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org.cn
理論解析

   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

    江澤民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8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全篇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貫穿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堅持馬克思主義而又不拘泥于個別的結論,弘揚優良傳統而又勇於開拓進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體現了理論上的重大創新。進一步解決了在充滿希望和挑戰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回答了這些年來在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上的許多重要認識問題和實際問題,集中體現了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進行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充實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江澤民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內涵豐富,意深旨遠,這裡談一談筆者對其中部分觀點的粗淺學習體會。

    關於“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和內在聯繫的論述

    在這次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8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江澤民總書記總結全黨一年多來對“三個代表”學習和研究的成果,更加系統、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闡述了“三個代表”的思想內涵和基本要求。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同時也是從解決現實面臨的課題出發,《講話》集中而明確地指出:所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符合生産力發展的規律,體現不斷推動社會生産力的解放和發展的要求,尤其要體現推動先進生産力發展的要求,通過發展生産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準。”所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體現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促進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所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基礎上,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這是迄今為止對“三個代表”基本要求最集中、最系統、最豐富的一次概括和論述。

    “三個代表”是對我們黨80年曆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我們黨的先進性集中而深刻的新概括。黨的先進性表現在哪?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要求;怎樣處理先鋒隊與所代表的階級、群眾之間的關係?許多政黨都作過探索。“三個代表”的重要論述,深刻總結我們黨以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經驗,對馬克思主義關於黨的先進性的思想作了新的提煉和概括,進一步從社會發展規律和黨的進步本質的高度,揭示了黨的“先進性”的實質和內涵,説明瞭只有正確把握生産力與生産關係的矛盾運動,堅持代表中國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正確把握物質與精神的辯證關係,堅持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正確把握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堅持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才能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才能真正保持先鋒隊的性質。黨的先進性,根本上就表現在這“三個代表” 上,黨是否切實保持了先進性,也要以這“三個代表”為標準來衡量。

    “三個代表”豐富和深化了黨的建設總目標的內涵。黨建目標是黨的建設的首要問題。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內涵和要求。在革命和戰爭年代,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説強調要把黨建設成為領導人民進行革命鬥爭、推翻反動階級統治的戰鬥隊伍。在取得政權以後,則要把黨建設成為領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核心力量。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提出,要把黨建設成為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堅強核心。十四屆四中全會提出了黨的建設的新的偉大工程。十五大進一步明確了新時期黨的建設的總目標,強調“要把黨建設成為用鄧小平理論武裝起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能夠經受住各種風險、始終走在時代前列、領導全國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三個代表”,不僅堅持了鄧小平的建黨思想和十五大的建黨總目標,而且更加明確地回答了怎樣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怎樣才能走在時代前列等一系列問題。堅持黨的建設的總目標,就要按 “三個代表”的要求來建黨;堅持沿著“三個代表”的方向前進,就能實現黨的建設的總目標。總之,“三個代表”深刻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是我們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關於我們黨代表中國先進生産力發展要求必須履行的第一要務的觀點

    江澤民總書記指出:“我國農民階級和其他勞動群眾,同工人階級緊密團結,是推動我國社會生産力發展的重要力量。不斷提高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群眾以及全體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和創造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始終是我們黨代表中國先進生産力發展要求必須履行的第一要務。”江總書記的這一論述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生産力理論。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産力。在生産力三要素中,人是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馬克思説:“在一切生産工具中,最強大的一種生産力是革命階級本身。”(《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97頁)列寧説:“全人類的首要的生産力就是工人,勞動者。”(《列寧選集》第3卷第843頁。)一方面,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都是死東西,沒有勞動者把它們引入生産過程,它們就不能成為現實的生産力;另一方面,生産工具的製造和改進,勞動對象的利用,也是靠勞動者來實現的。所以,具有一定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勞動者,總是在生産力中起主導作用的決定性的要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有高度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準,又需要有嚴格的紀律和較高的科學文化水準。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提高了,就會改變人的精神狀態,激發人們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奮發圖強、開拓進取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人的素質提高了,就會自覺地以共同的理想、社會主義道德、紀律來要求和約束自己的行為,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的各種利益關係,就會具有廣闊的胸襟、較強的自控力,靈活地調節自己的行為,從而更容易形成團結、和諧的社會環境,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這無疑是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人的素質是歷史的産物,又給歷史以巨大的影響,人類社會生産發展的歷史表明,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發展,不僅取決於經濟發展的水準,而且也取決於人民的基本素質;一個國家的騰飛,不僅表現在經濟發展水準上,而且也表現在人民素質的提高上。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説:“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要在經濟上趕上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政治上創造比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實的民主,並且造就比這些國家更多更優秀的人才”。只有這樣,才能使社會主義的勞動生産率不斷提高,使人與人之間的新型關係不斷發展,使整個社會的面貌發生深刻變化,從而真正實現精神文明對物質文明的推動作用和保證作用,實現精神文明對社會進步的推動作用和保證作用。

