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中國:起點、目標和前景
王夢奎

    小康社會是溫飽有餘、但還不富裕的狀態,是中國從溫飽到現代化的必經階段。用20年時間(2001—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綱領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長期發展戰略。目標和主要任務是:經濟總量翻兩番;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是基本實現工業化,加快城市化進程,發展外向型經濟;增進全體人民的福利,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深刻的大規模的社會轉型是艱巨的歷史性任務,前景是光明的。

    中國共産黨十六大制定的用20年時間(2001—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綱領,在全中國人民中得到熱烈的響應。這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長期發展戰略。分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起點、目標和前景,是認識現階段中國發展基本走向的鑰匙。

    一、初步實現小康為中國提供了新的起點

    小康和小康社會,是典型的中國化的概念。由於歷史文化傳統的差異和語言的隔閡外國朋友不大容易準確理解,但在中國並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難。“小康”一詞,源自中國西元前11世紀至西元前6世紀的詩歌總集《詩經》。把小康作為一種社會形態,出自西元前1世紀成書的儒家著作《禮記禮運》,是和他們所想像的遠古時代“大同”烏托邦相聯結和對應的一種現實的社會形態,是雖然不能做到“天下為公”但也政治比較清明、生活稍為安康的社會局面。在長期的歷史演進中,“小康”從書齋走向民間,其含義發生變化,指的是家有餘糧剩米的比較殷實的生活。中國是歷史悠久、文化遺産豐富的國度,歷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往往從古代典籍中吸取思想營養而又為現實目的而加以改造。康有為、孫中山和毛澤東都把“大同”思想改造為向前看的未來理想社會狀態。鄧小平則借鑒傳統思想,吸取人民語言的精華,賦予小康和小康社會以全新的意義,即溫飽有餘、日子比較好過、但還不富裕這樣的社會狀態,並且把它作為貧窮落後的中國走向現代化的一個必經階段。這不僅有重要的現實社會經濟意義,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也是饒有興味的。

    2000年實現小康,是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經濟發展戰略的重大調整。鄧小平在1979年提出,把2000年的奮鬥目標確定為實現小康,這是對當時沿襲下來的“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再認識的結果。20世紀末實現工業、農業、科技、國防這“四個現代化”,是1964年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來的。1975年1月第四屆全國人大重申這個目標。在當時“文化大革命”、生産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這個號召曾經起過積極作用,但實際上是做不到的。事實是,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經濟發展成就超出預料,現在“四個現代化”一個也沒有實現。鄧小平預見到這一點,放棄了20世紀末實現現代化的既定目標,而把這個目標設定為小康。這似乎是“後退”,實際是腳踏實地。在當時,這樣做不僅需要對於中國經濟的清醒估量,而且需要巨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氣。鄧小平關於小康的提法,有“小康水準”、“小康狀態”、“小康社會”、“小康國家”等,意思是一樣的,就是建設小康社會是中國從溫飽到現代化的一個必經階段。在當時尚未擺脫貧困的中國,把解決全體人民的溫飽問題作為現代化的起點,是正確的選擇。從溫飽到現代化,時間跨度很大,社會經濟發展水準有重大差別,把小康作為必經的中間階段符合經濟成長的一般規律。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形成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發展戰略:20世紀80年代解決溫飽問題,90年代末達到小康水準,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2000年的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産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每人平均達到800美元。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這種重新定位,引發了經濟政策的重大調整,也是促成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動因。20多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功,證明這種分階段、有步驟地實現現代化的戰略構想,積極而又穩妥可靠,符合中國國情,是正確的。

    經過20多年的改革和發展,中國社會經濟面貌發生了深刻的歷史性變化。可以作出四點基本判斷:

    (一)國家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國內市場供求格局發生根本變化。按可比價格計算,2000年國內生産總值是1980年的6倍以上。人民幣對美元的平均匯率由1985年的2.93:1變為2000年的8.27:1;如果是原定的20年國內生産總值翻兩番,每人平均達不到800美元。但是,由於經濟增長速度超過原來的預計,2000年國內生産總值為89403億元,按當年匯率計算為10810億美元;全國人口126583萬,每人平均850多美元。由於經濟總量顯著增長和經濟體制改革,長期困擾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應普遍短缺的狀況根本改觀。市場供求格局發生根本變化,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中國經濟增長由供給約束為主轉變為需求約束為主,並由此引起宏觀經濟政策帶根本性的轉折,即從過去的限制消費的政策,轉變為擴大消費與改善供給相結合的政策。近年來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和許多方面經濟政策的變化,可以由此得到解釋。

