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訪聖地:延安人的“領袖情結”


    解讀延安人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樸實內斂的延安人大多不善言辭。但筆者在延安盤桓期間,還是逐漸洞悉了延安人內心深藏著的情結,一個超越時空的“領袖情結”。

    驅車前往延安的途中,天很高、很藍,昔日溝壑縱橫、壁立千仞的黃土高原基本被植被覆蓋,藍天白雲下一派蔥郁。路旁不時閃過的標語牌令人耳目一新,“富而思源,富而思進”、“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全靠共産黨”。

    延安是著名的革命聖地,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此生活和戰鬥了十三個春秋,奠定了人民共和國的堅固基石,被後世稱之為“延安時代”。

    延安人至今都深深地懷念毛澤東,併為他渡過黃河後説的那句:“陜北是個好地方”而驕傲。

    在離延安尚有幾十公里的甘泉縣小憩時,筆者饒有興致地發現路旁餐館的名字很有特點,幾乎家家都帶“紅”字:東方紅、西部紅、十八里紅、紅太陽……一片紅彤彤,連房主擺上貨架的啤酒也是“毛書體”的東方紅牌。

    當地人一臉淳樸地解答了這個謎:“咱這圪(土旁加勞)是毛主席呆過的地方,是紅色根據地嘛。”

    進入“三山夾兩川”的延安市區,諸多偉人留下的痕跡隨處可尋。一些政府機構的門口都鐫有毛澤東手書體“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東關路西臨街處有一座拱梁石門,上鐫毛澤東手書“解放日報”四字,這就是解放日報舊址。

    徜徉在延安最繁華的商業區二道街,撲面而來的是現代城市的氣息,紅、黃二色的的士川流不息,靚女酷哥呼機、手機一應俱全,名牌的專賣店鱷魚、萍果、夢特嬌鱗次櫛比……全國性連鎖書店“席殊書屋”五天前在延安開了一家分店。據店員介紹:賣得最好的還是領袖傳記類圖書。

    延安人就是這樣,不絮叨,不張揚,不矯情。一份真情埋藏得很深。

    楊家嶺溝口石崖前,有一張毛澤東同楊家嶺農民親切交談的照片。當年,主人公之一楊再忠老人視其為珍寶,經常跑到楊家嶺為群眾義務講解,老人每講述一次拍攝照片的前前後後,心裏的幸福感就增加一分,他是帶著這種溢滿了的幸福感去世的。

    臨終前他仍不忘囑咐兒孫:多去毛主席的院裏轉轉,看好東西。

    時光流轉,流不走的是延安人世世代代對領袖的一腔真情。

    在王家坪小學,筆者採訪了幾個剛放學的小學生,都穿一色白藍相間的校服,十分精神。

    “你們知道毛主席嗎?”

    孩子們笑了,那笑容很是自豪。一個叫高鵬的三年級學生大聲説:“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另一個叫王麒的孩子則説:“我爺爺見過毛主席。毛主席在王家坪住過。”

    偉人締造了新中國,改寫了延安人苦難的歷史,贏得了百姓的衷心愛戴,這種超越時空的“領袖情結”,也將會牢固地凝聚在一代又一代的延安人心中。

    中國新聞社 2001年7月0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