    關於從新的實際出發,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決黨的建設面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觀點

    江澤民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指出:“全黨同志要堅持從新的實際出發,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決黨的建設面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使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充滿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歷史轉折,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開闢了我們黨和國家新的歷史發展時期。但是,隨著我們黨面臨的環境、條件、形勢、任務的變化,黨的自身建設遇到了許多新情況、新矛盾。要把“三個代表”的思想落實到黨的建設的各項工作中去,關鍵是要結合新的實踐回答和解決黨建工作面臨的新課題。比如,在黨的思想建設方面,面對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如何加強黨的理論武裝和思想政治工作,使廣大幹部群眾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改革和開放的實踐過程,以及當代國際環境和國際政治鬥爭對人們的思想帶來的影響,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在黨的組織建設方面,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全面提高領導幹部素質,解決好不斷提高領導水準和執政水準、增強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始終保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更好地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何堅持和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維護和加強黨的堅強團結與高度統一;如何在社會出現“四個多樣化”的環境中,教育、管理好6300多萬黨員,增強他們的宗旨觀念和黨的意識,發揮共産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如何在抓好以農村和國有企業為重點的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同時,把街道、社區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黨建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黨的作風建設方面,如何落實從嚴治黨的方針,進一步加大反腐敗鬥爭的力度,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完善黨規黨法,建立一套便利、管用、真正有約束力的制度和機制,加強對黨員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如何通過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擴大幹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加強事前防範和主動監督,從源頭上防止幹部選拔任用中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等等。所有這些問題,都是新形勢下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必須進一步加以解決的重大課題。只有認真研究、切實解決好這些重大課題,黨的建設才能扎紮實實地推進。

    這些年的實踐表明,解決黨的建設中遇到的大量新矛盾新問題,要善於堅持和運用我們黨在加強自身建設中長期積累的成功經驗,同時要善於運用改革的精神在新的實踐中進行新的探索和創造。如同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一樣,用改革的精神解決黨的建設面臨的新問題,也是我們黨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它決不是要改變黨的性質、宗旨、指導思想和奮鬥目標,改掉黨的根本組織制度、領導地位和優良傳統,這些根本的東西不僅絲毫不能改變,而且必須在新的實踐中更好地加以堅持。但是,具體的領導體制、領導方式、組織方式、工作方式和活動方式,則應該適應新的情況、新的要求加以改革、改進、改善。只有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總攬,堅持改革、改進、改善,才能真正做到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提高黨的領導水準和執政水準,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更好地發揮黨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領導核心地位。

    關於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的觀點

    江澤民總書記要求我們,必須堅持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大力發揚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精神,創造性地推進黨和國家的各項工作,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這是保持黨的思想活力的重大問題。從歷史上來看,一種政治力量的衰落,往往首先是從思想上的衰落開始的。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則是引導社會前進的強大力量。我們黨要始終保持蓬勃進取的精神,就要不斷開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新境界,既堅持又發展馬克思主義,在黨的基本理論指導下,一切從實際出發,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不斷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對待馬克思主義,有兩種態度:一種是用教條主義、經驗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一種是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即理論同實際相結合的實事求是的態度。馬克思和恩格斯歷來反對把他們的理論當做不變的教條和自我封閉的體系。他們堅持理論來源於實踐又在實踐中發展的科學態度,對未來共産主義社會如何發展的問題,總是寄託于實踐。正如列寧所説的:“至於變革的形式、方法和手段,馬克思既沒有束縛自己的手腳,也沒有束縛未來的社會主義革命活動家的手腳,他非常懂得在變革時會有怎樣多的新問題發生,在變革進程中整個情況會怎樣變化。在變革進程中整個情況會怎樣頻繁而劇烈地變化。”(《列寧選集》第4卷第511頁)今天,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的深刻變化,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與100多年前馬克思主義誕生時的情況已大不相同。中國的基本國情與誕生馬克思主義的西方社會、與誕生列寧主義的俄國的情況也大不相同。現在的中國與50多年前、20多年前的中國也大不相同。我們黨所處的地位和環境,黨所肩負的任務,以及黨員隊伍的狀況,也都發生了許多重要的變化。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人民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需要作出理論的概括,廣泛深刻的社會變革呼喚著理論的創新。這些,都給我們提出了堅持黨的基本經驗,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更好地同實際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迫切要求,也為我們實現這一要求提供了廣闊空間。肩負人民希望、與時俱進的中國共産黨人應該自覺地擔當起這一時代重任。

