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org.cn
理論解析

   一切為了群眾 一切依靠群眾

    ●實踐“三個代表”,必須不斷增強為人民謀利益的自覺性,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最大追求,把造福百姓作為自身價值的最大體現,切實把群眾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

    ●實踐“三個代表”,必須把大多數群眾是否贊成、是否受益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讓群眾更多地享受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實踐“三個代表”,必須不斷創新發展思路,創新領導方式和領導方法,使經濟更快地發展起來,使群眾得到該得到的實惠。

    ●實踐“三個代表”,必須進一步改進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以及生活作風,真正做到與廣大人民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

    江澤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講話是一篇光輝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講話全面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賦予黨的性質以鮮明的時代意義,賦予黨的宗旨以鮮明的時代內涵,賦予黨的任務以鮮明的時代特徵,為我們更好地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進一步做好各項工作指明瞭方向。貫徹落實講話精神,身體力行“三個代表”,要求每一個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必須始終緊緊依靠人民群眾,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前進的不竭力量,自覺做實踐黨的宗旨的模範。

    實踐“三個代表”,必須不斷增強為人民謀利益的自覺性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同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別。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為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而奮鬥的歷史。為什麼歷史和人民最終選擇了中國共産黨?為什麼我們黨能夠克服重重困難,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就是因為我們黨始終把自己的命運同人民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始終以人民的利益為最高的利益,始終保持著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毛澤東講過,我們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是魚水關係。鄧小平曾指出:“中國共産黨員的含意或任務,如果用概括的語言來説,只有兩句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以人民利益作為每一個黨員的最高準繩。”江澤民同志強調:“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是我們黨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取得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這些深刻的論述,都是被實踐證明了的真理。

    宗旨問題,關係到人心向背,關係到黨的興衰存亡。歷史反覆證明,得民心則興,失民心則亡。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將來也是這樣。任何一個政黨、任何一個政權都不可能擺脫這個規律。因此,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都必須始終牢記:我們黨是代表人民利益的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人民是我們黨的血脈,是我們黨執政的基礎,脫離了人民群眾,黨的生命也就停止了。這既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根本要求,也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

    現在,我們黨所處的環境、所擔負的任務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面臨著執政的考驗、改革開放的考驗、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考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始終牢記黨的宗旨,牢固樹立共産黨人的權力觀、利益觀,保持人民公僕的本色,這是每一位領導幹部必須認真思考和對待的重大問題。應當看到,近些年來,確有一些領導幹部的宗旨意識淡漠了,與群眾的感情疏遠了,追逐名利、貪圖享受的思想滋長起來,有的甚至濫用職權,以權壓人、仗勢欺人,嚴重影響了黨群幹群關係。這是一個很危險的現象,與“三個代表”的要求嚴重背離,必須引起高度警覺。因此,在新世紀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中,我們一定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不斷增強為人民謀利益的自覺性,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最大追求,把造福百姓作為自身價值的最大體現,切實把群眾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

    實踐“三個代表”,必須把大多數群眾是否贊成、是否受益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

    我們幹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個以什麼為依據、用什麼做標準的問題。江澤民同志指出:“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著眼于大多數群眾,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黨的性質所決定的,是社會主義的本質所決定的。毛澤東説過,共産黨員決不可脫離群眾的多數,置多數人的情況於不顧,必須善於照顧全局,善於照顧多數,這是我們的基本出發點。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儘管社會總體富裕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來,但收入處於中低水準的仍佔大多數。我們要為最廣大群眾謀利益,就必須從這個基本民情出發,把著眼于中低收入大多數群眾的重要原則,貫穿于想問題、定政策、辦事情的全過程;把大多數群眾是否贊成、是否受益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讓群眾更多地享受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正是本著這樣一個指導思想,這些年來,天津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基本工作思路,始終堅持想問題、定政策、辦事情著眼于大多數群眾,乾大多數群眾贊成的事,辦大多數群眾受益的事,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支援,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1993年,我們針對當時物價居高不下、部分國有企業在轉軌過程中出現困難、薊縣等地區還有十多萬貧困人口的情況,及時提出要抓好穩定物價、解困和扶貧三件事。1994年,我們針對市區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危陋平房裏的情況,根據群眾的強烈呼聲,下決心對成片危陋平房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去年以來,我們順應群眾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希望改善生活環境的要求,投入鉅資,改造了墻子河、衛津河、北運河。這些決策的作出,都是從解決當時社會的突出矛盾出發,以大多數群眾的迫切願望為依據,讓大多數群眾受益為落腳點的,因而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大力擁護和支援,取得了成功。

