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大:唱響國際市場的中國農産品品牌  

    在日本和南韓,提起中國的速凍蔬菜、水産品、調理食品、禽肉熟食等農業深加工食品,從進出口商、超級市場直到家庭主婦,許多人都知道中國山東龍大生産的産品。

    2001年,龍大銷售總收入14.6億元,農産品出口創匯就達9300萬美元。“龍大”品牌不僅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在世界範圍內也為中國農産品帶來了巨大聲譽,著實為中國農産品打入國際市場爭了一口氣。

    如今,作為國家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全國最大的速凍食品、調理食品生産加工企業,龍大的品牌在囯外似乎成了中國農業深加工食品的代名詞。

    先説調理食品,龍大調理食品的各項品質標準不但達到而且均超過了日本同類産品的水準,在日本被評為A1級,直接進入超級市場,下屬4個農産品加工企業也通過了日本農林水産省註冊。在南韓,龍大每年出口紅薯湯粉8000噸,佔據了南韓市場的半壁江。在歐美,龍大的速凍蔬菜、水産品通過了美國FDA認可,其生産的龍大粉絲、粉皮、甜豌豆、魔芋、面醬等共同編織了一張橫跨美、德、英、法、西班牙等國的中國農産品出口網路。

    在中國已經加入WTO,中國農業將全面向世界開放,既面臨重大機遇,也面臨嚴峻挑戰的今天,龍大的成功無疑為中國農業及中國農民走向世界帶來巨大的鼓舞。

    其實,龍大的這一農産品國際化戰略是從一件很小的挫折開始的。那還是上世紀90年代初,龍大總裁宮學斌收到一個來自日本的郵件,打開精緻的塑膠袋,裏麵包著幾根頭髮.郵件中寫道:“這是在你們加工的韭菜末裏揀出來的。為此我方將向貴公司索賠40萬元。”那一刻,宮學斌的頭髮也像那幾根髮絲一樣豎了起來。幾根頭髮絲,索賠40萬!這可不僅是40萬塊錢的問題,是今後還要不要做生意,是國際先進的生産意識和中國小農生産意識的碰撞。

    中國農業産業化起步晚,企業工人大多是剛丟下鋤頭和土坯的農民工,什麼産品“理化指標”、“細菌指標”,對他們還很陌生。而要發展中國自己的農業産業化,讓中國農産品走向世界,就要按國際標準做,決不能讓幾根頭髮絲堵住通往國際市場的通道。當時,一位名叫佐滕的日本食品專家在龍大常駐,他走在工廠的每一個角落,總是隨手揀起一片紙屑、一根草棍、一個煙頭,隨手裝入塑膠袋中。這些都使龍大人明白了什麼叫與國際接軌。

    為在國際市場創出中國自己響亮的農産品品牌,僅“九五”期間,龍大先後投入資金1.9億元,從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引進了速凍裝置、氮氣保鮮庫、屠宰分割流水線及超濾膜殺菌水處理裝置、臭氧殺菌裝置等國際先進食品加工和衛生設備,將生産車間建成了符合國際標準的全封閉無菌車間。在此基礎上,龍大聘請了加拿大、日本、德國等30多個國家的技術專家來企業指導。僅去年,就先後培訓生産車間管理人員400余名,並陸續安排了50多名中層管理人員去美國、南韓、新加坡等發達國家學習。

    與此同時,龍大積極實行高新技術與農業的對接,成立了食品技術開發中心,主攻蔬菜保鮮和食品加工等各項難題,出口産品由原來單一保鮮、速凍,發展到水産品、糧油製品、肉類製品、調味品等5大系列260多個品種,産品合格率達100%,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定為首批實施“憑認可檢驗員記錄放行”農産品出口企業。

    為保證加工原料的品質和國際標準,龍大還從國外引進牛蒡、黃秋葵、甜玉米、脫毒草莓等30多個蔬菜新品種及種子加工機、播種專用機,由農藝師按國際標準統一向農民推廣種植法。此外,龍大瞄準國際市場,近年重點發展不使用人工合成農藥、化肥、生産調節劑的有機食品,提出“發展綠色創匯企業,讓綠色升值,讓綠色富民”的經營理念,目前已建起專業有機食品加工廠及有機蔬菜種植基地4000畝,其中半數已通過國家環保總局的核測和頒證,有機蔬菜和食品加工通過了歐盟等國際組織註冊,産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也隨之得到了提高。

    為應對入世,獲得更大發展,龍大計劃在2005年以前,投入資金4億元,重點引進種植、養殖等先進加工設備,同時以每年招聘本科以上學歷畢業生100-200名的速度,爭取在2005年前使專業技術人員達到4000人,佔職工總數30%,並將每年銷售額的3%投入新産品研發。2005年,龍大計劃完成銷售收入40-50億,出口創匯3億美元,將龍大建成中國一流的食品工業城,使中國農産品和食品加工躋身世界名牌農業企業行列。

    龍大的舉措和成功不僅為中國農産品進入國際市場帶來了聲譽和動力,也架起了一座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帶動農民致富的橋梁。企業現有員工1.6萬多名,88%來自山東及省外農村,每人平均收入在8000元左右;種植基地15萬畝,覆蓋山東、江蘇、河北、安徽等7個省的70多個縣市;目前為企業從事配套蔬菜種植、加工、運輸的勞動力達40萬人,僅山東就有5萬農戶為龍大搞蔬菜種植加工。龍大已形成了一個以蔬菜加工出口為鏈條,龍頭帶企業,企業帶基地,基地帶加工,加工帶農戶的全面、完整的“龍型”農業産業化體系。

     新華社2002年02月22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