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産黨建黨80年的歷史啟示


    樸實無華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天安門廣場巍然聳立。隨著“七一”的臨近,天南海北的人接踵而來,追思英烈,寄託發自內心的崇敬。

    對面的天安門城樓,幾百年來守護著曾代表皇權威儀的紫禁城。新中國成立之初,這裡合圍的皇城墻被拆除,昔日的皇家禁地和世界最大的廣場真正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這新舊建築帶著強烈的象徵意味,共同見證了中國近百年的滄桑巨變:厚重的歷史賦予了中國共産黨神聖的職責,苦難深重的華夏子孫選擇了中國共産黨的領導。

    從1921年到2001年,中國共産黨由成立而成長而成熟,經歷了奮鬥與探索並進、光榮與夢想交織的80年漫漫歲月,贏得了億萬人民的衷心擁護,為中國的歷史譜寫出一頁壯麗華章。

     順應時代潮流,接受歷史選擇

    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的國土屢遭踐踏,百孔千瘡。中國歷史博物館那張令人感到恥辱的中華版圖,印證著孫中山先生筆下那段令人揪心的文字:“強鄰環列,虎視鷹瞵。蠶食鯨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實堪慮于目前。”

    面對一個個不平等條約,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將古老的中國一步步帶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民族危機、社會危機日益深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救亡圖存、振興中華之路何在?歷史在沉思,人民在選擇。

    中國人民大學黨史係楊鳳城副教授説,中華民族的有志之士嘗試種種變革之法,中國社會各階級、階層和政治集團紛紛登臺,尋找自己的位置,接受歷史的選擇。

    從辛亥革命到共和國建立的38年間,中國政治舞臺上出現了300多個政黨和社會團體,但都由於自身的局限而轉瞬即逝。甚至,曾被多少人寄予厚望的資産階級民主共和國,及其實行的多黨議會制,也在爭權奪利的喧囂中宣告失敗。對此,中國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深感沉痛和無奈:“政治上、社會上種種黑暗腐敗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列主義。俄國工農大眾的勝利,使社會主義從書本走向現實,在中國社會産生了巨大的興奮和波瀾: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29歲李大釗,為此激動不已,奔走呼號:“試看將來的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20年,中國共産黨的兩位重要創始人陳獨秀、李大釗“相約建黨”,中國的歷史從此改變了方向。

    80年前的7月,平均年齡只有28歲的13位先進知識分子,胸懷改天換地的膽識,秘密聚集上海,召開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中國共産黨成立。這個當時只有50多名成員的政黨誕生,註定了要給世界一個非凡的奇跡!

    大浪淘沙金始出。把謀求中國人民幸福作為宗旨的中國共産黨,從此開始了紅色之旅。

     歷經磨難鬥志彌堅,踏盡坎坷終成大道

    從成立的那一天起,中國共産黨便把自己的奮鬥目標定位於勞苦大眾,並把廣大人民的心聲和根本利益莊嚴地鐫刻在自己的綱領上。為了不負歷史的使命,這批代表先進思想文化的知識分子深入到社會的底層,開始諦聽時代的脈搏,傳播神聖的火種。

    人民的覺醒,為中國共産黨的偉業注入了不竭的源泉和動力。大革命的功敗垂成,“四一二”的血腥鎮壓,中國共産黨面臨歷史嚴峻的考驗。但肩負使命的共産黨人,擦乾了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屍體,執著于堅定的信念,繼續踏上了救國救民的征程。

    中國共産黨在民族危亡時表現出的非凡勇氣和寬廣胸懷,一次又一次鞏固了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盧溝橋事變”後,共産黨以民族利益為重,毛澤東、朱德、彭德懷致電蔣介石,要求實行全國抗日總動員,並表示紅軍將士將“與敵週旋,以達保土為國之目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田居儉研究員説,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中華民族提出了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歷史的重任落在了中國共産黨的雙肩,中國共産黨正是在為人民的根本利益進行80年的不懈奮鬥中,確立和鞏固了自己的領導地位。

    得民心者得天下。一部民族的新生史,就是一部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前仆後繼的奮鬥史。無論是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一批批共産黨人為了人民的利益,艱苦奮鬥,無私奉獻,不惜以生命的代價去實踐那神聖的信仰。湖北紅安,這個大別山區的小縣,革命戰爭年代有2.2萬多人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李大釗、方志敏、楊靖宇、董存瑞、劉胡蘭……這一個個為理想獻身的先驅英烈,在黨的歷史畫卷中永存不朽。

    中國共産黨在迎來28歲生日的時候,歷史和人民終於把她推上了執政黨的地位。各民主黨派當時向中國共産黨發出的一份賀電,足以代表全國人民的心聲:“四萬萬人掙脫數千年封建專制的枷鎖,洗刷100年帝國主義欺淩的恥辱,這是一件無比痛快的大事……假如中國人民沒有中國共産黨,就不知道黑暗的日子何時才能終了。”