    當前,我國的經濟體制、經濟運作方式、社會組織形式、群眾生産生活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結構調整、制度創新,必然涉及利益的調整,很難使所有的人同時、同等受益,做決策、定政策常常會遇到多種利益相互交織甚至相互抵觸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想問題是不是真正著眼于大多數群眾,將直接關係到決策的正確與否,影響到群眾的切身利益,甚至影響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著眼于大多數群眾,就是著眼于經濟社會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就是為了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是制定決策的基本取向和依據,也是順利實施決策的根本保證。

    把大多數群眾是否贊成、是否受益,體現在決策的全過程,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必須權衡利弊,統籌兼顧,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結合起來,把改革的力度和群眾可承受的程度結合起來。努力做到:在指導思想上,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把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決策制定上,以大多數群眾是否贊成、是否受益為依據,讓群眾及時得到應該得到的實惠;在工作部署上,以大多數群眾的呼聲和意願為第一信號,把大多數群眾關心的熱點和生活中的難點作為工作的重點;在工作方法上,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善於集中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在工作作風上,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及時體察群眾的疾苦,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保持與群眾的緊密聯繫。

    實踐“三個代表”,必須堅持在加快經濟發展中不斷改善人民生活

    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是我們永恒的主題,不同時期、不同階段可以有不同的內容、不同的重點,但最根本的是要加快發展、增強實力。只有經濟發展了,實力增強了,為人民謀利益才有雄厚的物質基礎,群眾的願望才能變成現實。一個地區、一個單位經濟發展得快與慢,是衡量領導幹部是不是認真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標準。

    隨著國內外形勢出現的新變化,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民群眾對物質文化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就天津市而言,目前廣大群眾迫切希望經濟發展再快一些,城市面貌變化再大一些,收入水準再高一些。實現群眾的願望,是我們的最大責任,也是我們做好工作的最大動力。鋻於此,我們提出要搶抓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這是順應國內外發展大勢作出的戰略選擇,是正確認識天津的發展歷程、借鑒一些地區快速發展的經驗作出的重要決斷。能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決定著天津的前途和命運,關係到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必須創新發展思路,樹立新的發展觀,實現生産力的跨越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從現實情況看,我們時機成熟、條件有利,這個目標完全可以實現。“九五”期間,全市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1.3%,增幅位居全國第三,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12%,繼續位居全國前列。這充分説明,幾年來我們抓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和對外開放的成果已經顯現出來,我們開展創新大討論、推動各項工作全面上水準積聚的能量正在釋放出來。只要我們進一步增強市場意識、機遇意識和競爭意識,不斷創新領導方式和領導方法,就一定能夠使經濟更快地發展起來,使人民更快地富裕起來。