    (二)經濟結構實現重大調整,工業化進程加快。産業構成呈現出由低級向高級、由嚴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變動趨勢。在農産品供給實現總量基本平衡、豐年有餘的前提下,1978—2000年,第一産業比重由28%下降到15.9%;在人口總量增加3億的情況下,農業勞動者佔總就業的比重由70%降到50%;農産品等初級産品出口量迅速增加(1978年全國進出口總額206億美元,2000年初級産品出口額254億美元),但在出口商品構成中所佔比重由50%下降到10%,工業製成品比重由50%提高到90%。已經建成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製造業能力增強,長期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原材料、能源和交通運輸等“瓶頸”得到基本緩解。現代服務業正在興起。結構調整和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日益明顯,高新技術産業成為拉動工業乃至整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總的判斷,中國已經由工業化初期階段進入中期階段。

    (三)初步實現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种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格局已經形成。2001年底統計,全國個體工商業2433萬戶,從業人員4760萬人,註冊資金3436億元;私營企業202.9萬戶,從業人員2714萬人,註冊資金18212億元。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是從中國經濟改革初期沿襲下來的區分,兩者都具有“私有”或者“非公有”的性質。現在,非公有制經濟的增加值佔GDP的1/3,佔城鎮從業人員的30%左右。政府對經濟的管理由直接管理為主轉變為間接管理為主,市場體系初步建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顯著增強。綜合評估,中國經濟的市場化程度已經達到50%以上,中國已經由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改革為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中國經濟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國際化趨勢,已經由封閉半封閉型經濟轉變為開放型經濟。1980—2000年,外貿依存度(進出口總額/GDP)由14.4%提高到43.9%。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有15年的“非市場經濟國家”待遇期,並不反映中國經濟體制的真實狀況。

    (四)人民生活實現兩步歷史性的跨越。20世紀80年代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90年代由溫飽到達小康。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由57.5%降到39.2%,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由67.7%降到49.1%。群眾消費由追求基本生活資料數量的滿足,發展到注重生活品質的提高;消費結構從以農産品消費為特點的溫飽型,進入以工業品消費為特點的小康型;服務性的消費在迅速增長。2.5億農村貧困人口85%以上已經脫貧,貧困人口占農村人口的比重由30%降到3%。由國家統計局和計劃、財政、衛生、教育等12個部門的研究人員組成的課題研究組,按照經濟發展水準、物質生活、人口素質、精神生活、生活環境五個方面,確定了關於小康水準的16項基本測評指標及其臨界值。據此對小康進程綜合評估,20世紀末全國總體平均生活水準跨入小康社會的初期階段,大約有75%的居民初步過上小康生活,大約13%接近小康水準,大約12%離小康還有較大差距。千百年來困擾著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得到根本解決,祖祖輩輩關於小康生活的夢想開始成為現實。這是中國現代化歷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中國對於世界發展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上述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變化,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按照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戰略部署,走了頭兩步,現在開始走第三步。這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一個新階段。

    “三步走”發展戰略實現了兩步,不等於走完了現代化全程的三分之二。前兩步是20年,第三步要用大約50年。考察中國經濟,要注意總量和每人平均兩個方面。中國經濟總量已經居於世界第六位,假定保持近些年的發展態勢,中國年均增長7%左右,其他國家年均增長2.5%左右,並且假定匯率不變,2015年前後中國有可能成為次於美國和日本的第三位。中國GDP佔世界的比重,可能由2000年的3.4%,提高到2010年的5.4%,2020年的8.4%。但是,按每人平均計算,中國現在還不到1000美元,剛剛進入中等偏下收入國家的行列。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每人平均GDP要更多一些,但現在也還是中下收入的發展中國家,在世界上的排名仍在100位之後,和經濟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何況,購買力平價是有缺點的方法,現在世界普遍採用的還是匯率法,雖然匯率法也有缺點。