    以毛澤東、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以馬克思主義的巨大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成功地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兩次歷史性飛躍,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馬克思主義的巨大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在開創改革發展新局面的進程中,科學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基本問題,系統闡述了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內涵,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論成果,豐富和發展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

    關於根據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實際,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不斷提高黨的社會影響力的觀點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不斷提高黨的社會影響力,已經成為黨的建設中所面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對於這個問題,江澤民總書記在講話中做了精闢的回答,是在黨的性質和階級基礎問題上的重大的理論創新。

    我國工人階級是近代以來我國社會發展特別是社會化大生産發展的産物,具有嚴格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革命的堅定性徹底性等品格。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為中國工人階級的政黨,始終堅持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為保持自身的先進性奠定了堅實的階級基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産黨,不僅要堅持自己鮮明的階級性,還應在此前提下,以更高的自覺,不斷地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社會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階層構成發生了新的變化,出現了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仲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社會階層。而且,許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之間流動頻繁,人們的職業、身份經常變動。這種變化還會繼續下去。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這些新的社會階層中的廣大人員,通過誠實勞動和工作,通過合法經營,為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産力和其他事業作出了貢獻。他們與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和解放軍指戰員團結在一起,同樣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新時期要真正實現黨的先進性,就必須充分實現黨在改革開放、發展市場經濟中的廣泛代表性,積極拓展黨的社會基礎。黨要採取適當方式加強對正在崛起的新生社會力量的規範和引導,把社會各階層緊緊團結在自己的周圍,把社會各階層的優秀分子教育、引導和吸收到黨內來,確保黨的領導有效覆蓋社會生活的全部領域,努力使迅速成長的新興階層發展成為穩固黨的執政基礎、保持黨的先進性的一支可以依靠的重要社會力量,確保黨執政的群眾基礎的廣泛性,使黨成為具有堅實的階級基礎和廣泛的群眾基礎的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就此而言,“ 三個代表”準確把握了黨的無産階級先進性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的時代特徵,集中體現了全體人民普遍認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根本方向,為在這一方向上鞏固黨的階級基礎,擴大和充實黨的社會基礎,實現經濟增長、社會福利和文化進步和諧統一,提供了新的、科學的理論指導。

    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共産黨宣言》就明確指出:“無産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我們共産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首先要為最大多數人民群眾服務和謀利益;如果丟掉了最大多數,那就丟掉了根本。正如江澤民總書記在講話中深刻指出的: “首先考慮並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這始終關係黨的執政的全局,關係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全局,關係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和社會安定的全局。”

    關於結合新的實際,深化對社會主義社會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研究和認識的觀點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和勞動價值的理論,揭示了當時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運作特點和基本矛盾。這一理論自創立到現在,已經過去 100多年了,這期間,特別是近二三十年以來,世界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知識經濟和我國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都給勞動和勞動價值論提出了一些亟待解決的新問題,從而使之面臨著許多新挑戰。江澤民總書記對新的社會階層和個人財産方面的論述,解答了理論與實踐上長期困擾我們的一些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理論。

