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org.cn
學習心得

   融入田野——記“三個代表”忠實實踐者鄒積華

    26載青春年華,書寫在廣袤質樸的膠東田野;26年默默奉獻,讓科技之花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綻放得紅紅艷艷。

    什麼力量使她無怨無悔紮根農技推廣第一線?什麼力量使她對事業的追求、對科技的求索孜孜不倦?她——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農技推廣中心主任、共産黨員鄒積華,以堅實的足跡告訴我們:當個人的情感真正融入那平凡的田野,融入人民群眾的心中,事業便有了不竭的動力,人生終會閃耀出高尚的亮色。

    “農技工作不能為老百姓服務,就沒有存在的必要。”鄒積華以創新求生存,以改革求發展,使農技推廣充滿生機和活力

    1996年,當時的牟平縣事業單位進行改革和調整,牟平農技推廣中心面臨減編制壓經費的挑戰,同時全國範圍內主要農産品出現供大於求,農村勞力結構發生較大變化——現實對農技推廣人員的知識結構和推廣方式、方法提出新的要求。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1997年鄒積華走馬上任,挑起了牟平農業科技推廣中心主任的重擔。

    鄒積華22歲在萊陽農校畢業,到這一年已在農技戰線摸爬滾打了整整22年。眼下的農技推廣工作向何處去?她感受到了責任的重大。“農技工作不能為老百姓服務,就沒有存在的必要,農技推廣必須創新。”一個個不眠之夜,一場場精心論證後,鄒積華宣佈了兩項改革——不能 “等、靠、要”,要實現農技中心實體化,彌補經費不足;變“兩條腿、一張嘴,外加一張‘明白紙’”的舊模式為 “講給農民聽,幹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聯合經營,共同受益”的新機制。平時一臉笑容的她此時異常嚴肅、堅決,當場立下“軍令狀”:“民主評議,有一票不滿意,我辭職;有一個職工的工資發不出,我辭職。”

    就在這一年,鄒積華帶領職工自己動手,利用業餘時間建起4萬多平方米的苗木、花卉、食用菌、特色菜和優質糧油基地。僅2000年基地就培育各種名優苗木、花卉10萬多棵,生産食用菌、糧油3萬多斤,創收30多萬元。同時,農技中心對各業務站實行虧罰盈獎制度,鼓勵他們在為農民服務中多出科研成果,多爭取省、市和國家的項目資金。

    機制的創新帶來了事業的生機和活力。近幾年來,牟平農技推廣中心先後承擔了立體種植、平衡施肥、生態農業、秸稈利用等試驗示範項目及研究課題90多個,其中國家和省級重點課題就有十幾個。在科技和資金實力支援下,鄒積華帶領科研人員,利用3年時間進行了6600多項次化驗,編寫和繪製出牟平區土壤養分分析和平衡施肥的報告、彩圖,為區農業生産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僅去年1年,農技推廣系統就舉辦各種免費講座和培訓班100多次,印發技術材料8000多份,2萬多人次農民接受教育。如今,中心各業務站都配備了科技服務車,農民生産中碰到難題,只需一個電話,服務車很快就會趕到,老百姓稱之為“科技110”。

    走在武寧鎮五里頭村的鄉間土路上,一塊白色的標牌分外醒目:高科技農業示範園。這鄒積華的“得意之筆”。走進這塊足有200畝的土地,整整齊齊的莊稼地裏都有一塊小牌子:“加工型地瓜”、“出口型花生”、“黑小麥”……每到作物種植、管理、收穫季節,鄒積華便帶領科技人員在這裡為農民舉辦現場會,講給他們聽,做給他們看,讓大家學得明明白白,看得心服口服。許多農民高興地説:“進了示範園,才知咋種田。”近幾年來,示範園共引進國內外農作物新品種54個,推廣新技術18項,這些新品種和新技術大都很快在當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成績不是寫在文憑上,而是裝在農民的錢袋子裏。”鄒積華帶領農技推廣工作在田野和市場間架起條條致富橋