    中國目前所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準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為:

    第一,小康社會是從溫飽到現代化之間長達幾十年的發展階段,小康水準有一個從低到高的發展過程,現在剛剛邁入小康社會的門檻,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相比,現在所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準的。

    第二,即使低水準的小康,也還沒有全面達到。2000年農村還有3000多萬貧困人口溫飽問題沒有完全解決,2002年減為2800多萬。有6000萬人口雖已脫貧,但還是低水準和不鞏固的溫飽,生産和生活條件還很脆弱,容易返貧。城鎮有2000萬以上的人口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城鄉失業人數還相當多。還有更多的人口,雖然溫飽問題得到解決但尚未達到小康。

    第三,在經濟發達地區和落後地區之間、工農之間和城鄉之間,以及在不同的社會階層之間,收入水準和生活水準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在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諸多方面,以及小康社會建設的各個領域,進展狀況和達到的水準也不平衡。一般説來,吃飯穿衣的基本生存條件解決得比較好,在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方面還比較差,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之間的矛盾還很突出。

    初步達到小康,或者説,總體上達到小康水準,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了一個新的起點。

    二、全民共用和社會全面進步的目標

    可以這麼説:關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綱領,豐富和發展了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經濟發展戰略,實現了第三步戰略部署與第二步戰略部署的有機銜接,對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前期階段作出了全面規劃,為從小康逐步走向現代化指明瞭方向。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面”,有二重含義:一是覆蓋面的全面,就是説,是使十幾億人口共用建設成果的更高水準的小康社會;二是建設領域的全面,就是説,不僅是經濟發展和提高物質生活水準,而且要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全民共用和社會全面進步的目標。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基本任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一)經濟增長速度:20年翻兩番。發展經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和首要任務。經濟增長速度的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産總值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年均增長7.2%。到2020年,按可比價格計算,國內生産總值將接近36萬億元人民幣,按現在的匯率計算將超過4萬億美元。1995年,在制定“九五”計劃的時候,已經提出,2010年要比2000年翻一番。根據對經濟增長因素的分析和模型預測,2001—2010年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為7%—7.9%,其後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有所放緩。即使考慮到中國經濟基數越來越大,考慮到不確定因素的影響,20年翻兩番也是有可能的。2001年和2002年,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中國保持7.3%和8%的快速增長,更增強了人們的信心。當然,持續40年保持高速增長是不容易的。20世紀60年代以來,40年平均達到7%以上增長速度的只有南韓(8.4%)、新加坡(7.9%)和泰國(7.6%),平均6%-7%的只有中國香港和馬來西亞,平均5%-6%的也只有日本、印尼、土耳其、巴基斯坦和賴索托。中國再有20年高速增長,也是40年高速增長,無疑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20年如何規劃,一些重要指標如何確定,各項目標如何統籌協調和全面實現,制定發展規劃要注意些什麼問題,都是需要研究解決的。目前“十五”計劃(2001—2005年)正在順利實施,“十一五”計劃(2006—2010年)已開始醞釀。到2020年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正在組織研究。

    (二)經濟發展的基本走向:工業化,城市化,開放型經濟。

    1、基本實現工業化。這是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根本性問題。我們面臨兩方面的情況:工業化的歷史任務尚未完成,要繼續推進工業化;國內外環境的變化,不允許中國再走傳統的工業化道路,而且也有可能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早期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等國家的工業化,稍後日本的工業化,以及20世紀中葉以來東亞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工業化,和中國正在進行的工業化,時代背景有很大不同。世界科學技術革命有重要影響,使中國現階段的産業結構和消費結構與早期工業化國家在相同收入水準時有很大區別。世界範圍內開放型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體制的普遍建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對中國工業化的繼續推進也有重要影響。中國人口眾多的特殊國情對工業化進程更有重要影響。時代背景和中國的特殊國情,一方面使中國有可能利用新技術革命的成就,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改造和提升傳統産業,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同時必須處理好技術先進性與經濟合理性的關係,把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作為實現工業化的基本要求。既要積極發展高新技術和資金技術密集型産業,又要重視傳統産業的發展和提高。2000—2020年,産業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第一産業的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15.9%降至10%左右,第二産業由50.9%降至30—40%,第三産業由33.2%上升到50—60%。農業勞動力在全部就業人口中的比重由50%降至35—30%,每年下降0.75—1個百分點,大體上相當於1980—2000年的進度,應該是能夠達到的。

