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融前任CEO夏耘:海融“賣身”和訊是個悲劇  

    當海融的幾位創始人兩年前意氣風發地推出158海融證券網的時候,恐怕沒有想到海融今天會被人吃掉。

    

    作為國內財經類網站的巨擘,雖然和訊已經儘量低調,只簡單地召開了新聞發佈會,發表了非常簡短甚至可以説是語焉不詳的新聞稿,但上周和訊收購海融的消息一經傳出,還是引起了眾多圈內人士的關注。

    

    作為財經類網站的後起之秀,海融這兩年來一直是和訊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在證券投資資訊、線上證券分析軟體等領域已經佔有一席之地。就在去年12月中旬,海融總經理張本偉還在接受某報記者採訪時暢談融資計劃,聲稱“希望將證券投資資訊、網際網路證券分析軟體、網上證券交易這三大塊業務做成行業老大。融資目的就是推進這三塊業務的快速發展,並在新的資金平臺上不斷進行資本運作”云云。可就在短短三個月之後,海融卻把自己賣給了和訊。

    

    從融資到合併,這背後的故事想來耐人尋味。

    

    悲劇收場

    

    雖然在並購發佈會上,和訊董事長章知方及海融總經理張本偉均表示此次並購將成為強強聯合的範例,將對業界産生積極的借鑒作用。但海融前任CEO夏耘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的時候仍然不無悲哀地指出,對於海融,此次並購是個悲劇。

    

    目前,和訊方面對於並購方式唯一的公開描述只有“發行新股”幾個字。而在夏耘看來,並購“無論從發行新股的比例還是發行新股的方式來看”,都是他不能接受的。

    

    據透露,此次和訊收購海融是以公司收購的形式進行的。在具體收購方式上,是由和訊在海外的公司Chinaweb發行新股,收購海融在開曼島(Cayman)註冊的海外公司158China.com的股權。作為交換,158China.com將其在北京的全資子公司海融世紀轉讓給和訊,同時作為158China.com的合同公司,北京海融資訊系統有限公司與158China.com的合同也一併轉由和訊經營。這樣,158China.com股東手中的資産就由一家全資子公司和一家合同公司全部變成了和訊的部分股權。

    

    作為158China.com、同時也是海融股東之一,夏耘認為“和訊在對海融價格的評估上也採取了一個錯誤的標準”。雖然目前我們無從得知和訊對海融的具體估價,但有消息表明,這一估價是以兩家公司的現金存量為標準來衡量的。對於缺乏現金的海融來説,這無疑是一個“最差的標準”。在夏耘看來,海融的實際價值要遠遠大於和訊的報價。

    

    作為我國證券市場入行較早的IT企業,海融在1993年就涉足中國證券投資諮詢市場,投資建立20多家資訊資訊服務中心,向用戶提供證券資訊服務。1995年,海融率先在國內推出盤後分析軟體“海融快訊”,並在短時間內佔領了市場的領跑位置。1999年12月,面向普通股民的海融“閃電版”實時選股追蹤系統推出。這套依託圖文卡接收行情的軟體,更注重盤中的動態技術分析,開創了動態選股的先河,每套售價880元,創出了近10萬套的銷量。

    

    2000年4月,海融開始涉足網際網路。158海融證券網(www.158china.com)趕在納斯達克暴跌之前正式發佈。當年7月,158海融證券網就在中國網際網路網路資訊中心“中國網際網路最有影響力十大網站”評選中名列證券類網站第5位。此後,海融高層確立了“網站、軟體、資訊、交易四條腿走路”的公司架構,2000年底一度實現收支平衡。2001年海融軟體收入即達1000萬,如無意外將在今年上半年實現盈利。用海融總經理張本偉的話説,“曙光就在前面”,海融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的明顯不足。

    

    迫不得已

    

    對於夏耘等個人股東來説,在見到光明之前出售海融,唯一的解釋就是“迫不得已”、“無可奈何”,以及諸如此類的字眼。最大的錯誤則在於公司創始人過早地失去了對海融的控制權。

    

    相信許多人還對2000年4月28日158海融證券網的誕生記憶猶新。為了表示要大幹一場的決心,一貫低調的海融資訊在“超五星級”的北京國際俱樂部召開新聞發佈會,並請來了證券業鼎鼎大名的尉文淵作網站第一任CEO。此後“熊市?牛市?”的超大廣告牌開始在北京鋪天蓋地,許多股民在一夜之間記住了“158海融”的名字並成為海融的忠實客戶。

    

    對於海融來説,這無疑是公司歷史上最輝煌的一天,而海融的麻煩也就從那個時候開始的。在此之前,海融是一家相對簡單的小公司,8名個人股東,幾十個員工,名氣不大但是效益不錯。為了擴大規模,也受當時“.com”風潮影響,股東們決定成立網站並成功地從瑞士某投資銀行拿到了450萬美元的投資,分3批到位。

