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org.cn
理論解析

   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説發展史上的偉大創造
黃宏 郭鳳海

    江澤民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8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進一步闡發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回答了新時期黨的建設的一系列重大課題,標誌著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説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放在馬克思主義政黨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加以考察,可以看到它既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説的歷史繼承,又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史上重大的理論創新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建黨學説與當時工人運動蓬勃發展的時代條件密切相關,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為了排除當時工人組織中各種錯誤思潮的干擾和危害,為無産階級政黨明確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他們撰寫了《共産黨宣言》等文獻,為無産階級政黨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在兩次世界大戰和無産階級革命時代,列寧為建立新型無産階級政黨進行了開創性的探索,奠定了新型無産階級政黨的思想基礎、組織基礎和策略基礎。毛澤東針對中國農民佔人口絕大多數的國情,特別強調思想建黨,主張通過思想改造把廣大農民引導到無産階級軌道上來,提出了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為把黨建成既有廣泛群眾基礎、又充分展現工人階級先進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做出了巨大貢獻。鄧小平依據時代變化和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積極推進黨的各項建設,恢復了被“左”的錯誤破壞了的黨的優良傳統和正確的思想、政治和組織路線,把發展生産力,繁榮文化,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提升到執政黨政策和實踐的首位,開創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世界經濟、科技迅猛發展的大趨勢,面對我國生産力、文化和階級階層關係出現的新變化,面對世界上一些政黨喪失執政地位的教訓,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黨的建設提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尤其是在世紀之交,江澤民同志明確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代表”的核心,是把解放和發展生産力、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實現和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進一步提煉、昇華,使之從執政黨的“治國”方針上升為“治黨”方針,上升為黨的建設的根本指導思想。這就進一步揭示了新時期黨的建設的遠大目標、根本標準、內在要求和正確方向,實現了對黨的性質、宗旨和任務的新綜合,科學地回答了面向新世紀我們應該“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一重大時代課題,不僅是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説的一次新昇華,而且是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史上的一次新突破。

    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放在黨的建設的發展進程中加以考察,可以看到它深刻總結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歷史經驗,科學回答了新時期執政黨建設面臨的一系列時代課題

    共産黨是無産階級的先鋒隊。黨的先進性表現在:“在實踐方面,共産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勝過其餘無産階級群眾的地方在於他們了解無産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在工人運動“所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共産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85、第306頁)黨的先進性與黨的戰鬥力緊密聯繫在一起,“這個先鋒隊的力量比它的人數大10倍,100倍或者更多。”(《列寧全集》第19卷第407頁)當年,俄國布爾什維克只有20萬黨員,卻領導人民贏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蘇德戰爭爆發時,只有200萬黨員的蘇共領導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衛國戰爭的勝利。然而,半個世紀後,已經擁有2000萬黨員的蘇共卻在瞬間失去政權,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頃刻瓦解!拋開西方和平演變的外因不談,根本原因還在蘇共內部。

    我們黨一走上歷史舞臺,就領導了轟轟烈烈的工農運動,進行國共合作,參與領導北伐戰爭。但是,大革命後期右傾機會主義和30年代前期“左”傾機會主義使革命遭受了嚴重挫折。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運用於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確立了正確的軍事、政治、組織和思想路線,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系統回答了什麼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怎樣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問題。領導中國人民奪取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新中國成立後,黨面臨的主題是怎樣由新民主主義轉變為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在將近30年探索中,前一個問題解決得比較好,後一個問題沒有完全解決好。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重新確立了正確的思想、政治和組織路線,科學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20多年來,黨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制定並不斷完善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及各項方針政策,努力在理論和實踐上體現中國先進生産力、先進文化的發展要求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取得了巨大成就。

    歷史表明,黨的先進性是與時俱進的歷史範疇。黨只有始終堅持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同時又能依據歷史條件的變化和黨的建設的需要,不斷賦予自身先進性以新的時代內涵,才能始終保持自身的先進性,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顯示出非凡的創造力、巨大的凝聚力和堅強的領導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江澤民同志圍繞“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一時代主題,以“三個代表”統領黨的各項建設,進一步回答了新時期黨的建設面臨的一系列現實問題:黨怎樣依據時代條件和國家發展需要,不斷提高領導和執政水準,增強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怎樣在複雜多樣的社會局面中,根據階層關係的新變化,進一步鞏固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提高對社會的影響力;以及如何營造“先進適用的生産方式”發展先進生産力,如何在文化上增強人們的“獨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如何“首先考慮並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如何吸收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軍人、幹部之外的“其他方面的優秀分子”入黨,如何建立有效機制進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提高黨的戰鬥力等問題。總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對黨的建設經驗教訓的深刻反思和科學總結,是對新時期黨的建設正確方向的科學把握。

    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放在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説科學體系當中加以考察,可以看到它結合新的社會歷史條件,在一系列基本原則上作出了新的理論闡發

    “三個代表”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內在的發展邏輯與我黨建立80年曆史經驗的有機統一,它結合新的歷史條件對黨的性質、宗旨和根本任務等進行了新的概括,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黨的建設的一系列理論。

    第一,黨過去長期處於階級鬥爭激烈的戰爭環境,在看待黨的性質問題上比較多地強調階級性。基於時代條件和環境的變化,“三個代表”思想對黨的性質強調了階級性與群眾性的有機統一,賦予了黨的性質以新的時代內涵。“三個代表”明確把黨的性質同黨在現階段的奮鬥目標聯繫起來,同發展先進生産力、先進文化聯繫起來,並要求“我們黨要始終成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這是對黨的性質更加完整、深刻、科學的認知和把握。與此相聯繫,進一步把黨的宗旨定位於“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並把這一根本利益同代表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融為一體。這一新的概括更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高度統一。

    第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闡發了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應當具有的先進性,集中體現了加強黨的建設與改善黨的領導、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內在統一。一要在思想建設上體現黨的先進性,堅持運用鄧小平理論觀察當代世界和中國,總結新經驗,作出新概括,開拓前進。二要在政治建設上體現黨的先進性,堅持緊緊圍繞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展開黨的建設,確保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健康發展。三要在組織建設上體現黨的先進性,抓好幹部隊伍、領導班子、基層組織建設;加強黨在國企、農村、社區、學校、科研院所、部隊,尤其是非公有經濟和其他新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中的工作;堅持思想上入黨的原則,把承認黨章、自覺為黨的路線和綱領奮鬥、經過長期考驗、符合黨員條件的各方面優秀分子吸收到黨內來。四要在作風建設上體現黨的先進性,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努力加強黨群聯繫;堅決推進反腐敗鬥爭,以黨內廉政建設的實績取信於民。五要在制度建設上體現黨的先進性,從中央到地方,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部門,都要建立完善而規範的工作機制,實現制度化、規範化。

    第三,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經典作家對生産力、文化、人民群眾等問題分別作過許多論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江澤民同志把“三個代表”作為一個整體提出來,這本身就是一個突破和發展。首先,“三個代表”揭示了發展社會主義經濟與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有機統一,進一步明確了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項全新的事業,能否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決定著黨的感召力和生命力,決定著黨所領導的事業能否最終取得成功。其次,“三個代表”相互關聯,貫穿著忠實代表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這一基本線索,在整體上體現了推進兩個文明建設與保障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機統一。它告訴我們解放和發展生産力,繁榮和推進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這是實現和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現實過程和具體表現。同時,也只有忠實地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把人民利益實現和維護好,才能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從而更有力地推動兩個文明建設健康發展。

     《光明日報》 2001年8月0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