    2、加快城市化進程。這是和工業化相伴隨的歷史進程,其實質是大量農業人口向非農産業的轉移。農業生産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都是重要問題。在溫飽問題解決之後,農村發展面臨著如何逐步走向現代化的問題。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最大困難,在於人多地少,不容易形成規模經營。農村、農民和農業問題,在中國有特殊的重要性,但現在“三農”問題已經和過去不同,過去基本上是農業生産問題,現在實質上是“三化”問題,即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問題。解決農村問題需要從農村內部和外部多方面努力,一個帶根本性的問題,是推動農村人口向非農産業轉移,加快城市化進程。這是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實質內容。中國官方文件用“城鎮化”的概念,是為了強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防止一些發展中國家因人口大量擁入大城市所發生的“城市病”,不顧經濟基礎和經濟效益盲目發展小城鎮的傾向也是要防止的。中國過去長期在特殊的歷史條件和經濟體制下推進工業化,導致城市化嚴重滯後於工業化。1949年底中國的城市化率是10.6%,50年代初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比較快,1957年城市化率達到15.4%,而在1958—1978年的21年間,只提高2.5個百分點。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限制農民進城務工經商的政策放寬,城市化進程加快,1985—2000年城鎮人口增加2.1億,城市增加339個;2000年城市化率達到36.2%,比1978年提高18.3個百分點,平均每年提高0.83個百分點。據最新統計,2002年城市化率提高到39%。因為起點低,現在中國城市化率仍比世界平均水準低10個百分點左右,比發展中國家平均水準低3個百分點左右,説明發展潛力很大。在中國過去20年9%以上的年均經濟增長率中,勞動力流動的貢獻率為16%左右,也就是1.5個百分點。今後二、三十年,農村人口向非農産業轉移仍然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點。城鄉分割是歷史包袱,解決得好可以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因為政策更趨積極,人口流動更為自由,保持90年代城市化率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的進度,2020年城市化水準達到55%左右,農業勞動力在總勞動力中佔的比重降到35-30%左右,是能夠達到的。需要注意的問題:一是城市化可能會帶來的混亂和不穩定因素,這是任何國家城市化進程中都難以完全避免的,需要妥善引導和管理;二是在城市化的長過程中,土地仍然是農民生計和農村穩定的基礎,要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採取慎重態度。

    3、在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需要高度重視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問題。促進地區協調發展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政策取向。中國自古以來發展不平衡,今後發展仍將具有不平衡的特點。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地區政策幾經變化,地區差距總體上呈擴大的趨勢。西部大開發不是短期的政治突擊任務,而是長期的經濟發展戰略,實質是如何促進落後地區發展,縮小地區差距的問題。有利條件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國家有可能用更大的力量支援落後地區發展,這幾年國家在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大量投入,建設一大批交通、能源和水利工程,生態建設、科技和教育投入在增加,地區特色産業在發展,對外開放在擴大。不利因素是,不少地方自然環境惡劣,以及勞動力近乎無限的供給給東部産業向西部轉移帶來的特殊困難。一個可喜的現象,是東西部地區增長速度的差距在縮小,“八五”時期(1991-1995年)是5個百分點,“九五”時期(1996-2000年)縮小到2個百分點,2001年是0.54個百分點,但還不能做出這種發展趨勢能夠長期保持的結論。近年來西部地區的經濟快速增長,在相當程度上是靠國債投資和中央預算內的基本建設投資拉動的,怎樣建立有利於保持西部大開發可持續性的制度和機制,是尚待研究解決的問題。按現在的劃分,西部地區包括西南五省、自治區、直轄市,西北五省、自治區,加上比照實行西部優惠政策的兩個民族自治區內蒙古和廣西,國土面積佔全國的71.3%,人口28.6%,GDP不到18%。中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起步點在東部地區,最終落腳點是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在今後相當長時期,經濟比較發達地區仍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現在GDP超過1萬億元的有廣東、江蘇和山東,加上浙江和上海,佔全國的45%左右。經濟發達地區繼續加快發展,對於全國經濟的發展,對於支援經濟落後地區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如何在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促進地區協調發展,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有大量政策問題和實際問題需要研究。促進地區協調發展是中國的既定政策,但解決問題需要經過長期的努力,最近20年還不可能縮小地區差別,而只能逐步扭轉地區差別擴大的趨勢。