    地處膠東半島的牟平風光獨特,然而乾旱的自然條件和落後的技術長期制約著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業人口迄今還佔全區的80%以上,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是當地黨委、政府長期的工作重點。

    20世紀70年代末,鄒積華主持試驗的套作玉米、地瓜栽培等新技術,增産效果顯著,在牟平得到大面積推廣。但歷史發展到90年代,鄒積華明顯地意識到農民的需求變了:過去他們關心地裏能打多少糧食;但今天走到田間地頭,聽到的卻是:“這個地兒種什麼賺錢?哪個品種好?能不能想辦法弄來……”

    “打鐵先得自身硬。”鄒積華向來把技術放在重要位置。如今,牟平農技推廣中心54名在職職工中有研究員1人、高級農藝師17人、中級技術職稱19人,有大中專學歷的50人,這在縣級農技推廣機構中非常罕見。但這不是鄒積華的目標,她對自己和其他工作人員的要求是: “衡量成績不能靠職稱和文憑,而是看農民是否富裕了。”

    為了幫助農民儘快致富,鄒積華帶領農技推廣中心發揮自身優勢,架起了田野通向市場的致富橋——扶持龍頭企業,發展龍型經濟。為了培植好龍頭,鄒積華積極參與當地一家食用菌有限公司的技術攻關,與企業科研人員聯手解決了品種篩選繁育、隧道發酵、溫濕氣調控、加工工藝等關鍵技術,使雙孢菇工廠化養殖每平方米單産達到20公斤以上,創出了國內最高紀錄;工廠化的雙孢菇産品連續獲得第二、第三屆農業博覽會金獎和名牌獎、全國食用菌十佳優質産品獎。

    “龍頭”昂起,龍型經濟是不是可以順利實現?有人斷言:牟平自然氣溫低,不適合雙孢菇生長,在農村推廣不可能。鄒積華沒有灰心,她深知這將是牟平農民的“搖錢菇”——雙孢菇因其營養價值,有著巨大的國外市場,國內市場有待開發。

    然而,這次“老科技”啃著了“硬骨頭”。試驗棚到了收穫季節,結果令人心涼:兩個大棚,竟只産出了兩方便袋雙孢菇。在風言風語面前,鄒積華卻愈顯冷靜、堅強。試驗棚內,秸稈和雞糞合成的培養料在高溫下發出刺鼻的氣味,但鄒積華完全不顧,在裏面一呆就是一天,直至獲得精確的數據。經過艱苦的研究、試驗,鄒積華和中心科研人員研究的雙孢菇簡易設施栽培技術獲得了成功,開創了半地下式棚養技術。這樣,每百平方米建設費用只需500元左右,鄒積華和同事研製出的自製培養料技術,使成本由原來的每平方米60元降低到15元。

    又是一個金秋時節,玉林店村村民王德興迎來他種地史上最為開心的一天。他養殖的120平方米雙孢菇收穫了,總産3000多斤。只用4個月時間,很少的工力,便收入1萬元——這項回報在四鄉八里産生了震動效應。如今,牟平區已形成160多個食用菌生産專業村,養殖面積達120多萬平方米,每年可增加收入2000多萬元。在這些數字的後面,離不開鄒積華的科技成果,還有用科技打造出來的龍頭企業。

    如今在牟平鄉間,“糯玉米”成為老百姓田中的又一個“新寵”,平均每畝收入可達800元,比普通玉米高1倍。這是鄒積華通過考察市場而引進推廣的。“市場變化得非常快,農産品也要適應市場的需求,否則今天的暢銷品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滯銷貨。”鄒積華説:“讓老百姓種,就種最好的。”密切關注市場,摸準銷售渠道,研究加工工藝,引進優良品種,基地示範種植,最後進行大面積推廣——多年來,鄒積華以這種逆向倒推的農技推廣創新形式,為當地農民開闢出一條條富路。

