿逼進。軍委總部從瀋陽軍區發起的“以劣勝優三兩招”活動中,對科技興訓的大趨勢進行了科學預測和正確引導。 2002年,植根于科技練兵的沃土,凝聚全軍改革智慧和創新成果的新一代訓練大綱頒佈施行,軍事訓練構建了訓戰一致的新模式,推開了官兵分訓的組訓形式,實行了統放結合的指導方式,推出了品質調控的管理機制,確立了開放共用的保障格局,走開了滾動發展的改革新路。

2003年以來新的探索。進入新世紀,世界軍事變革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國家安全環境也發生了深刻變化。應對挑戰,中央軍委明確提出要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打贏資訊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在此背景下,軍事訓練迎著變革潮,開始了一體化聯合訓練的新一輪探索。

回顧我軍20多年來走過的訓練改革之路,我們必須看到,訓練改革雖有繼承性,但昨天的改革並沒有為今天提供現成答案,軍事訓練改革的可持續性發展,必須經過對改革歷史的深刻思考,發現昨天與今天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從而為今天的訓練改革找到準確定位。這裡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深刻思考:我軍訓練經歷過的若干次大變革,改革重點都是以訓練內容的增刪並減和訓法改進為突破口。今天,時代大背景發生了深刻變化,需要我們從這種改革的習慣模式中解脫出來,以“建設資訊化軍隊、打贏資訊化戰爭”這一戰略目標調整訓練改革的思路,從訓法改革轉向尋求作戰體系的優化組合,把訓練體制與訓練機制創新作為新起點,推動訓練改革向一體化、聯合化方向發展,在更深的層次上謀求戰鬥力生成方式的革命性轉變。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精細研究新一輪軍事訓練變革的特點和規律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固有的規律性,認識和把握內在的規律,才能把事物的發展納入科學化的軌道。以一體化聯合作戰為重心的訓練改革,要做到全面、協調、持續地發展,必須正確地認識其特點和規律。

訓練指導由機械化時代接觸式作戰,逐步向資訊化時代接觸與非接觸交融式作戰轉變。基於長期戰爭實踐的認識和總結,建國後一個較長時期內,以數量型、接觸型、陸戰型為主,即是軍隊建設的特點,也是軍事訓練的特點,訓練指導理念具有機械化、半機械化時代的明顯特徵。資訊時代的到來,戰爭形態急劇變化,我軍從外軍特別是美軍的作戰實踐中感受到新的作戰樣式對傳統練兵模式的強烈衝擊,開始在訓練實踐中揚棄舊義,開創新知,探尋摸索“仗在資訊條件下打、兵在資訊條件下練”、“仗以非接觸形式打、兵以非接觸形式練”等適應時代發展的訓練指導規律。

訓練重心由以陸戰為主的合同作戰所構建的課題式訓練,向諸軍兵種一體化聯合作戰所構建的實案化訓練轉變。隨著資訊技術迅猛發展以及在軍事領域的廣泛運用,軍隊作戰能力更多的表現為資訊條件下的體系聚合能力,一體化訓練已成為軍隊戰鬥力的“孵化器”和“倍增器”。在此種情形下,內集外聯,逐級擴展,單兵種、單要素到諸兵種、多要素的系統整合和體系融合訓練,已成為必然趨勢,傳統的以陸地攻防為主導的訓練課題,逐步讓位於在五維空間融為一體的體系作戰為主導的實案化訓練課題。隨之帶來的變化是:以步兵為主要參照的共同訓練,逐步改進為以戰鬥員基本要求為參照的入伍訓練;以本兵種為主的協同分業訓練,逐步改進為以聯合作戰為主的要素分業訓練;合同戰役戰術基本攻防課題訓練,逐步改進為一體化條件下的聯合訓練。