    中國已經把可持續發展問題提到重要議事日程。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後,中國政府迅即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最近又制定了《中國21世紀初可持續發展行動綱要》。中國在爭取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巨大成績,面臨的突出矛盾是:人口眾多、經濟快速增長與資源大量消耗、生態破壞之間的矛盾,經濟發展水準的提高與社會發展相對滯後的矛盾,現行體制和法律、法規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矛盾,等等。

    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經降到10‰以下,實現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轉變,但因基數大,人口總量仍在繼續增加,2002年凈增800多萬人,仍需堅持計劃生育政策,人口數量2010年控制在14億以內,2020年控制在15億以內。目前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0%以上,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以上,在經濟不發達的條件下迅速進入老齡化社會,由此所帶來的影響是必須面對的新問題。

    中國每人平均資源相對短缺,雖然在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資源方面有顯著進步,例如耕地面積銳減之勢得到扭轉,森林覆蓋率在擴大,經濟發展與資源相對短缺的矛盾仍很突出。要通過優化經濟結構,採用新的科技手段,加強規劃和管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南水北調工程和有力的節水措施將會緩解北方水資源的危機。石油資源不足必須通過國際貿易解決。現在年石油進口量7000多萬噸,2010年可能超過1.5億噸,對世界市場的依賴程度將達到50%,2020年進口量可能達到3億噸。

    中國在環境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單位國內生産總值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顯著降低,但在經濟快速增長的條件下,污染物排放總量還在增加,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觀。奮鬥目標是:到2010年,全國大部分地區環境品質明顯改善,基本遏制生態惡化的趨勢,重點地區的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得到基本恢復,農田污染狀況得到根本改善,森林覆蓋率達到20%,二氧化硫、工業固體廢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在“十五”時期(2001—2005年)大幅降低的基礎上再下降10%,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60%以上。中國是發展中國家,解決環境問題需要長期努力。

    4、發展開放型經濟。加入世貿組織標誌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的階段,中國將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以開放促進改革和發展。中國認真履行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在世貿組織規則框架內解決貿易糾紛。中國對推進區域經濟合作採取積極態度,已經同東盟達成在2010年以前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框架協議,中、日、韓三國的研究機構將共同研究建立三國自由貿易區的可能性及其影響。中國將繼續積極吸收外商投資和發展對外貿易。對於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和對外貿易增長,國際經濟界大多給予客觀公正的積極評價,也存在若干誤解甚至曲解。

    例如,有評論説,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工廠,由此造成了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産業空心化。應該説,由於中國製造業有比較雄厚的基礎,又有勞動力便宜的優勢,巨大的市場潛力對外國投資者有吸引力,投資環境在繼續改善,在國際産業轉移的大趨勢下,中國製造業有可能獲得比較大的發展空間。但中國現在還説不上是什麼世界工廠。1999年,美國製造業佔世界20%,日本佔15%,中國只佔5%,出口額遠在美、德、日等國之下,且産品品種少,檔次低,真正大而強的企業不多。2001年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有11家,都不是製造業。中國出口産品構成中,加工貿易佔50%以上,中國外貿200強企業出口值70%以上是通過加工貿易實現的,實際上只是世界加工廠的一個生産車間。中國出口産品以勞動密集型為主,這固然有利於發揮中國在國際分工中的比較優勢,但絕不會對其他國家造成威脅,一些發達國家出現的所謂“産業空心化”,是産業升級和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必然結果,對這些國家如果不是純利無弊,至少是利大於弊。日本是普通製造業向中國轉移比較多的國家,正如日本國際貨幣研究所理事長行天豐雄先生所説,日本全部海外生産佔GDP的比例只有約15%,遠低於德國的20%,美國的25%,實際情況是,中日兩國的相互關係正以如下方式加深:日本向中國出口中級貨物和資本貨物,而從中國進口那些比日本成本低的部門生産的終極産品。中國和其他經濟發達國家的經貿關係也是類似情況。