    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是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我們提出,“十五”期間要抓好增加群眾收入、改善生活環境、提高文化品位新的三件事。這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的總要求和主要任務,也是衡量各項工作的重要標準。新三件事,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體現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其中,增加群眾收入,是辦好新三件事的首要任務。這是因為,收入是群眾生活最核心的部分,是構成群眾物質利益的第一要素,老百姓更多的是通過增加收入來感受經濟發展的。如果群眾的收入長期得不到明顯的提高,我們講什麼都缺乏説服力。“九五”期間,我們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分別增長了68%和72%,但是與廣大群眾的願望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天津不僅要成為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也要成為群眾收入增長較快的地區。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處理好生産、分配、消費的關係,堅持邊發展經濟、邊改善群眾生活,決不能片面地強調等經濟發展了再去解決群眾的生活問題,千萬不可把不長工資作為降低生産成本、提高效益的手段,使群眾應該得到的實惠沒有及時得到。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準寓于經濟發展的全過程,使廣大群眾的收入水準有一個較大的提高。改善生活環境、提高文化品位,是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工作。我們一定要切實抓好這新三件事,確保年年有新的進展,年年有新的成果。

    實踐“三個代表”,必須有一個良好的作風

    黨的作風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體現,關係黨的形象和事業的成敗。群眾往往是從幹部的作風來看我們黨的形象的。一個領導幹部,如果作風不正,必然會損害黨的形象。實踐“三個代表”,必須進一步改進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以及生活作風,真正做到與廣大人民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

    為人民謀利益是非常實在的,來不得半點虛假,必須堅持高標準,做到盡心竭力、全心全意。標準不高,要求不嚴,就會得過且過,無所用心,講為人民服務就是一句空話。凡是涉及群眾利益的事都是大事,一定要認真聽、主動想、及時辦。要幹讓大多數群眾受益的事,幹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事,幹長遠起作用的事。條件具備的要及時幹,一時不具備的要積極創造條件,爭取儘早幹。要通過我們的實際行動,把黨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把黨的光輝形象樹立在群眾的心中。

    艱苦奮鬥是黨的優良傳統。戰爭年代,我們靠艱苦奮鬥奪取了革命的勝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同樣需要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現在,我們的物質財富還不是極大的豐富,人民群眾的生活還不是很富裕,還有部分困難企業和困難職工,下崗職工還比較多,農村還有一些困難戶。對這部分群眾,我們要帶著深厚的感情,千方百計幫助他們找出路、渡難關,儘快使他們的生活有一個明顯的改善。黨的幹部不論職務高低,不論在什麼工作崗位,都要貫徹黨的宗旨,都要善解民意,善待百姓。職務越高,責任越大,擔子越重。領導幹部尤其要時刻把群眾的疾苦挂在心上,自覺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決不能貪圖享樂、以權謀私,更不允許揮霍和侵吞人民創造的財富。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浪費時間,耗費人力物力,耽誤事業,損害群眾利益,是一大禍害,也是一種腐敗現象,究其根源是私心雜念在作怪。私心太重,就不可能為群眾著想,就會把個人利益淩駕於群眾利益之上。人心有桿秤。是真為老百姓謀利益,還是擺花架子,群眾感受最直接,評價最公平。對那些華而不實、做表面文章的,群眾最反感。我們一定要以人民的利益為重,發揚無私無畏的精神,大力加強作風建設,開拓進取,迎難而上,以工作的實績和紮實的作風贏得群眾。我們所幹的事情與群眾願望的一致性越多,群眾的信任度就越高;與群眾的心貼得越緊,群眾的情緒就越順。領導幹部最危險的是聽不到、聽不進人民的聲音。對群眾的疾苦視而不見,對群眾的呼聲聽而不聞,就會嚴重脫離群眾。因此,我們要經常地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知道老百姓在想什麼、盼什麼,從而明白自己應該幹什麼,使實踐黨的宗旨更有針對性、實效性。

    實踐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僅要有為人民服務的覺悟,還要掌握為人民服務的本領。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如果領導幹部的素質不適應,是難以勝任的。因此,必須深入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深刻理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必須努力學習各種現代知識,不斷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必須主動向人民群眾學習,善於從群眾中吸取智慧,不斷豐富實踐經驗,努力提高領導現代化建設的水準。

    《人民日報》 2001年07月2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