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軍隊轉型:必須確立辯證的轉型觀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1 月26 日 | 文章來源:中國國防報

軍隊轉型,是新軍事變革在軍隊建設領域內的必然需要和客觀反映,目的是把機械化軍隊建設成為資訊化軍隊。由於人們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不同的轉型觀。不同的轉型觀,又決定了人們對轉型評價和選擇的不同。因此,要保證軍隊轉型的順利進行,就當前而言,確立辨證的轉型觀十分必要。

強調“資訊化”建設,不放棄“機械化”建設

我軍目前進行的軍隊轉型,強調以資訊化為主導,加快資訊化建設步伐,這是順應新軍事變革潮流之舉,是非常正確和必須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放棄機械化建設。機械化與資訊化是辯證統一的,資訊、機動、火力、防護等要素,從來都是相互伴生、相互促進的。其中,機械化是資訊化建設的基礎,資訊化是機械化發展的方向。資訊化沒有機械化作為載體,就如同人的“血肉”缺少了“筋骨”的支撐一樣。而從我軍目前的實際情況看,與西方發達國家軍隊相比,機械化水準仍有較大差距,火力、機動力、突擊力和防護力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尚不具備一門心思搞資訊化的基礎和條件,而是要扎紮實實完成機械化建設與資訊化建設這一雙重歷史任務。即使將來進入資訊化的高級階段,高品質的機械化仍然是資訊化不可缺少的重要依託。因此,在推進我軍轉型時,我們既要看到資訊化的主導和核心作用,也要看到機械化的基礎和支撐作用。

強調“體系”建設,不放鬆“平臺”建設

從哲學意義上講,人類的全部軍事活動可以用“認知”和“行動”來概括。“認知”主要是精神活動,“行動”主要是物質運動,他們既是構成軍事活動的兩個密切關聯的領域,也是構成軍事活動過程的兩個緊密相連的階段,二者既相對獨立,又高度統一。因而,軍隊轉型雖強調“體系”建設,也就是“知行統一”,但對主要是發展“行”的能力的“平臺”建設也不能有任何輕視。因為資訊化戰爭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既離不開“知”的能力,也離不開“行”的能力。所以軍隊轉型強調“體系”建設,強調“認知”能力建設,強調“綜合整合”建設,並不是要放鬆以“平臺”為主的“行動”能力建設,否則,軍隊就會陷入“頭腦發達、神經靈敏,但是四肢簡單、肌肉無力”的畸形境地。

強調“硬體”建設,不弱化“軟體”建設

軍隊轉型,目的就是建設資訊化軍隊,其衡量的主要標準,自然是資訊化水準的高低。因此,武器裝備、人員構成、戰場建設等“硬體”方面雖是重點之一,但也不能弱化了思想觀念、編制體制、作戰理論等“軟體”的建設。以思想觀念為例,當前,妨礙軍隊轉型的障礙之一,便是人們頭腦中固有的機械化思維。思維發展史表明,思維轉型必然經歷新與舊的碰撞。而實現思維轉型絕非易事,因為“比向軍人灌輸新思想唯一更難的事情就是消除他的舊思想”。因此,欲完成從機械化向資訊化的轉型,先“換腦筋”十分重要。

強調“跨越”發展,不忽視“穩步”推進

新軍事變革的興起,為我軍現代化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我們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後發優勢,跨過某些探索階段,越過某些探索領域,盡可能縮短髮展過程。但是,跨越必須具備一定的物質基礎,不能超越現實條件;必須著眼于資訊化建設的大局,不能超越機械化整體階段;必須遵循軍隊建設和發展規律,不能無序地跨越和趕超。可以説,跨越是局部性的、階段性的,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這就要求我們在跨越發展時必須堅持“快穩結合”,把循序漸進、穩步推進與跨越式快速發展統一起來,過分強調或偏廢任何一方都是不正確的。

強調“長遠”發展,不忽視“現實”需求

對任何一支軍隊來説,從一種軍事結構過渡到另一種軍事結構,往往存在一個或短或長的磨合期,這段時間內通常會出現戰鬥力下降的情況。目前,正在轉型中的美軍就處於這樣一個階段。為解決這一難題,美軍提出指導轉型的首要原則就是兼顧長遠發展與近期需求,科學合理分配國防資源,對轉型期間存在的風險進行控制。就我軍建設來説,長遠目標是為了建設一支“打贏資訊化戰爭”的資訊化軍隊,但近期也要做好軍事鬥爭準備工作。因此,在推進軍隊轉型中,應注意“長遠”發展與“現實”需求的平衡,妥善處理現實軍事鬥爭準備與軍隊資訊化長遠建設的同一性和差異性的關係。同一性要求我們應以軍事鬥爭準備牽動資訊化建設,以資訊化建設促進軍事鬥爭準備,使兩者形成良性互動;差異性要求我們理清轉型思路、搞好頂層設計,統一籌劃軍事鬥爭準備工作與軍隊資訊化長遠建設,不能搞一刀切,大呼隆。(閆永春)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