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讓步的家樂福只是“出頭鳥”  

       家樂福超速犯規?

      “我這裡快成熱線電話了。”6月13日,面對眾多媒體的電話轟炸,瀋陽家樂福超市有限公司店長秘書趙小姐顯得有些招架不住。當天上午,一條有關中國政府勒令家樂福出售兩家超市部分股權的消息不脛而走。

      消息援引海外媒體文章稱,中國政府于6月11日勒令家樂福將其全資擁有的3家東北超市至少35%的股權出售給兩家中國公司。

      該報稱,遼寧省政府已明確規定,家樂福至少需要將其在瀋陽的8500平方米的大賣場和大連一家分店35%的股權出售給一家國內公司。因為按照1999年的有關規定,中國的超市外資擁有股權不得超過65%。而瀋陽和大連的分店中,法國家樂福擁有100%的股權。兩家中方買主之一的一位公司主管表示,預計家樂福還將著手減少其在中國其他分店的股權。

      在瀋陽家樂福,本報記者並未就此消息得到進一步證實。

      此前有消息稱,上市公司遼寧成大有意購買家樂福瀋陽和大連兩家分店的股權。遼寧成大將利用配股籌措3.5億元人民幣,其中1.02億元人民幣用於購買瀋陽和大連家樂福的股權。

      遼寧成大董事會秘書羅啟庫6月13日向記者證實,遼寧成大已經與家樂福達成了收購其35%股權的協議,並於3月12日發佈了董事會決議公告。閩發證券是此次配股的主承銷商,配股方案將在不久後上報中國證監會審批。

      事實上,去年8月6日,國家經貿委、對外貿易與經濟合作部、國家工商總局等部委即聯合下文,對家樂福在未獲中國政府批准的情況下,在各地開設超市以尋求快速擴張的做法緊急叫停,要求其轉讓成都家樂福連鎖超市的股權,退出經營。與家樂福同時接到整改令的還有上海龍華樂購、鄭州丹尼斯等。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儘管中法兩國政府曾經為此進行溝通,但在多方爭取無果後,家樂福最終對中國政府的緊急叫停做出了讓步。

      分析援引家樂福巴黎總部的説法,家樂福已經開始在中國進行運營模式的整頓,精簡目前的27家分店在所難免,可能最後只保留其中的13家。某些分店可能採取出售股權的方式,以此與中國政府的有關規定保持一致。而家樂福快速擴張的步伐也將因此放緩。

      但遼寧省政府一位官員否認此次家樂福出售股權與政府要求其整改違規經營行為之間有任何關係。“經過去年8月份整改並報經中央政府復核備案後,瀋陽家樂福實際上已經拿到了合法身份,屬於正常經營。至於此次轉讓股權,純屬企業間的市場行為。”這位官員説。

      為何地方普遍越權審批

      瀋陽一家外資超市的主管聽説上述消息後十分驚訝:瀋陽家樂福自1999年1月開業至今已有3年多時間,既然其獨資經營違反了國務院的有關規定,為何當初能順利開業,而且還在2001年被評為遼寧省年度銷售10強?

      該業內人士分析,儘管按有關規定屬違規經營,但當時家樂福此舉顯然得到了瀋陽市和遼寧省官方的默許和鼓勵。

      對此,遼寧省政府一位官員解釋説,1999年之前,為了保證國家絕對控股,外資投資中國零售業股權被嚴格限制在50%以內,而且必須報經國務院批准。但審批環節非常煩瑣,一紙批文往往需額外花費幾十萬元。更關鍵的是,各地政府手裏沒錢,往往無法實現絕對控股這一要求。

