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對我國宏觀經濟調控的啟示

讓市場調節作用主導資源配置

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那麼,我們就要更傾向於選擇培育市場,讓市場調節的作用來主導資源配置。

和其他政府行為一樣,宏觀經濟政策本身是有缺陷、有時滯的,因此,即使不得已要實施宏觀經濟政策,也要充分估計其缺陷,並考慮到時滯因素,做到該慎行時就慎行,該果斷時就果斷。

陳憲,先後畢業于江西財經大學(獲經濟學學士學位)和中國人民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上海大學教授,國際工商與管理學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長、上海社會科學院博士生導師,並兼任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常務理事,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專家諮詢委員會暨教授講師團成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研究興趣在宏觀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和服務貿易。出版著作多種。

在關於中國宏觀經濟調控的爭論仍在繼續的時候,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將2004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創立"真實經濟週期理論"的兩位經濟學家芬·基德蘭德教授和愛德華·普雷斯科特教授,以表彰他們對動態宏觀經濟學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基德蘭德和普雷斯科特對動態宏觀經濟學的主要貢獻是:經濟政策的時間一致性和商業週期的驅動力量。他們認為,技術進步衝擊引起勞動生産率提高,進而就業、投資和産出提高,總供給曲線上移,經濟高漲;反之,則出現相反的結果。商業週期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經濟基本趨勢本身的波動,而不是實際經濟圍繞基本趨勢的波動,即商業週期不是對均衡的偏離,而是均衡本身暫時的波動。這就是真實經濟週期的深刻涵義。也就是説,在認定商業週期的驅動力量是技術進步的前提下,作為外生力量的經濟政策是難以與實際週期達到時間一致性的。既然是均衡,或是均衡本身暫時的波動,並且會回到均衡,便具有帕累托效率(在不損害他人的條件下,不可能使得任何一個人的境況得到改善),所以,不存在市場失靈,政府沒有干預經濟的必要。讓建立在市場主體理性預期基礎上的宏觀經濟,在沒有外部干預的狀態下運作,這就是"真實經濟週期理論"的結論。

"真實經濟週期理論"認為,市場機制本身是完善的,在長期或短期中都可以自發地使經濟實現充分就業的均衡。經濟週期源於經濟體系之外的一些真實因素的衝擊,這種衝擊稱為"外部衝擊"。引起這些衝擊的因素,是一些實際的,與市場機制無關的真實因素,如技術進步、石油供給和恐怖主義。市場機制本身無法預測這些因素的變動與出現,也無法自動地作出反應,故經濟中發生週期性波動。"真實經濟週期理論"把外部衝擊分為引起總供給變動的"供給衝擊"和引起總需求變動的"需求衝擊",這兩種衝擊又有引起有利作用、推動經濟高漲的"正衝擊",以及引起不利作用、導致經濟衰退的"負衝擊"。有利的衝擊,如技術進步;不利的衝擊,如石油危機,都會引起經濟不同程度的波動。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真實經濟週期理論"將宏觀經濟政策視為引起經濟波動的外部衝擊之一。該理論不僅證明外部衝擊無時不有,經濟波動是正常的現象,不是市場機制的不完善引起的,而且還通過計量經濟模型分析不同的外部衝擊對經濟週期影響的大小。

"真實經濟週期理論"還認為,既然經濟週期不是市場機制的不完善引起的,既然由外部衝擊引起的週期性波動不可能由政策來穩定,那麼,就不需要國家的政策去干預。只要依靠市場機制自發而迅速的調節,就可以恢復充分就業的均衡,實現宏觀經濟運作的穩定。而且,市場調節是一種逆調節,比如,技術進步引起投資增加,投資增加拉動經濟增長,經濟高漲時價格上升,這個信號本身就會抑制經濟。當然,這是以存在健全的市場機制為前提的。由於國家不可能掌握制定政策的充分資訊,經濟政策的作用又往往是滯後的,加上政策制定難免受到利益集團的影響,因此,經濟政策不可能如決策者的預期,起到穩定經濟的作用。基於這些認識,"真實經濟週期理論"將政策及其失誤作為一種不利的外部衝擊,加劇了經濟的不穩定性。而且,政策還會限制市場機制的作用,甚至破壞市場的自發調節作用。

