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為2003年宏觀經濟政策激情建言

    儘管已經連下了幾天大雪,天氣驟然變冷,一場關於宏觀經濟形勢的討論卻非常熱烈。12月22日,在南開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和漢唐證券聯合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研討會”上,專家們探討了2002年宏觀經濟高速增長背後的一些潛在問題,併為2003年宏觀經濟政策激情建言。

    2002年:問題與高增長同在

    2002年,我國整個宏觀經濟保持穩定上升的發展態勢,一季度增長7.6%,二季度8%,三季度8.1%,全年國內生産總值超過1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

    專家們表達了對宏觀經濟向好的信心和樂觀,但同時指出,應該關注經濟高速增長背後的問題。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我國經濟自主性增長力量很弱。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戴園晨説,近幾年我國經濟增長一直能保證在7%以上,但這是依靠積極財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資推動取得的,其中靠積極財政政策推動的經濟增長佔1-1.5個百分點,靠進出口推動的增長達到1-2個百分點,依靠房地産拉動也是1-2個百分點,也就是説,依靠內需,依靠正常環境的增長就達不到這麼高。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部長李善同也認為,2002年宏觀經濟中出現的問題説明需求不足。她説,很多現象表明,中國雖然保持了增長,但是內需存在很大問題。

    首先是價格。從1997年11月開始,我國的零售價格指數出現負增長,長達5年。價格下滑一般應該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是從供給需求方面來考慮,一是成本推動問題。從成本來看,有兩個因素造成價格下滑,一是國外零售價格下降帶動中國價格下滑,國外價格下滑對中國進口的彈性為0.22,也就是説,國外價格下降10%,中國價格下降2.2%;另外,勞動生産率的提高、技術水準的提高,降低了交易成本,而與此同時,勞動力成本並沒有很大的提高。不過,李善同認為,價格的決定主要取決於需求的拉動。目前中國86%以上的産品需求不足,所以造成價格下降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內需問題。

    其次,李善同説,從就業狀況也能看出我國內需問題,雖然統計數字不能完全反映出中國就業狀況,但這些年城市的就業崗位實際上在不斷減少。

    再次,從貿易方面的數字來看,多數意見認為今年貿易很好,但是一般貿易甚至有幾個月出現了負增長,1-9月一般貿易進口8.9%,比一般貿易的出口低10個百分點,比加工貿易進口低近20個百分點,這也説明內需存在問題。

    李善同説,今年投資很旺盛,但是消費增長如此不樂觀,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收入分配問題,貧富差距如城鄉差距、在崗和下崗者的收入差距、行業差距和區域差距等造成消費傾向比較低;此外,一些改革的不確定性,如教育改革、醫療改革和社保改革等強化了儲蓄傾向,造成消費不足。

    南開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柳欣向研討會提交了一份厚厚的學術論文,他的研究報告認為,應該把表明市場經濟關係的企業的成本收益計算和利潤率加入到收入-支出模型,充分考察企業是否營利,研究結果認為近幾年的總需求不足是1992-1996年經濟高漲的結果。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偉則認為宏觀經濟中存在的一些矛盾給7.2%的增長目標留下了隱患,他總結了2002年經濟增長背後的四個矛盾:一是高增長與高失業率並存;二是高經濟增長與通貨緊縮並存;三表現在高增長與收入分配不公平、差距擴大並存;四是高增長與高代價的環境、資源、能源消耗並存。

    明年宏觀經濟政策的幾個焦點問題

    對於2003年宏觀經濟政策,專家們認為應充分關注經濟增長的持續性和協調性,諸多建議指向了幾個焦點問題。

    一是積極財政政策如何慢慢淡出。李善同説,2003年,我國繼續實行積極財政政策,繼續發國債,但是國債規模小於今年,應該説這是積極財政政策逐漸淡出的信號。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戴園晨表示,一般來講,積極財政政策應該是一項短期政策,現在我國已經實行了5年,雖然明年還不可能退出,要繼續利用財政赤字推動經濟增長,但是現在應該為積極財政政策的淡出創造條件了:一方面不能再有剛性支出,例如為公務員加工資,如果一再給公務員加工資,將會給積極財政政策的淡出增加困難;另一方面,積極財政政策的淡出要以金融發揮作用、民間自發投資增加為基礎。

    二是如何拉動民間投資。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劉迎秋教授説,有效需求包括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我國消費需求不足是在投資需求不足以後産生的,因此,政策的重點應該在於促進投資需求。戴園晨説,民間投資應該逐步取代政府投資的主角地位,增加直接融資的比重,減少間接融資。這一方面,目前失敗大於成功,去年民間投資的增長十分緩慢,主要依靠政府投資拉動經濟,而間接融資的比例大大增加,直接融資的比例去年比前年少,前年比大前年少。資本市場應該為宏觀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為民間投資活動創造有利條件。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黃泰岩教授則表示,投資增長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但投資增長造成了大量的存貨積壓,如房地産業就是最大的不良資産行業,變現可能性小,存在一定的隱患。如果消費需求沒有得到相應的增長,投資需求的增長就存在危險。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提高收入水準,現在已經到了一個增加財富、善待財富、重新認識財富問題的時期,可以把城鎮居民收入增加作為農村居民收入增加的解決方向。一個重要的措施是利用居民已有資産來增加財富,打開新的增加收入的環節,建設投資或財富再生渠道,使其與工資成為並行的收入渠道,降低工資收入的比重。黃泰岩認為,把城鎮居民儲蓄轉化為投資可以創造就業機會,為農民進城製造機會,而收入增加可以解決人們的後顧之憂,增加人們對於經濟前景的信心,形成良性迴圈。

    此外,專家們還對就業問題、三農問題、第三産業發展問題、社會保障問題等提出建議。李善同強調,應該對社會政策給予更多關注,例如提供更好的社會保障,減少大家對未來的認知的不確定性;為低收入者提供更多保障,政府提供的公共産品應該更公平,如教育、衛生等。

    中華工商時報2002年12月24日


2002-2003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
2002-2003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