    有評論説,中國廉價商品是引發世界通貨緊縮的原因。這是沒有根據的。世界性通貨緊縮的深層次原因目下眾説紛紜,但美、歐、日三大經濟體生産過剩、經濟低迷無疑是最重要的原因,新技術普遍採用所導致的成本下降則是更深層次的原因。降低關稅和開放市場使其他國家的廉價商品進入中國市場,是中國物價走低的原因之一。中國經濟雖然發展強勁,但佔世界經濟總量不到4%,不足以對世界經濟産生實質性的影響。中國經濟增長主要靠內需拉動,凈出口占總需求的比重很小,且呈下降的趨勢,從1997年的3.8%降為2001年的2.2%。何況,中國在WTO規則下擴大對外貿易對其他國家也有利。中國實行進出貿易大體平衡的政策,大量商品進口為貿易對象國提供了日益擴大的市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遠高於經濟增長速度,21世紀頭20年即使對外貿易和經濟同步增長,2020年中國進口總額也將超過10000億美元。

    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助推器。世界銀行公佈的數據顯示,1980—2000年間,中國經濟增長對按購買力平價法計算的世界GDP增長的貢獻率為14%,僅次於美國的20.7%。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和全球經濟競爭中面臨著發達國家在經濟和科技等方面佔優勢的壓力,也面臨著其他發展中國家在相關領域的競爭,只能在市場競爭中求發展。發展開放型是必然選擇同時也蘊涵著風險,中國經濟的未來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

    (三)增進全體人民的福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是提高全國人民的生活水準和品質。實現20年經濟總量翻兩番的目標,按現在匯率計算,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將達到3000美元左右,相當於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準,城鄉居民生活將有顯著提高。也可以説,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大體上相當於從下中等收入的下限,發展到上中等收入的下限,即逐步脫離下中等收入國家行列而進入到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經濟發展新階段消費的趨勢,是消費領域的拓寬、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和消費品質的提高,這些方面都蘊育著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外投資者可以從中獲得大量商機。需要著重加以解決的問題主要有:

    1、關注低收入者和困難群體。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面臨的重大問題。中國消除貧困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在發展中國家貧困人口增加的情況下中國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但如前所述,目前中國城鄉還有近5000萬貧困人口(農村近3000萬,城市2000萬以上),加上處於低水準、不鞏固溫飽狀態的6000萬人口,總數在1億以上。這1億多人口需要給以特別關注,儘快使之鞏固地解決溫飽問題,並逐步過上小康生活。繼續推進扶貧開發,鞏固扶貧成果,是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因為不僅貧困人口數量多,而且現在尚未脫貧的人口生存條件一般比較困難,僅農村貧困人口中因生存環境異常惡劣者,因疾病等重大災害致貧或返貧者,以及殘疾人,就各有數百萬之多。在大量人口擺脫貧困的同時,經常會有新近失業或其他原因而進入貧困人群者。

    2、積極擴大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中國人口多,就業壓力大,解決就業問題是當前和今後相當長時期重大而艱巨的任務。從總量上看,中國解決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勞動力就業問題,但現在仍然存在龐大的失業隊伍。綜合各方面的研究結果,目前城鎮失業率,包括登記失業、下崗職工和其他類型的失業,總計大約在8-10%。1999-2002年,城鎮登記失業率由3.1%上升到3.9%,呈上升趨勢;下崗職工再就業率由50%下降到30.6%,呈下降趨勢。農村大約有1.5億左右的過剩勞動力,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中國政府採取許多擴大就業的政策並且收到積極效果,但據預測,2010年前適齡勞動人口年均增長0.6—0.7%,每年新增1000萬人,就業壓力很大;2010年之後適齡勞動人口增長放緩,就業壓力有可能逐步減輕。

    3、完善社會分配政策。主要是解決兩方面的問題:

