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org.cn
學習心得

   把握“兩個基礎” 增強黨的凝聚力
王昌連

    江澤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出“貫徹‘三個代表’要求,我們必須堅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同時要根據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實際,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不斷提高黨的社會影響力。”這個從我國社會主義實踐中提出的關於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的嶄新理論,我們要深刻領會。

    江澤民同志根據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新變化,指出了被人們所忽視或認識不清的一部分社會階層,即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仲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社會階層。對於這些人員江澤民同志統稱他們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與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和解放軍指戰員作為黨的群眾基礎的主要部分相對應,這些人也是黨的群眾基礎的一部分,他們中的優秀分子可以吸收到黨內來,以增強黨的階級基礎。

    有人認為,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私營企業主是賺取雇傭工人剩餘價值的資産階級。有人擔心吸收這些階層中的優秀分子入黨會妨礙黨的純潔性,淡化黨的階級基礎。這就需要我們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認識。

    江澤民同志以革命家的膽略指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和勞動價值的理論,揭示了當時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運作特點和基本矛盾。現在,我們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當時所面對和研究的情況有很大不同。”那麼,這個很大不同表現在哪呢?第一,身份不同。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作為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私營企業主大多來自國營企業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國家幹部或成功的個體戶,他們原來就是勞動者,而且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之間流動頻繁,身份還經常變動。第二,收入性質不同。有的企業創造了較高的利潤,不全來自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私營企業主作為管理人員和科技人員,從事的是複雜勞動,複雜勞動是倍加的簡單勞動,應獲得高額報酬。辦企業有很大風險,企業收入應包括風險收入。企業主的自有資金或銀行貸款,也應在企業收入中進行按資分配。第三,資本來源不同。企業自有資金大多是企業主在承包公有制經濟中獲得的高額報酬或個體經營中的原始積累,不一定是工人剩餘價值的轉移。第四,勞資關係不同。企業中的勞動者不是一無所有的雇傭工人,他們大多是農村集體經濟中的剩餘勞動力,有的是城鎮企業的下崗工人,這種勞動者的職業變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題中應有之義。第五,有的企業是合夥經營,是股份合作制企業,這是當前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一種形式。當然,也不排除這些企業的利潤包含有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但是創業者、經營者中的合夥人和股東與資本主義社會的資本家根本不同。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資本主義的勞動和勞動價值的理論,揭示了當時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運作特點:一是生産規模小,企業組織形式簡單,作坊式經營,商品價值中管理人員的複雜勞動含量低。二是商品的科技含量低,消費結構簡單,産品更新換代慢,商品價值中科技人員的複雜勞動含量低。三是資本主義尚未進入壟斷階段,企業風險較低,企業利潤中的風險收入不突出。現在的資本主義企業具有馬克思時代的不同特點,資本家如果擔任總經理、董事長或總裁,就不能把他們的勞動視為“小偷的勞動”。

    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才能不斷提高黨的社會影響力。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仲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社會階層,是一批掌握了一定生産資料的社會群體,他們産生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受國家的法律約束,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他們大多參加企業管理和技術工作,自然是勞動者。如果把他們歸為剝削者,甚至認為中國已經産生了一個資産階級,就會把成千上萬的這部分從業人員和他們上億的家庭成員,視為社會主義的異己力量,不給他們政治地位,就會大大削弱黨的群眾基礎,這也是不科學的。

    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不會淡化黨的階級性。江澤民同志講這些方面的優秀分子可以入黨,同時強調了他們要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經過長期考驗,符合黨員條件;強調了看他們的財産是怎麼得來的以及對財産怎麼支配使用,看他們自己的勞動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所作的貢獻。如果是不勞動的、生活奢侈的、不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的人,財富再多也不會吸收到黨內來。

    (作者係湖南長沙市廣播電視局局長)

    《人民日報》 2001年09月2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