    突出了科技工作和經營管理作為勞動的重要形式,深化了勞動範疇的內涵。傳統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認為只有直接的物質生産部門的勞動才創造價值,未能深刻認識從事科技和經營管理的腦力勞動在創造價值。當今,隨著生産力的發展和科技進步,科學技術日益成為創造價值和增進財富的決定性動因和力量。與此同時,現代市場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經濟運作變數增多,這使得企業經營管理職能愈加重要。從事科技工作和經營管理的勞動不但是重要的勞動形式,而且是複雜勞動,是簡單勞動的“倍加”。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以鄧小平的“三個有利於”思想作為基本出發點,把科技工作和經營管理作為勞動的重要形式,從而大大拓寬了勞動的外延,調動了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把知識分子納入工人階級隊伍,也就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優化了工人階級的結構,使工人階級在新時期所代表的先進生産力更加具有客觀基礎,從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工人階級是先進生産力代表的理論。正如江澤民總書記所強調的,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展開和發展,我國工人階級的先進性也在發展,黨的階級基礎不斷增強。隨著我國所有制結構的變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社會分配方式和分配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由此應該明確,一些人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或通過資金、技術等要素參與分配先富起來,是正常的、合理的,是必須受到保護的。在這種情況下,不能簡單地把有沒有財産、有多少財産當做判斷人們政治上先進與落後的標準,而主要應該看他們的思想政治狀況和現實表現,看他們的財産是怎麼得來的以及對財産怎麼支配和使用,看他們是否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貢獻。

    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産要素分配結合起來,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分配理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改革的深入,我國所有制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由單一的公有制經濟轉向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以私營經濟為代表的非公有制經濟迅速壯大,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有制結構的多樣性及其形式的變革必然要求分配形式的變革與其相適應。實行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産要素分配結合起來,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産要素參與分配是多種所有制結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黨的十五大報告第一次明確指出:“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産要素分配結合起來” ,“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産要素參與收益分配。”按生産要素分配的提出,決不是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否定,而是在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運作中,給予勞動價值論一個新的理論定位。

    關於我們黨要始終成為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同時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的觀點

    江澤民總書記的講話,分析了工人階級的新特點和社會階層結構的新變化,第一次提出新的社會階層中的廣大人員也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的概念,明確了吸收新黨員應該掌握的指導性原則,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思想和組織建設的一個重大問題。

    中國共産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但堅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並不是在組織上限制和排斥非工人階級成分的人們進入工人階級政黨,而是正確處理階級與群眾的關係,通過工人階級的先進性帶動群眾向著先進標準和目標前進。民主革命時期,由於當時中國社會的特點,我們黨的絕大多數黨員來自農民和其他勞動者,也有不少來自知識分子,還有來自非勞動者階層的革命分子。但是,我們黨的理論和綱領是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我們黨高度重視在

    思想上建黨,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武裝全體黨員,不僅要求黨員在組織上入黨,而且要求黨員首先在思想上入黨,指導他們為實現黨的綱領和任務而奮鬥,因而保持了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

    江澤民總書記指出:“看一個政黨是否先進,是不是工人階級先鋒隊,主要應看它的理論和綱領是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是不是代表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一論述對我們黨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如何進一步加強黨的思想和組織建設,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判斷一個黨是不是真正的工人階級的政黨,要全面地、本質地看,而不能只看它是否由工人出身的黨員組成,不能只看黨員的階級出身或所從事的職業。江澤民總書記指出:“能否自覺地為實現黨的路線和綱領而奮鬥,是否符合黨員條件,是吸收新黨員的主要標準。”來自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軍人、幹部的黨員是黨的隊伍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和骨幹力量,同時也應該把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自覺為黨的路線和綱領而奮鬥、經過長期考驗、符合黨員條件的社會其他方面的優秀分子吸收到黨內來,並通過黨這個大熔爐不斷提高廣大黨員的思想政治覺悟,從而不斷增強我們黨在全社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歷史經驗證明,堅持黨的先進性,又注意黨的群眾基礎的廣泛性是分不開的。正像毛澤東同志1935年12月在陜北瓦窯堡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所作的報告中指出的那樣,我們黨“不但代表了工農的利益,同時也代表了民族的利益”,今天也可以説,我們黨既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是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我們黨必須始終以工人階級為自己的階級基礎,同時應當向所有中華民族的先進分子敞開大門。

    關於我們是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的統一論者,我們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學上的預見,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對遙遠的未來作具體的設想和描繪的觀點

    中國共産黨“是最低綱領與最高綱領的統一論者”。這是江澤民總書記在講話中闡明的新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理想理論的一大突破。