    

    為了這450萬美元,海融付出的代價是45%的股權。網站成立後,該投資銀行成了大股東,海融開始虧損。也就是從那時起,由於對海融的前景持不同觀點,大股東和幾位個人股東之間的衝突就沒停止過。

    

    尉文淵上任伊始,恰逢國家開始逐漸放寬對證券類網站從事網上交易的規定。順應此潮流,尉文淵作出了讓券商參股共同進行網上交易的規劃,並初步和幾家券商達成了意向。但此事最終在大股東的反對下作罷,尉文淵在上任大半年之後,于2000年11月離開海融。海融個人股東,也是公司創始人之一的夏耘成為繼任者。

    

    夏耘上任後為了便於核算、保存實力,曾做出過將網站業務和軟體資訊業務分拆的計劃,遭到投資人反對,在公司具體經營方式上也和大股東産生了分歧。他一度曾拒不接受股東“指揮”,於是第三筆投資遲遲不能落實。夏耘在2001年5月底憤而去職,接任的是曾在方正、大唐等公司有過多年高管經驗的職業經理人張本偉。

    

    張本偉上任之後,提出增強業務互動性,實現“資訊、軟體、網站三位一體”的規劃,並對公司進行重新整理,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於網站持續虧損,公司資金出現了困難,海融有了再次融資的計劃。但是這次融資完全是由大股東為主導的,其目的在於尋找退路,避免風險。

    

    在尋找投資期間,海融曾經接觸過包括券商、地産商、上市公司在內的數家投資機構,合作方式也包括注資,換股等多種方式。但也許是對海融未來失去信心,大股東最終決定將公司出售給同樣有外資背景的和訊。從去年12月初雙方股東開始接觸,到今年2月10日達成協定,短短兩個月海融易主,投資者手裏的海融股權變成了和訊股權,而海融的幾位個人股東則間接變成了和訊的小股東,連進入董事會的資格都沒有。對於他們來説,合併後的新公司已經和他們沒有什麼直接明顯的利益關係了,而這正是他們最不願見到的。

    

    決非偶然

    

    其實在海融的歷史上,個人股東和投資人之間的激烈衝突可以追溯到公司成立初期。1993年公司成立就是因為某投資人投了一筆資金當大股東,以馬曉威為首的幾個創始人以技術、管理入股,共同建立了現在的海融。開始的兩年間由於公司尚處於起步階段,大股東和負責經營的小股東之間還相安無事。

    

    1995年,“海融快訊”面世,到1997年“海融快訊”已經升級了9版。公司在股市裏撈到了第一桶金,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投資人和經營者之間的分歧也開始了。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和經營者,幾位小股東希望海融能夠加大投入擴大規模,而大股東考慮的更多的則是如何分享利潤,避免風險。兩者衝突的直接後果是公司發展速度放緩,進入了長達兩年的低潮期。

    

    1999年,幾位對市場前景充滿信心的創始人從投資方手中回購股份,拿到了公司的控制權,推出了新産品海融“閃電版”。公司再次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但是幾位創始人也“背了一屁股債”。隨後的故事大家已經知道,終於成了大股東的創始人決定融資建網站,海外投資一進來,大股東再次成為小股東。

    

    談到這裡夏耘唏噓不已:“我們為了拿到控制權放棄了自己的利益,然後拿著控制權去融資,為了融資又把控制權轉手讓給別人,最後什麼都不剩了。”

    

    “作為公司創始人,我們總是希望海融取得更大的發展。雖然現在面臨困難,但海融有自己的模式,有實實在在的收入,不可能活不下去。可作為投資人的大股東和我們想法不一樣,他們總想給自己找一個退路。這個退路不是以公司生存為目的的,而是想把風險轉嫁出去。”

    

    “對於把海融出售給和訊,海融的創始人和國內股東基本上都持反對態度。但我們已經沒有了控制權。讓大股東絕對控股,這是個失誤。1999年的時候公司規模小,我們還能想辦法挽回,這次卻沒辦法了。”

    

    “資本就是這樣,你成功了他們就來搶奪勝利果實,你困難他們就想甩包袱。許多其他類型的公司也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對於海融來説,我們躲過了第一次,沒躲過第二次。”

    

    最大贏家

    

    不管和訊願不願意承認,在這次收購活動中它都是最大的贏家。

    

    如果按照夏耘的説法,和訊對海融的估價是基於雙方的現金存量進行的,那在價格上和訊已經佔了很大的便宜。據知情人士透露,和訊因為背靠軟銀、《南華早報》等海外大股東,手裏握著大把的現金,而目前海融的資金要則遠低於海融的收入。

    