在了解了今年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創造的"真實經濟週期理論"的精神以後,結合中國這些年來宏觀調控的實踐,我們可以得到以下思考:第一,中國目前無論就市場經濟的發育程度,還是就轉軌體制的現實背景,都距離"真實經濟週期理論"起作用的條件------市場迅速且有效調節------比較遠。因此,政府在有些情況下,如出現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或失業的情況下,對經濟不作任何干預是不可能的。退一步説,在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中,出現這種情況後,按照"真實經濟週期理論",不存在長期與短期之分,通過市場調節總會回到均衡狀態,但在中國或其他發展中國家就很難説了,如果嚴重的通脹和失業持續一段時間,其間的政治、經濟風險是非常大的。因此,我們應當有條件地理解"真實經濟週期理論"。

第二,即便如此,政府還是面對著兩種選擇:干預經濟,抑或培育市場。有人會説,這兩個選擇是不矛盾的,可以同時進行。但在經濟學看來,這也是一個兩難選擇,因為政府的資源同樣是稀缺的,如果總以市場不成熟為理由頻頻干預經濟,甚至過度干預經濟,不僅會導致培育市場機制和環境的投入不足,而且將使這種努力受到來自相反方向的抑制,延緩市場發育的進程。因此,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那麼,我們就要更傾向於選擇培育市場,讓市場調節的作用來主導資源配置。也許少干預經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干預經濟的負面作用有時比不干預還要大,這已經是客觀事實,就看我們是否有勇氣承認了。

"真實經濟週期理論"可以説是宏觀經濟學的"返樸歸真":返"新古典"之"樸",歸"看不見的手"之"真"。但不是、也不可能是宏觀經濟政策的"返樸歸真"。宏觀經濟政策的"返樸歸真"意味著國家對經濟不作任何干預,這與我們的現實相距甚遠。今天,各國的宏觀經濟政策都在各行其是,深刻地影響著本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我特別要強調的是,儘管這種"真實經濟週期理論"的理念是美好的,邏輯更是優美的,其計量模型也部分地支援了結論和觀點,但是,宏觀經濟政策的"返樸歸真"不是指日可待的。現實經濟、社會和政治的複雜性,都在影響並決定著國家的各項政策,包括宏觀經濟政策。

然而,儘管如此,我仍然要指出:其一,由於資訊不充分、不確定性難以把握和決策能力有限等原因,宏觀經濟政策對經濟運作的積極作用不可高估,消極作用在所難免,因此,政策居高臨下、一抓就靈是不可能的。其二,既然是市場經濟,就是利益主體多元化,且利益主體間的經濟關係是平等的,各種均衡的達成,就是利益各方博弈的結果。而且,從動態的過程看,政策如何獲得公眾的信任,是政策發揮效應的關鍵,所以,政府行為的信譽至關重要。其三,毋庸諱言,和其他政府行為一樣,宏觀經濟政策本身是有缺陷、有時滯的,因此,即使不得已要實施宏觀經濟政策,也要充分估計其缺陷,並考慮到時滯因素,做到該慎行時就慎行,該果斷時就果斷。這一番話當然不是"真實經濟週期理論"的告誡,權當是這一理論對我們的倒逼,以及在倒逼下産生的啟示。 (陳憲)

上海證券報 2004年10月27日


諾貝爾評委會成員稱中國科學家獲獎至少需十年
林毅夫:經濟發展決定諾貝爾經濟學獎花落誰家
今年諾貝爾經濟獎獲獎理論成果暫不適用中國
挪威和美國兩學者分享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中國問鼎諾貝爾,除了時間還需什麼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