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近期銅價大幅上漲的原因及對相關産業的影響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7 月10 日 |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2006年以來,國內外銅價呈現強勁上漲態勢。從國際市場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現貨銅價格在1月6日為4537美元/噸,到6月30日漲到7501美元/噸,增長了65.3%;從國內市場看,上海期交所(SHFE)1月6日現貨結算價為43520元/噸,到6月30日上升到61442元/噸,價格上漲幅度高達41.2%。5月12日,現貨結算價曾達到81810元/噸。銅價格上漲是國際國內需求增加迅速、供給相對不足和基金投機共同作用的結果,對我國的銅冶煉、加工和消費企業産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一、銅價上漲主要原因

(一)全球及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導致對銅的需求大幅增加

2006年1—6月,三大經濟體美國、歐洲和日本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持續保持在50以上,表明其製造業和整個經濟都處於擴張狀態。其中,美國芝加哥採購經理人指數在5月份為61.5,表明製造業擴張比較強勁;歐元區製造業經理人採購指數6月份為57.7,為2000年9月以來的最高點;日本製造業經理人採購指數各月份也都超過了50。製造業與銅、鋁、鋼材等基本金屬需求有顯著的相關性,製造業擴張表明對銅的需求增加。

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對銅的需求大幅增加,是拉高銅價格的主要力量。2002年,我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年消費銅最多的國家,2005年銅消費量佔世界總消費量的22.5%。2006年以來,我國對銅的需求仍然保持強勁態勢,與銅消費比較密切的固定資産投資仍保持比較高的增長速度。預計2006年銅的需求將達到390萬噸,比上年增長3.7%,而産量預計為280萬噸,需要從國外進口110萬噸銅。我國銅需求大於供給的矛盾是推動國際、國內價格上漲的主要力量。

未來全球經濟向好的預期刺激了銅價上漲。從2005年下半年以來,多家國際機構對中國和全球經濟發展作出了比較樂觀的預測。如2006年4月1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華盛頓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的報告中預測:全球經濟2006年和2007年將分別增長4.9%和4.7%。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樂觀預期使市場看好銅的需求,進而推動銅價上漲。

(二)銅供給相對不足引起價格上漲

銅業長期投資疲軟導致銅供給相對減少。2003年以前,由於全球經濟不景氣,有色金屬價格長期低迷,導致礦業投資減少。2002年,全球採礦業投資預算僅為19億美元。雖然隨著全球經濟恢復和中國工業化進程加快,對鋼材、銅等金屬原材料的需求迅速上升,其價格也大幅上漲,投資開始增加,但是,由於沒有發現新的大礦床,並且新項目從建設到投産都有一定週期,所以銅供給增長速度仍滯後於需求的增長幅度。

産銅國家頻繁發生的罷工和各種事故也降低了銅的産量,給國際投機資金提供了炒作的題材。2月28日,墨西哥集團下屬La Caridad和Cananea兩大銅礦千人以上工人舉行罷工,影響了銅産量。全球第二大銅礦印尼的格拉斯伯格銅金礦附近發生山體滑坡事故,併發生恐怖分子騷亂活動,導致該礦第一季度銅産量大幅下降。這些頻繁發生的罷工等事件,造成市場對銅供應前景的擔憂,促使銅價上漲。

此外,一些礦山原礦含銅品位的下降也影響了礦石産量。尤其是處理低品位礦面臨的技術問題,使得銅供給的增加遠沒有預期的那樣快速增長。

(三)大量投資基金流入商品市場,對銅價上漲起顯著推動作用

美元走勢疲軟促使銅價上漲。進入2006年後,美國貿易赤字繼續擴大,導致美元兌歐元及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均出現下跌。美元貶值一方面提高了以美元為計價單位的商品的價格,另一方面凸顯商品的保值功能,形成一定的商品投資需求,這兩方面都促使銅價上漲。

大量投資基金流入商品市場,對銅價上漲推波助瀾。目前,全球經濟處於寬鬆的利率金融環境中,金融資産收益率低下。投資者,特別是對衝基金會介入低收益的金融資産,如銀行貸款和短期國債,或減少金融資産在其投資組合中的權重,來購買其他更有吸引力的資産,如商品、房地産等。銅因其需求強勁、供給不足自然為投資基金所看重,於是商品指數基金以及原不涉足商品投資的養老基金、共同基金等逐漸流入市場。據有關部門的預測,2006年商品指數基金達到1200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了50%。大量資本流入商品市場對銅價格起著決定性作用,不斷上升的價格進一步強化了投資者預期,市場價格由此進入上升軌道。

二、銅價大幅上漲對我國相關産業的影響

銅價持續上漲對我國銅産業鏈的各方面産生了較大影響,但對不同環節産生的影響也不同。

(一)採礦企業獲得豐厚利潤

由於我國銅精礦資源十分有限,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對銅需求的不斷增長,銅礦産量自給率越來越低,2005年只有23.5%。供不應求的態勢拉動了銅礦價格不斷升高,資源型企業的利潤因銅礦價格上漲而大幅增加。

(二)冶煉環節利潤上升但引發了盲目擴張

冶煉環節利潤主要取決於所收取的銅精礦加工費。過去數年,銅精礦加工費長時間停留在比較低的水準,致使銅冶煉企業經營困難,甚至處於虧損狀態。但是,從2004年開始,由於銅價上漲,對銅冶煉環節的需求增大,因此銅精礦加工費大幅上升,冶煉環節也獲得豐厚的利潤。