    一是適當提高居民消費佔GDP的比重,即妥善處理投資和消費關係的問題。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消費率曾經明顯提高,帶有對過去長期“高積累、低消費”政策“矯正”的性質,但其後多年呈下降趨勢,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00年中國城鄉居民家庭最終消費支出僅佔GDP的49%,不僅低於世界平均水準,也低於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準。比較高的投資率是維持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中國處於工業化的中期階段,資本技術密集型工業加速發展,以及維持高增長率的要求,是導致投資率高的重要因素,有其合理性;即使如此,目前中國40%左右的投資率也明顯偏高,理論界普遍認為提高居民消費率有比較大的空間。2020年提高到60%左右,介於2000年下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準(56%)和世界平均水準(62%)之間,應該是可能的。這是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也是開拓國內市場和保證經濟持續增長所必須。如果政府最終消費率保持在目前11%左右的水準,2020年投資率將在30%左右。

    二是調節收入分配差距,即如何兼顧公平和效率的問題。雖然考慮到,在中國經濟體制轉軌的條件下,收入差距擴大有其必然性,以及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社會發展的均質性比較低,收入差距的擴大仍然引起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對收入差距程度如基尼系數尚有不同估計(注7),對政策取向也有不同認識。公眾對收入差距擴大的反應趨於強烈,而政府面臨公平與效率的兩難選擇,缺少強有力的調節手段。從發展趨勢看,中等收入階層將會逐步擴大,據社會學學者的研究,將從目前佔總人口的18%上升為38%左右,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左右。

    4、重視人的全面發展。這是一種新的發展觀,體現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終極目的,也是中國現代化建設新階段的客觀要求。全面建設小康的目標,包括社會保障體系、國民教育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各部門正在積極規則之中;這些方面的建設不可能向經濟發達國家看齊,而只能和經濟發展水準相適應而又反過來促進經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也包括人民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尊重和保障,以及保證人民安居樂業的良好社會秩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使全國人民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政治權利和生存環境得到全面改善的目標,也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目標。這些目標的實現都是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

    (四)推進制度創新。中國20多年來的經濟高速增長,得益於經濟體制改革甚大。目前仍然處在經濟體制轉換時期,必然的情況是: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清除,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健全,市場經濟本身所固有的矛盾已經開始顯露出來。幾種矛盾交織在一起,經濟發展仍然經常遇到體制性障礙,經濟發展仍然有賴於制度創新。新近國務院機

    構改革撤銷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並不意味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任務的終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和加入世貿組織,標誌著經濟體制改革進入新的階段,面臨新的矛盾和壓力,也帶來新的推動力。在新的發展階段,仍然要高揚改革的旗幟。新階段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經過20年的努力,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應該是多种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追求社會公正和共同富裕的、面向世界貿易體系的、法治的市場經濟體制。實現了這個目標,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的、從計劃經濟體制轉變到社會主義市場體制這種特定意義上的改革或者説經濟體制轉軌,就完成了。近期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是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的改革,金融體制的改革,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市場體系的建設。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制度創新,不限于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也包括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強調製度建設,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式化。從單純強調人的因素到強調製度建設是一大進步。人的因素當然是重要的,但制度更帶有長期性、根本性和穩定性。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進程中,各方面的改革,各方面的成功經驗,都要總結和上升為制度,從“人治”轉變到“法治”,才能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各方面的制度建設,要吸取世界各國文明的有益成果,但都必須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走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之路。這正是20多年來中國改革所以能夠順利進行的基本經驗之一。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發展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20年,是鞏固和提高現在初步達到的小康水準的時期,也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必經的承上啟下的發展階段。20世紀的最後20年,中國社會經濟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21世紀頭20年必將有更大的發展和進步。經過這個階段的改革和發展,就可以為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前景是光明的

    對於中國經濟現狀和發展前景的評論,向來有樂觀派和悲觀派,時而這一派佔上風,時而那一派佔上風,鬧得人們眼花繚亂。中國是發展很不平衡的大國,令人高興的事和令人掃興的事,積極的現象和消極的現象,都不少。表像的觀察往往容易見一斑而不見全豹,攻一點而不及其餘。在如此紛紜複雜而又迅速發展變化著的中國,甚至可以蒐集局部的材料證明任何荒謬的觀點。重要的是冷靜的思考和全面的觀察。

