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org.cn
理論解析

   為什麼説“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産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

    江澤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而且是先進生産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這一重要論述是對鄧小平同志關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那麼,為什麼説“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産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呢?

    首先,一部經濟發展史,就是先進生産力替代、淘汰落後生産力的歷史,而決定這一進程的直接原因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社會生産力是人們改造自然獲取物質生活資料的力量,由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等基本要素構成。自有人類文明以來的社會生産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積極影響,尤其到了近代,自然科學成為比較系統的體系後,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對社會生産逐漸起到革命性、決定性影響,成為先進生産力淘汰、替代落後生産力的最有力的杠桿。人類歷史上每次大的科技進步都極大地創新了勞動工具,改善或更新了勞動對象,提高了勞動力素質,也改變了生産力諸要素在生産中的地位和組合方式,從而導致勞動生産率的大幅度提高,給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極大的推動力。

    其次,用科學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大幅度地優化我國産業結構,實現社會生産力的跨越式發展,將是我國先進生産力發揮作用的重要方式。縱觀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史,可以看到一個具有普遍性的規律,那就是在工業化的進程中,先進生産力對落後生産力的替代,總是通過持續不斷的結構調整和升級來實現的。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工業化的任務尚未完成,又面臨實現資訊化的艱巨任務。黨中央提出,我們的戰略是,在完成工業化的過程中注意應用資訊技術改造傳統産業,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發揮後發優勢,努力實現技術的跨越式發展。這表明黨和國家不僅重視資訊化的發展,而且正在積極探索一條用先進科技改造傳統産業,推動先進生産力發展的新路子。因此我們説,即便在傳統産業中科學技術也大有用武之地,也是先進生産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

    再次,科學技術已經成為推動當今時代社會生産力發展的決定性力量,而且未來的科技發展還將産生重大飛躍,科學技術必將成為國家綜合競爭力的核心要素。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微電子、電腦和網路技術為代表的資訊技術迅猛發展,不斷掀起新技術革命浪潮,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在發達國家現代科技已經成為最活躍、最關鍵的生産力,資訊産業也已成為國民經濟的第一産業。許多科學技術還將取得超乎人們想像的重大突破,電腦技術的高度智慧化,生物科學中的基因工程,新材料科技中的奈米技術的任何一項重大突破和産業化的實施,都會帶來生産力的大發展、大飛躍。正因為如此,江澤民同志反覆強調,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産力,已經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最具革命性的推動力。要進行科技創新和科技體制創新,以科技創新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可以説,江澤民同志的論述抓住了當代先進生産力發展的關鍵。

    《解放軍報》 2001年8月2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