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健:應對入世 “老闆缺位”仍是障礙

    在國內企業界最早呼籲“國有企業老闆缺位的青島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日前在展望入世以後中國國有企業發展趨勢時提出,加快産權制度改革是中國入世以後國有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國企應對入世需先治“機制病。

    周厚健説,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確實給中國企業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進入國際市場的環境會發生很大變化,關稅壁壘和一些不符合W TO原則的歧視性作法將會明顯減少,這為中國企業和産品參與全球競爭,更多地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打鐵還要自身硬,在經濟全球化面前,國有企業在技術、信用等方面會有明顯不適應,但最大的劣勢還在於機制。如果不能建立適應經濟全球化的企業機制,拖著一個僵硬的身軀去“與狼共舞,那只能會被狼吃掉。同時沒有一個健康的充滿活力的企業機制,資本、人才和技術就不會青睞你,在跨國公司強大的競爭面前,企業現有的人才也難以留住,企業將會遭到全社會的“盤剝”。

    周厚健結合海信集團的實踐,認為國有企業産權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在於解決産權單一,“一股獨大,一股獨佔的問題,這是國企難以搞好搞活的最大體制“病灶之一,也是國企改革的最深層次攻堅難關之一。海信集團的辦法是先對下屬的子公司“一企一策進行改造,在投資主體多元化上不斷進行嘗試:1997年,海信集團在推動骨幹子公司海信電器上市的同時,對集團原控股子公司海信實業公司,一步到位地實施了産權出售改制,集團從控股地位退出,變成法人參股,職工都擁有了股份。對海信房地産公司,國有法人股逐步降低,增大職工特別是經營層持股比例。1998年成立的海信軟體股份公司(海信網路科技股份公司的前身),一起步便推行多家社會股東投資、經營管理者以及技術人才入股的産權主體多元化的現代公司組建形式。成立於2000年的海信數位科技公司,技術人員普遍成為公司的“老闆”,個人持股比例多達26%,技術股最多的達到6%。去年,海信集團對1/3以上的下屬子公司進行了股份制改造,專家、技術人員、關鍵崗位的骨幹都持有了公司股份,對於投資主體多元化難度大的子公司,通過試行間接控股、年薪制和股票期權等辦法進行過渡。

    談到海信集團的産權改革,周厚健坦言,這是一個相當敏感且難度非常大的問題,但青島市政府已經有了一個操作性很強的改革方案。周給目前海信産權改革取得的成效打了高分,認為已經初步建立起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企業機制,這一機制對於海信抓住中國入世這個歷史機遇“健康地走出去”,對於“樹百年海信,創百年品牌,將會産生巨大的作用。對此,周厚健充滿了信心。

    《中華工商時報》2001年12月3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