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org.cn
理論解析

   為什麼説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
唐方裕

    為最大多數人謀利益,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是我們黨的立黨宗旨。早在150多年前,《共産黨宣言》就明確指出:“無産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共産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産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國共産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黨的全部任務和責任就是為人民謀利益,團結和帶領人民群眾為實現自己的利益而奮鬥。是否符合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歷來是我們黨制定路線、綱領、方針、政策的根本依據,也是衡量黨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最高標準。80年來我們黨的一切奮鬥,歸根到底都是為了不斷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江澤民同志在“七一”講話中關於“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的重要論斷,正是從我們黨80年奮鬥實踐中得出的一個真理。

    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具體利益構成的。經過20多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廣大人民群眾普遍得到了實惠。同時,改革作為一場深刻的革命,又必然帶來利益格局和利益關係的調整。特別是隨著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係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在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一致的同時,必然産生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特殊利益及相互之間的利益差異。現在,社會各個階層、各個方面群眾的利益關係,包括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特殊利益與共同利益、少數人利益與多數人利益之間的關係和矛盾,比過去複雜了,而且不少利益關係和矛盾交織在一起,處理起來難度很大。我們黨作為執政黨,有責任也必須處理好這些利益關係。我們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應該正確反映並有利於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係,都應該認真考慮和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過去20多年我們黨是這樣做的,今後還要堅定不移地繼續這樣做。

    但是,在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係時,最重要的是必須首先考慮並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這始終關係黨的執政的全局,關係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全局,關係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和社會安定的全局。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講最大多數人,最基本的就是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群眾;我們講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最大多數人特別是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制定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這是我們觀察和處理當今中國問題的一個根本原則。在整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都要努力使最大多數人,使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群眾共同享受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各種利益關係,把最大多數人的切身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把他們的積極性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這一條做好了,就能贏得人心,贏得全局,使改革和建設獲得最廣泛最可靠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我們就能無往而不勝。

    能不能使我們的政策措施和各項工作在正確反映並有利於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係的同時,首先考慮並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肩負著重大責任。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應當按照江澤民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提出的要求,充分認識和認真實踐“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這一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把最大多數群眾是否贊成、是否受益作為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的根本依據,自覺做最大多數人利益的忠實代表,真心誠意地為最大多數人謀利益。

    《人民日報》 2001年08月1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