但是,銅價和精礦加工費持續上升引發了銅冶煉行業的盲目擴張。國際供應商利用我國銅冶煉能力與銅精礦資源之間的巨大缺口,挑起我國企業間的惡性競爭,大肆壓低銅精礦加工費。國內大型企業開始喪失在産業鏈上游的話語權,淪為國際銅礦和冶煉商在境內的代理加工基地。

(三)銅價上漲導致銅加工企業經營條件日趨惡化

隨著銅價不斷攀升,企業維持正常庫存量所需要的資金量也在同步增加,銅加工企業面臨巨大的資金成本壓力。同時,銅材加工費卻在下降,更縮小了企業利潤空間。在這雙重因素的影響下,加工企業的生存甚至受到巨大的威脅。

同時,銅價居高不下對銅需求量産生了一定抑製作用,下游行業開始採用替代材料,導致許多銅加工企業訂單明顯減少,一些中小規模的企業訂單量甚至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0%左右。

此外,銅價上漲還誘發了劣質銅産品的製造。有些銅加工企業已經開始用含銅量低的黃銅、廢雜銅替代未鍛造的銅,少數加工企業甚至選用成本較低的“黑桿”(銅含量較低的次品)替代光亮桿進行生産,導致加工産品品質嚴重下降。

(四)銅價上漲導致銅消費企業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

銅消費型企業包括家電、建材、電子、機械、輕工等行業的企業。對那些銅材佔産品生産成本較高的企業來講,銅價大幅上升給企業的運營帶來巨大的壓力。一方面是銅價上漲大幅提高産品生産成本,另一方面是下游終端産品由於市場競爭激烈,難以通過提價來轉移銅價上漲所帶來的成本壓力。在競爭和生産成本上漲的壓力下,從而導致資金實力不足的企業紛紛減産,甚至被迫停産,退出市場。

不過,銅價上漲也促進了替代品開發。如一些生産視頻線纜的企業積極使用“銅包鋁”、“銅包鋼”進行生産;空調企業也在積極研究“鋁管”代替“銅管”的生産技術。

(五)銅加工企業比消費型企業、大企業比小企業能夠更好地利用期貨市場實現套期保值

面對銅價的激烈波動,企業可以借助期貨市場,採用合理的套期保值策略來規避風險,從而有利於企業的穩定經營。但據《財務總監》雜誌上年的調查,在期貨公司進行套期保值的企業以大型銅加工企業、銅生産企業和貿易商為主,而下游消費型企業很少有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套期保值。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資金實力有限,二是缺乏人才。

因無法在期貨市場上實行套期保值,面對高企的銅價,國內銅加工和消費企業多采用降低庫存和“隨用隨買”的方式採購銅以及銅産品。企業在收到下游企業的訂單後,再確定自己的採購數量。即使如此,由於銅價變動很快,企業根據當日銅價格簽訂合同,再去採購銅的時候,銅價的上漲已經超過了企業的預期利潤。

三、政策建議

我國對銅的需求預計今後數年內都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保證銅長期穩定的供應。

(一)建立銅價波動預警機制

此次銅價大幅上漲事件再次表明建立包括鋼材、銅等重要原材料預警機制的迫切性。應逐步建立一個及時、高效、完備的重要原材料價格預警機制,從全球範圍內對其實施動態跟蹤與觀察,針對問題,隨時發出報警信號,並及時作出政策調整,將損失減至最小。

(二)大力推進企業到海外開辦銅礦,增加原料供應

加強實施海外開辦銅礦是緩解我國銅礦資源匱乏的關鍵。我國企業在尋求海外資源方面目前整體上仍處於起步階段。要採取有力措施,推進企業到海外開辦銅礦:一是設立海外資源勘探風險基金,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到國外勘探銅礦;二是在信貸、外匯和稅收上對項目給予支援;三是對重大項目和大型銅礦開發,應納入國家經貿關係範圍之內,最好政府出面與項目所在國政府商討,爭取優惠政策。

(三)支援和鼓勵企業組成統一對外談判聯盟

2003年11月,國內六家銅業自發聯手成立“中國銅原料聯合談判組”,統一與國外原料供應商進行談判,改變了以前各自採購而導致競相壓低加工費的惡性競爭局面,成為我國購買礦石原料中增強“話語權”的成功實踐。應在政策上給予支援和鼓勵,促使這一聯盟更加鞏固、完善和擴大。

(四)加強國內礦山開發建設

積極創造條件,開發國內新礦山,對前期工作準備充分的項目,儘早開工建設,爭取在較短時間內能夠緩解國內銅精礦供給不足的局面。要引導社會資本投向銅産業發展的“瓶頸”礦山開發建設上。由於礦山投資大,風險大,回收週期長,國家應制訂優惠扶持政策引導社會資本投向銅産業開發。

(五)嚴控産能過度擴張,積極推進兼併重組

繼續貫徹執行國家有關銅産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做好“有保有壓”工作。“保”要做到堅決,支援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提高技術裝備水準,延長産業鏈,提高銅加工産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壓”要做到有力,從審批、土地和信貸方面嚴格限制以擴大生産能力為目的、無原料來源的新建、擴建銅冶煉和電解銅項目,防止行業産能過剩繼續惡化。

按照市場原則,鼓勵有實力的冶煉和加工企業,以資産、資源、品牌和市場為紐帶,實施並購、重組、聯合戰略,進一步提高産業集中度。

(六)大力發展迴圈經濟,提高廢銅回收率

在國內的廢金屬集散地,選擇適當地區,設立廢銅分選、收集場地,使之逐步成為廢銅的供應基地。在稅收政策上對從事廢銅回收、利用的企業予以支援。鼓勵開發廢銅利用的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廢銅利用水準,增加産品附加值。

(作者李布 靳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