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映像之一:怎麼看戰爭片  

    《硝煙映像》系列是千龍軍事頻道為您特製的一份“春節套餐”,豐儉由人,請慢用——

    戰爭印象

    “如果你同戰爭與生俱來,你會明白戰爭並不僅是爆炸和直升飛機,射殺在戰爭中只佔時間的百分之一,餘下的時間是人們的思想狀態。事實是,儘管戰爭早就結束了,但戰爭的陰影和創傷還會長時間地縈繞在人們的心中,也許永遠揮之不去。”

    反映戰爭題材的影片應該像歷史片一樣反映可信的事件。但是,現在人們所看到的戰爭片多數是以現代的觀點來描寫過去的戰爭的。現在的戰爭片所反映的並不是當時戰爭的情況如何,而是看觀眾的認可程度。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也有過這方面的例子,當時拍攝的許多有關“世界戰爭”的影片中,所表現的戰爭的結局完全是另外一種情況。

    這種現象成了20世紀20年代拍攝的電影的模式。就是在1945年後,這種現象也仍然是戰爭題材的影片所反映的主流。這些電影所描寫的多是鬥爭沒有出路,威脅不只是來自對方,同時也來自自己的上司。此外,在對戰爭的看法上和平主義思想佔據上風,一些有關戰爭題材的電影作品就明顯體現了這種思想。著名導演庫布裏克的《光榮之旅》就是反戰影片的代表作,在影片中英雄的幻想成了不光彩的事。

    好萊塢拍攝的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許多受歡迎的影片也基本如此。在影片中無能的指揮偶爾出現,通常情況下戰鬥的目的都得以實現,倖存者在戰爭中認識到了戰爭的意義所在。

    從歷史事件的角度衡量,柏林電影節上映的由阿諾導演的《兵臨城下》明顯是失敗的。但是,這部以史達林格勒戰役為背景的戰爭片本身促使人們提出了道義上的問題,而不是以歷史—政治相一致的標準去衡量。斯皮爾伯格導演的引起轟動效應的《拯救大兵瑞恩》一片也是這方面的一個例證。

    一部反映戰爭題材的電影能否被觀眾認可主要取決於它的故事情節,而不是與歷史的一致性。儘管在不長的過渡期內好萊塢拍攝了一些反德的故事影片,但是,這些影片也在戰爭對自己的社會所意味著的道義代價方面提出了疑問。就這方面而言,美國電影是歐洲國家的榜樣。事實上,是戰後社會本身改變了對戰爭的看法,是戰後的經歷改變了人們的觀點。

    優秀的戰爭片所反映的不僅僅是“戰爭經歷”的再現,而是對戰爭的思考。因此,這類影片在無意識之中就同社會保持了一致。有關越南戰爭的影片就是例子,越南戰爭結束也意味著美國夢破滅。《獵鹿人》、《現代啟示錄》、《野戰排》等影片促使人們對這場戰爭對美國的影響提出疑問。就這些影片本身而言,雖然它們突出了人們對戰爭的懷疑,其中也有對戰爭場面的描寫,但是更多的還是這些影片本身對觀眾所産生的吸引力。

    戰爭題材的電影並不是社會的反映,它們取材于歷史。人們可以從影片中懂得自己應該如何了解社會,而不應該認為“這就是社會”。這類影片對人們了解現在的社會所提供的教益超過了再現過去,《兵臨城下》是這方面的典範。

    (參考《參考消息》)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