      這位官員以大連邁凱樂超市為例,當時日方計劃超市總投資14億元人民幣,這對於大連市政府而言,意味著巨大的稅收、就業等利益。如果硬性執行國家至少掌控51%股權的規定,大連市必須拿出7億多元。拿不出這筆錢,又不甘心因此放走鉅額外來投資,大連市只好向中央打報告要求放寬股權比例,允許日方擴大股權至70%,中方股權減少到30%。“出於同樣的利益考慮,未經國務院審批,當時的瀋陽市政府即自行批准了家樂福在瀋陽的投資。”這位官員説。據透露,遼寧省目前有18家外資零售企業,幾乎每家企業外方的股權都遠遠超過了65%這一限制性比例,部分企業甚至是100%獨資。這18家外資零售企業的年社會銷售總額佔該省年銷售總額的2.1%。

      “實際上,不單是遼寧省一家,各地政府繞過中央政府越權審批外資零售業,已幾乎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尤其是東南沿海省份更為突出。很簡單,大家都不想因此而放棄外資帶來的巨大利益。”這位官員説。

      外資零售如何繞開繁複的審批

      有專家認為,正是由於各地政府普遍存在的越權審批現象,外資進入中國零售業,已經遠遠走在了中央政府的開放時間表之前。

      據悉,中國從1992年開始進行零售業對外開放試點,當時地域只限于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大連、青島這6個城市和深圳等5個特區,每個城市允許試辦一到兩家合資零售商業企業。

      1999年7月,國家經貿委與外經貿部聯合發佈了《外商投資商業企業試點辦法》,將開放地域由原來的11個城市擴大到所有的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外商投資比例限制也有所鬆動。原來外資不可以控股,現在經國務院特批的個別企業,外資股份可超過51%,股權最高限制是65%。《辦法》對於設立合營商業企業規定了嚴格的審批程式。到1999年底,中央政府正式批准進入的中外合資零售商業企業只有21家,但實際上進入中國的外資商業企業卻多達近300家。

      繞開中央政府繁複的審批,大部分外資選擇了其他渠道:地方政府自行批准一些外商獨資的零售企業、中外合資合作零售企業;國內一些零售企業委託、聘請或承包給外商進行管理;中外合資,實際上由外方公司進行管理;中外雙方成立合資的商業諮詢公司(或為了便於審批,只叫“諮詢公司”),然後直接管理國內商業企業以及外資企業提供的專用品牌等多種方式。

      有分析認為,家樂福正是通過這些方式實現了快速擴張。2000年家樂福在中國的分店數量已達27家,其中至少有5家是在2000年開張的。

      在近300家企業中,違規的顯然不只家樂福,對合資零售業的整頓也早就開始了。早在1997年8月國務院就曾經下文,要求對合資零售企業進行清理整頓,並禁止地方擅自批准這類企業的進入。2000年11月、2001年8月國務院更是連發兩道禁令,在列出的需要整改的216家非試點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名單上,家樂福、沃爾瑪、百盛八百伴、好又多、伊藤洋華堂等零售業巨鱷赫然名列其中。家樂福各地分店被公開點名的即包括瀋陽分店、大連分店、重慶分店等。

      分析認為,這也是一些有外資背景的連鎖企業未能實現其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的原因。此次對家樂福的整改無疑向其他違規外資零售企業發出了警告:中國政府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後,將比以往更加積極地執行中央政府的政策法規。

      業內人士認為,國家之所以頒布有關規定和條例,採取逐步開放中國商業零售市場的政策,一方面是為了規範市場,另一方面則是為了保護尚顯稚嫩的國內企業,給它們一個學習和積蓄力量的時間,迎接加入世貿組織之後的全面開放。 (程剛)

    《中國青年報》 2002年06月17日

    


地方越權審批放水外資零售進駐
——關注“家樂福”事件
被勒令出售35%股權 家樂福中國遭遇政策瓶頸
英媒體:中國勒令家樂福出售兩超市部分股權
家樂福全面進入中國
家樂福更換環保購物袋
跨國零售集團紛簽採購大單 家樂福走出違規陰影
沃爾瑪VS家樂福 短兵相接在2001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