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撥開資訊化戰場環境迷霧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10 月19 日 | 文章來源:解放軍報

隨著高新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廣泛運用,使得現代資訊化條件下的作戰出現了全新景觀。解析初具資訊化特徵的近幾場局部戰爭不難發現,作戰指揮環境在悄無聲息中發生了顯著變化,作戰指揮空間正向著多維領域高速滲透:電磁環境、網路環境甚至媒體環境等都已成為指揮員不容忽視的重要環境因素。

在電磁環境中展開

海灣戰爭以來的幾場局部戰爭中,交戰雙方在電磁環境下的較量更加激烈、更加壯觀。這與軍事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資訊技術的空前發展緊密相關。一方面,作戰指揮活動離不開電磁環境,特別是在資訊化戰爭條件下,電磁環境已經成為作戰指揮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指揮系統在戰場的任何時間、任何空間、任何地點都處在一定的電磁環境中,而電磁環境的變化勢必引髮指揮系統狀態的變化。對於任何一方來説,佔有電磁領域優勢,就必將能有效地提升指揮效能。比如,對戰場作戰資訊的掌握、對作戰指揮決策的形成、對作戰指令傳遞與反饋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資訊化戰爭條件下,指揮員必須適時捕捉有利的電磁環境、積極主動地改造電磁環境,並想方設法破壞、遮蔽敵方的電磁環境,這就既要運用好先進的資訊技術,更要充分發揮好軍事謀略藝術。

在網路環境中演進

網路環境是完全區別於傳統戰爭空間概念的作戰空間,是資訊化戰爭的新亮點。近幾年,“網路閃擊”、“網路滲透”、“網路摧毀”等新觀點不斷涌現,網路環境的戰爭行為表現在,對一個國家國防網、交通網、通信網、金融網、電力網、股票交易網等基礎設施進行軟摧毀。這些網路既是國家賴以生存的基礎設施和主要資訊資源,也是軍事作戰的基礎。對其施以病毒、虛假資訊等攻擊,其危害並不亞於實施核打擊。特別是電腦網路大量應用到軍事上,已成為軍隊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C4ISR(指揮、控制、通信、電腦、情報、監視和偵察)的建立,把各種資訊獲取、處理、控制、傳輸等設備聯為一體,這使得現代交戰雙方開始轉向網路領域。在科索沃戰爭中,以美軍為首的北約,不僅對南聯盟進行了猛烈的精確火力打擊,而且還組織了電腦“駭客”對南聯盟進行網際網路上攻擊。南聯盟的電腦專家們也聯手對北約各國的電腦系統進行了猛烈攻擊,使美軍大傷腦筋。

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網路空間在作戰環境諸要素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指揮環境與網路空間的融合,網路空間對作戰指揮的影響已經成為直接的環境因素。各國軍界普遍認為,未來資訊化戰爭將是資訊、網路和火力的戰爭,網路環境將是資訊化作戰指揮環境極為重要的因素,所以發揮網路空間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就成為未來戰場指揮員必須研究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虛虛實實的媒體環境中鬥智

戰場環境充滿“迷霧”,有許多不確定因素,使得人們難以實時了解戰況。海灣戰爭以來,特別是伊拉克戰爭中,人們足不出戶,就能通過電視、電臺和報刊等媒體大體上全景式地了解每天戰況。美軍作戰和保障部隊長驅直入、閃電般突入伊拉克的鏡頭,甚至雙方交戰實況,都能從電視等媒體上即時看到。同時,交戰雙方每天都有各自的新聞發言人通報戰況。可見,媒體在軍事活動和指揮活動中已佔據重要位置。在伊拉克戰爭中,每天媒體通報戰場態勢,可謂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不管戰爭結局如何,媒體環境在特定時期還是起到了一些重要作用。這種戰場作戰環境引起了軍方普遍重視,當時一些國家媒體稱:伊拉克新聞部長薩哈夫不亞於共和國衛隊一個整編師的戰鬥力。這些廣播電視、報紙雜誌等媒體,對戰場情況近實時的報道,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軍方對媒體的巧妙運用,令人真假難辨,目的是為了震懾對方。正如美國未來學專家托夫勒在《力量轉移》一書中所説:“所有各方都將運用‘資訊手法’,也就是以操縱資訊影響對方的決策和決策的實施,影響對方人民和決策的溝通,從而破壞對方的穩定以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可見,如今資訊媒體的多樣化,已使政治輿論成為一種新式戰場環境,從另一個側面間接或直接地影響著交戰雙方的作戰決策指揮。

在變幻莫測的形態環境中角逐

現代資訊化戰爭目的的有限性,使戰略、戰役、戰術界線變得十分模糊。從近幾場局部戰爭中不難發現,戰爭的目的性非常明確,在以往傳統戰爭發起之後,戰爭往往像洪水猛獸一般,很容易失去控制。而資訊化戰爭其目的性非常明確,攻城掠地、大規模殲滅敵軍已經不再是戰爭的主要追求目標。所以,假如指揮員對政治、經濟、外交目的不明確、不清晰,就可能使戰爭超出預期目標。另一方面,政治、經濟、外交對作戰指揮的影響日益增大。比如,從經濟角度看,科索沃戰爭中經濟因素並不是戰爭的直接動因,但雙方在空襲與反空襲中,都是以經濟目標為主要對象,空襲的目標大都是經濟命脈。所以説,現代戰爭雖然也強調打技術,但基礎還是靠經濟,靠後勤。可見,增強國民經濟實力,提高保障能力,是贏得未來作戰勝利的一大關鍵,所以指揮員在運用後勤力量時必須考慮經濟因素的影響。從外交上分析,從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到伊拉克戰爭,每次開戰前都有強大的外交之戰。美國在世人面前總是喜歡把“正義”的帽子戴在自己的頭上。以外交為軍事企圖開路,古來有之,但古今的手段和效果已大有不同。所以説,資訊化戰爭條件下,政治、經濟、外交因素愈來愈成為作戰指揮環境非常重要的因素,對此必須予以充分重視。(高東廣 張軍民)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