訓練步驟由單兵、分業漸次展開、逐級施訓、逐級合成,向階段跨越、高端帶動、戰役戰術融合轉變。長期以來,我軍軍事訓練走的是從低端到高端,臺階積累式的發展道路。應該説,這是符合實際的,只是今天應有新的補充。一方面延續這個規律,另一方面又以新的使命課題為牽引,以初級一體化聯合訓練為路徑,轉而採取從高端直接到低端,用大協同帶動小協同、大課題穿插小課題、大動作連接小動作的超常步驟,從年度訓練開始,按照明確任務——研究問題——針對性訓練——檢驗性演習這樣一個過程,實施跨越式的任務訓練。這種針對不同作戰背景、不同作戰對象、以戰役帶動戰術或戰役戰術融合的實案化訓練,打破了過去傳統訓練階段銜接的界線,使戰役戰術訓練和單元要素訓練交融互動,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一體化聯合訓練,是我們曾經經歷過的幾次軍事訓練改革所未曾涉及的領域。隨著探索的深入,仍然會有許多更新的課題需要我們去面對。在這種情況下,迫切需要運用科學發展觀去認識新特點、發現新規律,使軍事訓練改革取得有實質意義的創新發展。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在需要與可能的結合上找到訓練改革的“抓手”

我軍目前還處於機械化半機械化向資訊化過渡的初級階段,時代需求和現實條件的矛盾無法回避。如何在兩者的碰撞中使改革設計與實際操作相吻合?深則厲,淺則揭。只有用科學發展觀去考察、去回答這些歷史性課題,才能找到既有前瞻性、創新性,又有操作性的改革“抓手”。

在不同層面實施不同的創新模式。對於戰略層面而言,要以科學有序的宏觀調控為重點,進行軍兵種訓練整合與資源優化,創造陸海空軍“聯訓”的條件,以此提高諸軍兵種聯合作戰的整體素質和能力。具體地説,就是要實行“並網發電”、“合閘分流”,以大融合促進大發展,打通目前聯合訓練上的“煙囪”和“壁壘”。戰役層次應突出指揮機關一體聯動,圍繞情報資訊、指揮控制、聯合打擊、全維防護、綜合保障和體系整合,確立聯合訓練的體系結構、技術支撐、訓練方式和保障模式,各兵種應打破自成體系、單一作戰的觀念,以聯合作戰、聯合製勝作為軍事訓練改革的切入點,讓訓練重心自覺地聚焦于聯合指揮、聯合打擊、聯合防護和聯合保障。對於戰術層面來言,並不是“老虎吃天”無從下手,只要科學把握其規律,就能找到改革“抓手”。許多部隊從師旅團級作戰單元內部整合抓起,以作戰指揮整合訓練為重點,由分到合練整合,積極穩妥地探索實踐一體化聯合作戰訓練的方法路子,從而産生了我軍近20年來數次訓練改革未曾有過的成果。在聯合訓練的技術條件上,要堅持唯物主義物質第一性原理,按照初級階段、有限目標的基本定位,立足我軍機械化、資訊化複合發展的實際,通過加強指揮網路、武器裝備、訓練設施的綜合整合建設,建立資訊網路系統、作戰要素系統和公用資訊平臺,構建能夠支援聯合訓練實踐的資訊技術平臺。

加快訓練理論更新的步伐。近兩年,隨著理論探索的深入和試點單位的努力,創新的理論開始由學術殿堂進入演兵場,由此帶來的訓練理念的嬗變更具有質的價值和意義。今天,資訊主導、綜合整合、體系對抗、聯合製勝、聯戰聯訓、資源共用等意識日益深入軍心,並逐步貫徹到訓練領域的各個方面。在某種意義上説,觀念的創新比方法的創新更為可貴,它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基礎。新的訓練理念必然會産生出更多、更貼近實際、更先進的創新實踐。

以崗位為平臺提高資訊能力素質。崗位是構成戰鬥力的基本“細胞”,是一體化聯合作戰訓練的“神經末梢”,沒有精通崗位的人才群體,就沒有要素的融合和體系的整合。在我軍武器裝備新老並存的狀況下,迫切要求廣大官兵有精熟的技能。特別是對於因裝備更新帶來的新崗位及編組方式變化,更應引起對崗位能力足夠的關注,它是訓練改革産生可操作性的載體和“抓手”,並豐富了傳統崗位練兵的內涵。它分以下步驟展開:基本崗位訓練,以掌握手中武器裝備的能力和本級本崗位的指揮技能為重點,打牢崗位能力基礎;崗位融合訓練,分為專業統一的單位崗位訓練與作戰編組的相關崗位訓練,前者側重單元內部的整體協同,後者側重“模組”的功能集優和系統整合。

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偉大實踐證明,科學發展觀是推進軍事訓練創新發展、推進我軍戰鬥力生成提高的科學指南。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深入貫徹落實,我軍方興未艾一體化聯合作戰訓練,必將在創新發展的道路上不斷深化,獲取更豐碩的果實。(鄭勤)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