    我們清醒地看到: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大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此基礎上實現現代化,是非常艱巨的歷史性任務,絕不是沒有困難的,絕不是輕而易舉的。中國正在實現三個根本性的轉變: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從二元經濟結構到現代社會經濟結構的根本性轉變。正在進行三個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或者説各方面制度的改革和健全。三個根本性轉變,三個文明建設,都是極其艱巨的歷史性任務,許多矛盾和困難都是由此而産生的。從近代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看,已經實現工業化的國家和地區,目前大約有15億人口,是在産業革命以來200多年時間內分批完成的,每一個50年內新邁進工業化社會的人口不超過3億。中國到2020年,14億以上人口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基本實現工業化,本世紀中葉15億以上人口基本實現現代化,這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深刻的社會轉型過程。這場深刻的歷史性變革,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生産力的迅速發展,利益關係的調整和社會結構的變動。要順利實現這場深刻變革,避免社會大變革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劇烈社會震動,必須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保持社會穩定。中國在改革和發展進程中的許多政策和做法,都是基於這種考慮。

    中國集中精力進行國內經濟建設,需要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於世界和平與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和平建設的綱領,中國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是世界穩定的因素。中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整個現代化進程中,需要高度關注國際環境的影響。在開放的條件下,國際環境越來越成為影響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因素。中國正在越來越深地加入世界經濟和貿易體系,市場開放程度和對外部經濟環境的依賴程度將進一步提高。世界經濟政治形勢的不穩定和不確定性將越來越直接地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要利用經濟全球化提供的機遇,同時對開放型經濟發展所可能遇到的風險要有清醒的估計和應對的準備。我們對於面臨的困難和矛盾有清醒的估量。

    中國目前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是現代化進程中的困難和問題,也只有在改革和發展進程中得到解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宏偉的,也是經過努力能夠實現的。綜合分析,中國經濟具備持續快速增長的諸多有利條件,前景是光明的。因為:

    ——中國經濟有廣闊的增長空間。中國工業化的歷史任務尚未完成,現代化建設已經大規模展開,剛從溫飽進入小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正處於經濟迅速擴張的時期。人民生活水準和品質的提高,城鄉建設的開展,産業結構的提升,都會造就新的經濟增長點。新的技術革命為我國經濟提供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可能性。世界範圍內經濟結構的調整,為我國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有比較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過去長期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能源和交通“瓶頸”得到根本緩解,各種建設材料和機器設備供應充足且水準不斷提高,加之可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裝備,許多過去想做而做不到的建設事業現在能夠做到了。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把豐富的資源更充分有效地用於經濟發展,這和過去物資匱乏的困難不同。

    ——不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使社會生産力獲得進一步的解放,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體制保證。現代化進程中的矛盾和問題,將會在改革和發展中逐步得到解決。對外開放的擴大和水準的提高,將使我們有可能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更好地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發揮比較優勢和後發效應。

    ——具備支援經濟發展的群眾基礎和人力資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是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積極參與,求穩定、謀發展是人心所向。我國人口多,就業壓力大,但勞動力資源豐富也有優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國民教育程度不斷提高,大批科技人員和各級各類管理人員成長起來,在改革和發展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現在,中國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世界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中國經濟發展的任務遠比過去艱巨複雜,但現有基礎和有利條件也是過去所不能比擬的。依靠全國人民的團結奮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實現了這樣的目標,中國經濟就會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但是,在基本實現現代化之前,中國都還是小康社會;那個時候的小康社會,將是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準的小康社會,也是實現社會全面進步的小康社會。中國講了多年的現代化,現代化雖然在不少方面迅速推進,但因為經濟落後,發展很不平衡,就總體而言,在20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之初實際要解決的主要是幾億人口的溫飽問題;21世紀頭20年實際目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還有比較大的距離。在實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後,才有可能把實現現代化的問題更廣泛更直接地提上實際議事日程,屆時或許會逐漸淡化小康的色彩,更多地強調實現現代化這一面。無論如何,中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中國經濟時報 2003年3月25日


王夢奎指出中國經濟前景光明
王夢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綱領
王夢奎:發展經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首要任務
王夢奎、胡鞍鋼、厲以寧等著名經濟學家細説“小康社會”
解讀小康社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