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界國家如何利用比較優勢   
劉秀蓮

    在21世紀世界産業結構大調整中,第三世界國家如何有效利用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分工與競爭,已經成為學術界極為關注和討論的課題之一。

    首先,應該闡明的是,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對比較優勢的理解和利用,從理論到實踐都不同於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所提出的比較優勢理論的基礎與原則,其比較優勢理論的本質與內涵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種變化在於傳統的靜態比較優勢與動態比較優勢之區別。李嘉圖比較優勢理論的局限性,在於它是從靜態的角度對一個國家的産業結構現狀進行分析的,它的前提條件是資源稟賦具有不變的特徵,這與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和世界産業結構大調整過程中,生産要素、資源可以在國際間自由流動,技術更新速度加快,新技術、新工藝能夠製造出新材料以替代自然資源,以及勞動力知識、技能和素質的提高,又可以克服勞動力數量不足的矛盾等等因素的變化大不相同。因此,第三世界國家固有的大部分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的這種傳統的靜態比較優勢,在未來國際競爭中將不具備壟斷優勢,因而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在世界産業結構加快調整過程中,第三世界國家應該從動態的角度去理解和運用比較優勢理論。

    那麼,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如何抓住機遇,較好地利用比較優勢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需要第三世界國家認真解決。

    1、比較優勢需要在競爭中不斷培養和創新

    一國經濟的比較優勢可以理解為核心競爭力,即産業優勢。如何使本國的産業優勢轉換為國際競爭力,這裡面有兩層意思:一是要充分發揮本國原有的自然資源、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和價格比優勢,並將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結合起來,保持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的可持續平衡;二是將這種天然的資源比較優勢進行不斷的培養和創新,使之成為動態性的比較優勢。也就是説,將資源型和勞動密集型産業逐步培養成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産業,實現産品結構向低成本、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方向發展,從而使本國的比較優勢逐漸地得到提升,使之成為動態性的比較優勢和可持續性優勢,在此基礎上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爭取到更大的利益。然而,這種培養和創造是在融入國際分工體系的競爭中來實現的。這就需要大量的投資用於基礎科學研究和核心技術的研製與開發,需要培養大量頂尖的高素質人才作為技術支撐。為此,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需要加快吸引外資來彌補本國資金不足和人才匱乏或流失的問題。但是,在引進外資和技術方面,重要的是將外資和技術的引進與本國的比較優勢結合起來,使本國的産業和企業在與外資和技術的結合過程中提高技術升級與創新的能力,使之培養和創造出自己的、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品牌。

    此外,動態比較優勢的培養和創造是一個較漫長的過程,第三世界國家只有充分利用國際分工和國際交流的有利環境,不斷增強産業升級的能力,使對外貿易結構能夠及時地適應世界産業發展和國際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趨勢,才能提高國際競爭力。國際競爭力既可以反映在最終産品中,也可以反映在某些零部件中,關鍵要看産品的技術含量和自有技術的比率。然而,第三世界國家在整個産業或行業的發展上根本談不上競爭力,但是可以在某個産業鏈中的零部件或産品的深加工這一環節上挖掘並創造潛力和競爭力。在這方面,東亞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可以説是一個成功的範例。亞洲“四小”經濟取得繁榮與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産業結構調整與升級經過了幾十年的培養和創造獲得的。在這個過程中,在經濟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它們能夠根據本國和地區要素稟賦的比較優勢的變化而不斷地對其自身經濟結構、發展戰略進行適時調整,其調整過程就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和利用動態比較優勢。第三世界國家應該很好地利用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在世界産業結構大調整中不斷培養和提升産業競爭力,從而在國際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2、後發優勢與主導産業的選擇

    所謂後發優勢通常是指,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所具備的,比發達國家更豐富的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成熟技術多等資源複合體狀態。它是一種特殊優勢,這種優勢即不是發達國家同樣能夠擁有的,也不是後發達國家通過自身努力創造的,而完全是與其經濟的相對落後性共生的。21世紀,經濟全球化、世界産業結構大調整和轉移為發展中國家利用這種後發的比較優勢提供了良好的時機與機遇。第三世界國家能否從經濟全球化中獲益,關鍵是看能否抓住機遇,並將後發優勢儘快轉換成國際競爭優勢,將靜態比較優勢培養成動態性的比較優勢,才能參與經濟全球化和新型的國際産業分工體系的競爭,並以較快的速度和較低的成本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目標。第三世界國家要充分地發揮後發優勢,首要的是,必須積極地重視世界知識和技術的選擇和運用,即在世界産業結構調整和技術轉移中,第三世界國家可以利用發達國家向外轉移産業中一些適合發揮本國資源與勞動力優勢的技術,也就是説,在引進技術時,應該考慮本國經濟發展的技術需要,如是否與本國生産要素的現狀、市場規模、技術進步有一定的關聯作用,從而帶動本國産業和技術的更新與改造。

    21世紀産業結構大調整與産業的轉移與20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産業轉移的技術層次和規模已大不相同,技術轉移的起點高,規模擴大以及轉移的速度加快。當代發達國家向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所轉移的是第三、四次産業革命所形成的以現代高技術為基礎的下游産業或部分中上游産業,如電子資訊技術産品的組裝等。這些發達國家需要淘汰或需要與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合作發展的産業,正是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在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過程中迫切需要發展的産業。發達國家這種産業結構調整和産業轉移,為第三世界國家培育和完善自己的産業,提高産業技術升級的步伐奠定了基礎,也為第三世界國家完成工業化和向資訊化邁進提供了發展空間和機遇。因此,第三世界國家應該抓住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將工業化與資訊化結合起來,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但是,在産業全球化、高科技化發展過程中,第三世界國家處於不利的地位。因此,在主導産業的選擇上,應該根據各國國情,反對盲目追求不符合本國國情的産業發展。也就是説,各國在進行産業結構調整時,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産業定位,找準産業發展在本地區以及全球産業分工中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以便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克服弱勢。一方面,應該積極穩妥地發展適合本國國情的高科技産業,放棄一部分不具備比較優勢的産業,挖掘和提高具有自身發展潛力的産業。但是,對於絕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來説,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它們的比較優勢仍是以勞動密集型産業或資本密集型産業為主。因此,在主導産業的選擇上,就不能盲目追求發展高新技術産業,而是用高新技術去改造傳統産業,以提高産品的附加值。此外,第三世界國家還可以利用具有發展潛力和前景的特色産業,如旅遊業、文化産業和生態農業等,並用這些産業的發展帶動其他産業的發展。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

    中國網2002年05月31日


經濟全球化
2001-2002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2001-2002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