    近幾年,在鄒積華的帶領下,牟平農技推廣中心引進推廣糧、油、菜、食用菌品種60多個,推廣新技術、新成果30多項,受益村達500多個,受益農戶8萬多戶,每年為農民創造直接經濟效益5000多萬元。

    “是黨培養了我,這裡的土地需要我。” 鄒積華將對黨、對人民的感情深深融入這片田野

    翻開鄒積華的簡歷,我們會發現這個縣級農技幹部的身上有著一串串耀目的“光環”:煙臺市十大科技功臣、山東省農技推廣先進個人、中國食用菌協會全國十佳科技人才,農業部“豐收計劃”一等獎,人事部、農業部一等功、國務院特殊津貼……在科技就意味著財富的時代,鄒積華有著數不清的機遇:有單位要調走她、有公司要高薪聘請她……這些,都被她婉言拒絕。在她的內心深處,有一條堅定的理由:是黨培養了我,這裡的農民需要我。

    談起往日歲月,堅強自信的鄒積華動情地袒露自己的心路歷程。在那個年代,由於“家庭出身”原因,青春朝氣、追求上進的鄒積華曾一度灰心悲觀,是黨組織的幫助、關心,鼓勵她將滿腔熱情撲在了牟平貧窮的田野上。10年間,鄒積華走遍了400多個村莊,自行車跑壞了3輛,全牟平70多萬畝土地,有50多萬畝留下了她傳播科技的足跡。1981年,鄒積華光榮入黨。

    “艱苦的環境磨煉了我吃大苦、耐大勞的品質,更培養了我與老百姓的感情。”鄒積華説。在農技推廣工作中,鄒積華始終堅持一條鐵定的原則——決不能讓老百姓吃虧;在個人的情感上,她希望每一個家庭都能富富裕裕,和和美美。正是這個原因,鄒積華在農村田間,有一幫“窮親戚”,她格外地關照他們,幫助他們過上好日子。

    今年2月,乍暖還寒,鄒積華來到北紅石頭村,商量科技幫扶的事情。從村支部書記那裏,鄒積華了解到村裏姜仁陽家因家境變故,失去了妻子和哥、嫂,一個人和年邁的父母還有兩個孩子相依為命,生活十分困難。

    “姜仁陽家我包了。”打那天起,鄒積華又多了一門 “親戚”。鄒積華免費為姜仁陽提供了優良莊稼品種、化肥和農技書刊,並不斷來村指導管理。她高興告訴我們: “今年這一季,姜仁陽就可收入6000多元……”

    在牟平的村裏鄉間,受鄒積華幫助的“親戚”太多了,連村幹部們都説:“鄒積華對農民就是有一股熱情。”

    在同事眼中,鄒積華是一位“女強人”。在要“産量” 的年代,她泡在地裏;在要“市場”的年代,她既要泡在地裏,又要到北京、上海、濟南四處“跑項目”、“要技術”。説到這裡,鄒積華開玩笑説,她的“外交”套裝都是藍灰系列,這樣從外面回來就可以直接到地裏,耐臟…… 説著説著,這位堅強的女人卻落淚了——在家的時間太少了,身為女兒、妻子、母親,她覺得欠了太多太多。

    在鄒積華家中,我們看到一本像冊,那是她為女兒積累的人生足跡,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的成績單、學校的評語… …粘貼得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女兒的成長幾乎都是她姥姥來照顧,她曾在一篇《心結》的作文中寫道:“媽媽的愛沒有爸爸深沉……”如今,女兒越來越理解她了。鄒積華,這位田野中的黨員幹部有著獨特的母愛觀:“我的愛也是深沉的,我的品質是留給女兒最寶貴的東西。”

    燦爛秋陽下,我們與鄒積華告別。初見時,也是在秋日的田野,她一身的套裝,令我們頗感詫異……但此時,我們卻感受到一種協調的美——因為,我們已經懂得,她的情感、她的品質,還有她的奉獻,是深深融在這片田野中的。

    新華社 2001.09.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