     挫折依然堅定信念,奮起只為造福人民

    兩組反差強烈的畫面,同時展現在剛成立的新中國面前:一面是人民群眾載歌載舞歡慶翻身解放,充滿朝氣和活力;一面是經濟凋敝、滿目瘡痍。但中國共産黨領導全國人民,依靠改造社會的巨大能力和制度的優越性,不到兩年時間使全國工業總産值增長150%,每人平均國民收入增長60%,職工總數幾乎翻了一番。

    實踐證明,中國共産黨不僅能夠領導人民摧毀一個舊世界,還能領導人民建設一個新世界。

    但共和國在前進的道路,並非是一帆風順的坦途。伴隨高歌猛進的成功喜悅,我們的黨也有著不堪回首的慘痛教訓。特別是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給我們的黨、國家和民族帶來了一場嚴重的災難。

    一次次的挫折和教訓,不僅沒有動搖中國共産黨的堅定信念,反而成為她逐步成熟壯大的有機營養。這強大的生命力,緣于中國共産黨代表著人民的根本利益,緣于她勇於和善於糾正自身錯誤的內在機制。

    1978年,一篇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在全國引起一場波瀾的同時,也拉開了具有深遠意義的關於真理標準的大討論。這場思想解放運動,為即將到來的偉大歷史轉折進行了充分的思想理論準備。

    同年12月,中共中央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提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的重大方針。一系列大刀闊斧的社會改革深入推進,中國博大的胸懷向世界敞開。

    20多年來,中國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世界銀行行長沃爾芬森撰文指出:“中國收入的增長和生活水準的提高,是其他國家花費200年才取得的,而且有許多國家至今尚未取得。”

    為民族復興,為人民幸福,是中國共産黨始終不渝的理想和信念。1986年,鄧小平同志在接受美國記者華萊士採訪時,非常清醒地指出:社會主義時期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生産力,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來。社會主義的原則,第一是發展生産力,第二是共同致富。

    讓佔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得更加美滿幸福,這是歷史賦予中國共産黨的重任,也是中國共産黨執著的理想和追求。在前進的道路上,黨和政府冷靜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經歷了一次次新的考驗,贏得了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更加取得了人民的信任。

    不負歷史的重托,肩負人民的希望

    世紀之交,世界科技革命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增強。中國的改革開放在深入推進的同時,亞洲金融風波、特大洪水災害等國內外一系列重大事件又接踵而至。成熟的黨的第三代領導人,以寬廣的胸懷和非凡的膽略,審時度勢,正確果斷地應對了一場場嚴峻的挑戰,顯示了駕馭和處理複雜局面的高超領導藝術,也顯示了帶領人民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堅定信念。

    突尼西亞著名學者法爾斯穆斯塔法説,經過四分之三世紀的生命歷程,今天,中國共産黨依然像一個年輕人一樣朝氣蓬勃。她的朝氣首先體現在她善於總結和借鑒別人的經驗,同時勇於走“前人未走的路”。

    歷經磨難而不衰,千錘百煉更堅強。中國共産黨在長期的實踐與探索中,創造性地將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走出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英國《經濟學家》週刊以《龍來了》為題發表述評:“如果問上個世紀最令人吃驚的經濟事件是什麼,很多人可能都會舉中國改革開放20年經濟迅猛發展的例子。在這段時間裏,中國的經濟增長了4倍多,國民的收入增加了3倍,2.7億中國人擺脫了貧困。然而,20年後再回過頭來看,這些成就與將要在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發生的深刻變革相比可能算不了什麼。”

    時代在前進,實踐在發展。江澤民總書記提出的“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對我們黨80年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是中國共産黨人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在談到“三個代表”思想成因時,江澤民同志説:怎樣使我們黨在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下始終保持活力,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宏偉事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我想得最多的一個問題。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研究員劉宋斌説,中國共産黨從最初的50多人發展成為擁有6400多萬黨員的執政黨,這是中國共産黨的勝利,更是中國人民的勝利。

    在20世紀的最後一年,江澤民總書記指出:總結我們黨70多年的歷史,可以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這就是,我們黨所以贏得人民的擁護,是因為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總是代表著中國先進社會生産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並通過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為實現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奮鬥。

    經過歲月的洗滌,中國共産黨的黨旗閃爍著更加鮮艷、奪目的光芒。

    當人們穿行在寬闊的長安街,路過中南海新華門時,會看到門內照壁上5個金色大字:“為人民服務”。熠熠的光芒仿佛穿越了歷史的時空,告訴人們一個簡單的真理:只因為中國共産黨選擇了人民,人民才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中國共産黨。

    新華社 2001年6月2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