    即使雙方估價另有標準,和訊對海融的收購也是一件穩賺不賠的買賣。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海融在網站、資訊等方面的快速發展已經開始對和訊“第一財經網站”的地位造成威脅,和訊如果想要徹底打倒海融、收復失地,市場投入很可能就比收購海融大得多。更何況海融的加入給和訊帶來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雖然號稱“國內第一財經網站”,和訊成立數年來和仍然其他大部分網站一樣處於虧損階段,每月虧損額超過千萬。並且由於經營目標和方式相對傳統,和訊的盈利前景相比之下不如海融清晰。我們可以看到並購大會發言稿中宣佈,合併後的“新公司將以財經資訊、網上交易、線上軟體作為自己的主要發展方向”。熟悉兩家網站的人不難發現,這一方向其實是海融在張本偉上任後提出的“資訊+軟體+交易”的翻版。至於海融目前經營情況最好的軟體業務,也正是和訊的弱項。從這個角度上看,並購不僅為和訊消滅了潛在的敵人,擴大了規模,更為公司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和更為清晰的盈利前景。正如和訊公開承認的:“購並後的公司網上流量將明顯增加,網上交易業務將得到拓展,線上軟體産品的市場開發與銷售也將大幅增長,廣告收入亦更為可觀。因此,購並可以有效地改變公司的財務狀況,降低運營成本,擴大營收規模,使公司財務進入良性迴圈。”

    

    對於整個財經類網路市場,和訊收購海融帶來的影響也是深遠的。在目前的網路低潮中,許多財經類網站已經深感日子不好過,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贏時通。雖然曾經一度在CNN IC調查中名列財經類網站的第一名,並於2000年9月被聯想收購,但由於長期見不到盈利可能,聯想已經決定將贏時通出售。據業內人士透露,聯想已經為贏時通找過四家買主,但至今尚未脫手。而和訊海融的新“網上財經資訊航母”一經成立,必然會搶佔一部分網站原本已經少的可憐的市場份額。

    

    實際上,其他財經類網站已經感到了和訊海融合併帶來的壓力。在並購消息傳出後,金融街網站CEO寧君就曾經給張本偉打電話,表示“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發生了。”張本偉甚至表示,合併完成之後,“其他(財經證券類)網站要不就趕緊賣掉,要不就等著關門吧。”

    

    然而在這次收購活動中,仍有許多疑點有待我們去解開。作為收購活動的主導方和最大的贏家,和訊對於此事的低調態度引起了許多業內人士的不解。

    

    為何雙方早在2月10日便以簽署了有關文件,但直到一個月後的3月4日才正式公佈消息?為何不透露收購後的股權比例?為何不公佈新公司的管理架構?合併後兩家公司如何整合?對於這些問題,和訊的回答都是無可奉告,僅表示“購並後,兩家公司仍照常營運,在經股東大會對購並協議確認通過後,將在業務上進行重組,並將對重組後的新公司業務進行全面整合。”而至於股東大會何時召開,和訊的回答還是“尚未確定”。

    

    對於這些問題,本報將繼續關注,一一解開。

    

    背景資料

    

    關於和訊和訊公司成立於1995年,並於1997年在國內最早進入與網際網路相關的證券和財經資訊服務業務,1998年和訊首批通過中國證監會認證獲證券投資諮詢資格,是國內最具影響的提供財經資訊服務和基於網際網路的金融服務綜合平臺的專業機構。和訊公司創辦並運營的和訊網是中國著名的財經證券網站。和訊網擁有《財經報道》、《和訊投資》、《和訊論壇》、《個股資訊》、《和訊搜索》等諸多王牌欄目,並開通有網上證券交易、我的和訊、和訊商城、網上租賃等多種專項服務,日訪問量超過200萬,註冊會員近50萬。此外,和訊網作為和訊網上交易綜合服務平臺(即TOP系統)與和訊網上認證計費服務平臺(即EPS系統)的入口網站,共用上述系統開戶用戶約70萬。2000年以來,和訊網連獲“中國優秀網站評比金融與證券類專業網站第一名”、“全國十佳最具潛力站點和“讀者首選金融網站榮譽。

    

    關於海融北京海融資訊系統有限公司創建於1993年,總部設在北京,擁有上海、深圳、杭州三家分公司和遍佈全國的數十家分中心,是一家集金融資訊研究、證券軟體産品開發、網際網路應用及經營服務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海融公司研製開發的一系列證券分析系統及相關軟體,以其強大的數據支援、實時的追蹤功能、獨特而廣泛的實用性能,佔據了同類産品市場的較大份額。作為一家擁有政府批准證券投資從業資格的機構,海融已成為中國最早進入金融證券資訊資訊服務領域的專業資訊公司之一。海融下設軟體事業部、網路事業部以及證券研究事業部三個業務部門,主要産品包括海融快訊“沖浪者”股市決策系統軟體、海融“閃電版”實時選股追蹤系統、158海融證券網(www.158china.com)、9158移動理財等。王丹

    中華工商時報 2002年03月12日


財經傳媒和訊海融實現購並
和訊網起訴搜狐剽竊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