    一個政黨的綱領就是一面旗幟。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階段中,我們黨既有每個階段的基本綱領即最低綱領,也有確定長遠奮鬥目標的最高綱領。我們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共産主義社會。共産主義社會,將是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社會。這是建立在科學的唯物史觀基礎上、人類有史以來最先進的綱領目標。這個無限美妙的共産主義理想,是我們共産黨人的信仰和精神支柱。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實現共産主義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歷史過程。

    過去,我們一些同志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有時比較膚淺、簡單,比如,新中國成立之初曾盲目地認為“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就是共産主義;50年代末曾經提出“取消商品經濟,按需分配”、“跑步進入共産主義”;後來還提出“大割資本主義尾巴”,“限制資産階級法權”等口號。經過這麼多年的實踐,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的認真探索,我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要全面和深刻得多了。我們現在對於“實現共産主義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有了深刻的認識,主要體現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提出,以及黨所制定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我們黨十分重視堅持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的統一。在民主革命中,我們黨的最低綱領是通過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鬥爭,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和社會。這個綱領,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綱領既有相同部分,又有不同部分。毛澤東曾經説過:“我們共産黨人從來不隱瞞自己的政治主張。我們的將來綱領或最高綱領,是要將中國推進到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社會去的,這是確定的和毫無疑義的。”他又把黨的最低綱領同最高綱領聯繫起來,深刻地指出:“現在的努力是朝著將來的大目標的,失掉這個大目標,就不是共産黨員了。然而放鬆今日的努力,也就不是共産黨員。”我們今天是同樣的道理。黨的十五大指出:“我們現在的努力是朝著最終實現共産主義的最高綱領前進的,忘記遠大目標,不是合格的共産黨員;不為實現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綱領努力奮鬥,同樣不是合格的共産黨員。”這就是説,忘記共産主義遠大目標,不是合格的共産黨員;不為實現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綱領努力奮鬥,同樣不是合格的共産黨員。我們要堅定共産主義理想信念,腳踏實地地幹好本職工作。既要反對脫離實際、不解決當前實際問題的“左”的空想,也要反對不問政治、不講方向的傾向。要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做一個堅定的清醒的共産黨員。對社會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們可以作出科學上的預見,在此基礎上制定黨的最高綱領,並以這個最高綱領作為我們的最終奮鬥目標。但未來的事情具體如何發展,應該由未來的實踐去回答,現在我們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對遙遠的未來作具體的設想和描繪。以往的經驗教訓已充分説明,這樣做很容易陷入不切實際的空想。

    關於要在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基礎上,不斷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的觀點

    江澤民總書記指出:“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各項事業,我們進行的一切工作,既要著眼於人民現實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同時又要著眼于促進人民素質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我們要在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礎上,不斷推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社會主義社會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曾科學地預言,代替資本主義舊社會的共産主義新社會,是文明時代的更高階段,它“通過社會生産,不僅可能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而且還可能保證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332頁。)它“需要一種全新的人,並將創造出這種新人來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23頁。)在馬克思主義看來,作為共産主義初級形態的社會主義社會,既是生産力的大解放,也是人的大解放,在其歷史發展中,逐步克服舊社會的殘余和痕跡,必將創造出新型的比資本主義文明更為高度的社會主義文明,使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共同進步、繁榮昌盛,經濟、政治和文化協調發展、大放異彩,充分顯示社會主義制度的生命力和優越性。因此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大力發展社會生産力,創造豐富的物質財富,同時,社會主義應該使人們思想覺悟極大提高,並在體力和智力上得到全面發展。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努力提高全體公民的素質,不斷推進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僅要生産出豐富的物質産品,而且要培養出優秀的人才;不僅要大大地提高社會生産力的現代化水準,而且要大大地提高所有社會成員的思想覺悟水準,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這樣才能防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走上畸形發展的邪路,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江總書記在講話中所闡述的人的全面發展觀,不僅繼承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而且提出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有效措施。在經濟上必須努力建設我們的小康社會,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準;在政治上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和偉大創造精神,實現人民的願望和利益;在文化上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實現人們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使人們在優美的生態環境中工作和生活;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同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發展協調統一起來。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

    《中國國防報》 2001年7月2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